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别“帕”,我们在你身边

2023-04-11 12:1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World Parkinson's Day

世界

帕金森病日

欧洲帕金森病联合会从 1997 年开始,将每年的 4 月 11 日确定为“世界帕金森病日”。这一天是帕金森病的发现者——英国内科医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生日。

2023年4月11日是第27个“世界帕金森病日”。让我们一起关爱帕金森患者,每一份关爱,都让颤抖的身体,多一个稳定的依靠。

了解帕金森,知“帕”不怕

帕金森病常发于中老年人,是一种进展缓慢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平均发病年龄在 60 岁左右。已有研究显示,我国 65 岁以上人群的帕金森病发病率为 1.7%。

帕金森病主要有以下两大类临床表现

1、运动症状

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神经功能受损,肌肉关节功能受损,会影响到肢体运动功能,常见的表现有:

①肢体颤抖:常为最先出现的症状,手、头或嘴唇在静止不动的时候会颤抖。

②肌肉僵直:面部表情僵硬(面具脸)、驼背。

③动作迟缓:动作变慢,写字、系纽扣、刷牙时感觉手指不听使唤,说话声音明显变轻柔。

④姿势异常:站不稳;走路时容易小碎步直往前冲,容易跌倒。

2、非运动症状

除了上述运动症状,下面这些非运动症状容易被忽略:

①睡不好:睡梦中大喊大叫、挥舞手脚;

②精神症状:抑郁、痴呆、出现幻觉;

③自主神经症状:长期便秘、头晕、夜里大量多汗、流口水、排尿困难;

④感觉障碍:手脚麻木、肢体关节疼痛、嗅觉变差等。

预防帕金森,防“帕”不“帕”

1、减少暴露

生活中应尽量减少身体直接接触化学物质,如农药、毒品、锰、汞等。

2、文体活动

老年人应适当参加脑力劳动和体力活动,如下棋、打太极、散步、唱歌等,可延缓脑部衰老。

3、定期体检

老年人要定期体检,如发现有手抖、动作迟缓等帕金森病征兆时,及时就医、尽早治疗。有亲属患有帕金森病的中老年人,更要注意。

4、治疗慢性病

老年人如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应积极治疗。

文字来源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文献

[1]贺新源, 邢红霞, 贾杰. 老年帕金森病功能障碍全周期康复专家共识[J]. 中国医刊, 2023, 58(2):134-140.

编撰 | 舒 奇

原标题:《别“帕”,我们在你身边》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