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柏林护士:用音乐呼应西太后的朋克精神
当一支后朋克乐队换下皮革夹克、破洞T恤、金属配饰,转而扮作小丑、精神病人与匪帮,他们的音乐想要讲述什么?
或许,可以把柏林护士Berlin Psycho Nurses的衣着看作音乐的侧面:巡演舞台上,他们依据个人生活中的喜好穿,有人西装革履,有人雌雄莫辨,有人如同文雅的绅士,有人又像是来自街头。某种意义上,他们的音乐也是这样,充满矛盾的魅力,躁动且冷峻,嚣张又深情,大声说着什么,却又不想做所谓的意见领袖——以小见大,内核是对现实的质疑、反主流叙事的勇敢,以及对当下生活的洞察。
用意象构建表达,柏林护士将专辑和巡演变成有音乐、有表演也有视觉深度的多幕剧,其中渔夫、游侠、马戏团演员、骑士、牧师、精神病人……每个平凡而伟岸的小人物,都有成为主角的五分钟。
长沙站演出之前,主唱伍一夫带贝斯手多多去MAOLivehouse五一店边上的一家店做了个头发,谁想发型师一点儿没手下留情,用经纪人的话说,愣是给他整了个“贝多芬”的造型。“我有点接受不了,后来还是补救了回来。”多多哭笑不得,那模样实在上不了台。
柏林护士演出现场
3月初,柏林护士开始了他们今年的新一轮巡演“空气法兰西Air France: A Rock’n’roll Movie”。每一站都有“意外”。武汉的观众出奇热情,欢呼声都比其他城市要高几个分贝;北京场签售的时候,一个乐迷跟老顶说,自己是买了加价票进来的;郑州的售票情况没有预期的好,场地很大,零零散散的观众,但大家都演得挺开心,嘉宾乐队的表演也不错……
这支来自长沙的后朋乐队成立于2017年9月,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成员变动后,现在由主唱伍一夫、吉他手OD和老顶、贝斯手多多以及鼓手海鹏组成。他们的性格不尽相同,日常喜好尤其是听音乐的类型各有偏爱,穿衣风格更是天差地别,但一到创作和演出舞台上,一切却又是拥有奇异的和谐。
巡演中加入的四首新歌来自柏林护士去年11月发布的EP《Software Hellhole 错步练习曲》。如果说此前的《Hardcore Horse》是一张正统范式下的后朋克作品,是一块与听者建立连结的敲门砖,《Software Hellhole 》则大胆了起来,变得更噪、更精神病、更不拘一格,且多了分冷冽与原始感,某种程度上是对前作的“逆反”。
《Psychotic Whispery》音乐录影带
“不管是创作的内容、风格还是曲调和曲式,还有我们自己的演绎上都做了突破和尝试。我们最初的想法是想提升自己,想有一些改变,打破之前的程式化,因为本来就没有想让自己的风格特别受限,也不一定第一张专辑就代表了我们最佳的状态和作品最终适合我们的风格。”未必有那么“反抗”,只是不愿意冒着丧失创造力的风险,一直用一种稳定的方式去创作,哪怕结果不尽完美。“可能是因为水平的问题或者各种原因吧,我们做成了这个样子。但就是不想按照正统的来了。”
《Psychotic Whispery》音乐录影带
当大多音乐人都在用情感获取共鸣的时候,柏林护士却在用意象构建表达,细致、准确地击中台下的每个人。渔夫、游侠、马戏团演员、骑士、牧师……歌词间那些具体、无厘头的意象让聆听变得如同电影感的叙事,戏谑,生动,听者很容易便投入到他们独特的、音乐的戏剧性中去。比起直接用情绪获得某种普遍意义上的认同,这些由意象构成的场景带来的想象空间,似乎更容易引发颅内狂欢。
在《Psychotic Whispery》音乐录影带中,这种戏剧张力被放得更大。柏林护士化身为多个角色形象,有时是并排蹲在电视机前穿着病号服、面色苍白的精神病人,企图趁看守不注意伺机逃跑;有时是西装革履、穿梭在人潮中赶路,在办公室里被老板念叨的上班族。影像用蒙太奇的混剪呈现出一种魔幻现实主义色彩,虚幻且真实,意在探索人们内在的精神困境,抨击虚无、同质化和狭隘的享乐主义。
