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姥爷得帕金森走了,大家都在失声痛哭,而我只是沉默着

2023-04-11 14:3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小艺 有来医生

这是一个真实又悲哀又遗憾的故事,就发生在我的身上。

我的姥爷患上了帕金森,被病魔折磨了七年多,最后枯瘦如柴地躺在床上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这七年期间,他从未去过医院,也没有服过任何药物,更没进行过治疗。在家乡那个小山村里,甚至没有几个人知道什么是帕金森,更有人从来都没有听说过它。在姥姥和舅舅们的眼里,更不觉得姥爷是生病了,只是认为他老了,年纪大了,手脚不利索,手抖而已......

多么的悲哀啊,其实更多的还有遗憾!

姥爷在我年少记忆里,是一个身体健康,性格执拗、拧巴、谨慎且不懂得变通的小老头。

姥爷在患此病之前,一直身体健康,在我的印象里头疼脑热的时候都几乎没有,70岁还能下地干农活。平日里,他是一个尽职而又忙碌的农夫,真的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铺在他的菜园里。每天早出晚归,在菜地里种菜、锄草、施肥、摘菜、卖菜......周而复始。

记得小时候,在姥姥家吃饭,每每饭菜要上桌前,姥爷都在那时间点背着他的小锄头去菜地,留下的也总是姥姥的嚷嚷声:“什么臭毛病,每次吃饭了就