《Psychotic Whispery》音乐录影带
但柏林护士的音乐没有刻意沉重,也不想做所谓的意见领袖,“轻松一点吧,不一定要讨论什么,单纯讲爱情也可以让人思考很多”——以小见大,内核实则是对现实的质疑,反主流叙事的勇敢,以及对当下生活的洞察。
成立五年,柏林护士总希望能在舞台上玩儿点不同的东西。“用一种情绪和一段歌词构建一个故事,用故事的情节拼成一部影片,再用它们的地点连结成一趟航班。”这便是“空气法兰西Air France: A Rock’n’roll Movie”的由来。这次,他们想“拍”一部电影,或者说是一部有音乐、有表演,也有视觉深度的多幕剧。
柏林护士演出现场
武汉场演完回到长沙,他们立刻进棚录音,熬了几个通宵。北京场前伍一夫做了两天的雾化,采访时还在咳嗽。“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柏林护士的这趟“空气法兰西”航班会一直飞到夏天。
从“空气法兰西Air France: A Rock’n’roll Movie”中获得灵感,以柏林护士的回答为线索,我们串连起一部虚构的“音乐狂想剧”,这里有主题、剧本,有主角、配角,有音乐、场景……现在就来听听,这部狂想剧到底有多“狂”。
柏林护士 Berlin Psycho Nurses
主角
一个反英雄主义式人物
伍一夫
比如《守望者》里的罗夏。电影里的另一个人物法老王站在精英阶层的角度,以结果正义为衡量手段去追求他认为的“greater good”。而罗夏是一个极致正义的人,他否认法老王的做法,结果没有得到其他几个漫画式的英雄主义人物的认同,最终他以生命为代价贯彻了自己的主张,是比较典型的反英雄主义人物吧。里边的笑匠可能还要更酷一点,他从最开始就弄明白了事情的发展和端倪,但是哪边也不站,两边搞破坏,其实目的就是让自己“早死早超生”,也有一点反英雄。
OD
我选《无耻之徒》里的爸爸Frank。他活得很明白,虽然他一点都不负责任,是一个大混蛋,完全不在乎别人(虽然有点太过分了),但是他就是活得很开心很自在,背离社会的一切规则和他人的眼光,活成了自己想活成地样子,我觉得很厉害。
主唱 伍一夫
配角
柏林护士想演谁?
多多
牧师。因为我感觉我的性格相对收敛一点,比较隐忍、自律,牧师应该需要这样的性格。
伍一夫
游侠。其实游侠有点像《Bangkok Girl》的那个主人公。他应该是我在《Oceanscapes》中最先想到的两个意象之一(第一个是渔夫)。游侠独自一人攀登洛基山脉,没有人跟他一起见证这一路爬上去的那种艰辛。但当登到最顶峰的时候一个人看到那些景色的充足感,有没有其他人都不重要了。我觉得很酷。
OD
渔夫吧,他比较自给自足,比较惬意,没有那么多压力。
海鹏
现阶段是小丑,挺忙碌的,演出休息的时候也不是很多,下了台有点空虚感,有点像舞台小丑。但我最想当的肯定是渔夫,可以停下来的感觉其实也很好。
老顶
我想去观察这些人。如果有瞬移的能力,我会去观察这些渔夫,游侠、小丑、牧师,对这些人所处的状态和场景更感兴趣,不太想成为他们。
吉他手 OD
主题
理解和坚持的朋克精神
怎么体现?
老顶
我小时候会觉得朋克挺帅的,挺酷的,可能跟每一个人的生活环境有关系。因为我生长在循规蹈矩的家庭,有总有人来告诉我怎么做是正确的,什么年龄应该干什么事,所以小时候会觉得应该要反抗。长大以后进入社会,认识了更多的人,我对朋克的理解其实就是活得比较潇洒,对我来说它只是一种生活态度。
伍一夫
在我看来朋克是小朋友听的,它和小朋友最初的猛烈的情感滋生出来的反抗一样是没有理由的,因此它很纯粹。但是我理解中的摇滚精神,或者说独立音乐最希望传达的精神,其实是质疑,以批判的眼光去看事情,我可以质疑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可以质疑大多数也可以同时质疑少数。质疑和反抗完全是两码事。
吉他手 老顶
剧本
灵感从哪来?
伍一夫
电影、文学、艺术作品。有一些场景是借鉴,有一些是看多了自己就能想象。我觉得写具象的东西比较有意思,纯写情绪,可能不太有听众能够跟你感同身受,就失去了表达欲,写得太强烈了也没有趣味性,还不如写一个场景,大家对这个场景说不定有不同的看法。过去我喜欢那种插科打诨一点的东西,最近反而喜欢读美国的一个南方作家蒂姆·高特罗的书,他写的东西比较短小精悍,是那种南方人说话的感觉,非常白开水的方式,不带任何渲染色彩,整篇故事讲完了最后结尾再让你去回味。
音乐
拒绝讨巧
OD
正儿八经做音乐的人应该都会讨厌取巧的音乐。既然都做音乐了,肯定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别人。如果为了一些私欲去做讨巧的音乐,那就挺不对劲了,对于整个人类文明来说都没有任何的意义。主要是做音乐它本来是有方法论的,像数学一样,但是你在创作中投入了个人的情感和创造力,这两者中间肯定要找一个中间值,才能去做一首属于自己的歌。可能有些人因为各种原因靠向了方法论这一边,那这样的作品是不是真诚就有待商榷。我个人很不喜欢那样的音乐。
另外还有一点,讨巧有很多极端的例子,比如说爵士乐在市场上绝对是不讨巧的一种音乐类型,但它在整个音乐版图里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我们做的这种可能偏underground,会有相对大空间从出发点去避免自己去做一些很俗套、没有新意的音乐。
多多
做音乐的人大多都在很努力地去突破自己,如果走这种所谓的捷径,可能得到的反馈和收获会很大,但其实是很不公平。就像OD说的,这样不利于人类的发展。
老顶
不讨巧的范围太大了,因为有很多人完全凭自己个人喜好,也有刻意的成分去做一些音乐。比如一些他认知里其实并不完善的那些所谓的实验音乐,或者一些怪里怪气的完全去挑战耳朵极限的一些频率,这也不行。归根结底就是你的审美,审美决定了你做音乐的上限。
伍一夫
就像做菜,很多菜一尝就知道是不是用心在做,是不是千篇一律的酸菜鱼和麻辣香锅的味道。大多数人对于菜品没有追求,但是用心做的和敷衍你的肯定不一样。
贝斯手 多多
排练
柏林护士的工作模式?
伍一夫
我们大多数时候都是先出曲再出词。每个人把自己的动机“带进去”,互相之间配合,然后我会在那个排练的过程中去感受,也会询问比如说老顶提最初提出这个动机的时候是什么情绪?再去创作和发挥。有时候在唱的过程中,一些简单的词会加进来,也会跟大家有一个沟通,如果大家都觉得一致的话,再往那个情绪上面去发展、去填补。大概就是这样一个模式。
场景
故事会发生在长沙?
伍一夫
挺羡慕有城市色彩的乐队。我觉得我是受限于个人的水平,湖湘文化本身的传统音乐是挺有色彩的,但因为我不太擅长写中文词,可能跟摇滚乐很难结合。很早以前看彭坦的一个采访,他说自己去过川藏之后就觉得采风这个词用得不太好。并不是说一个城市的文化是你可以去“采摘”下来放到歌里,而是需要整个人融入到那个大环境里,才能产生一点点共鸣和想法。我其实还蛮羡慕那种状态的。
OD
长沙现在不是一个主打底蕴的地方,不能说它不好,但在文化上不会让人有归属感。比如西安会很强调它是多朝古都,野孩子他们在大理会强调轻松惬意、平静舒适的生活。但长沙聊起来可能更多是吃的喝的玩的,还没有值得去讨论的东西。
多多
长沙其实还是有城市色彩的,只不过这个色彩需要慢慢去品,拨开这些快消文化或者其他的融合文化的表面,去体会长沙自身的文化氛围。毕竟是家乡,我们也希望在创作上能为它做点什么。
鼓手 海鹏
撰文 莫兰
原标题:《柏林护士Berlin Psycho Nurses:用音乐呼应西太后的朋克精神》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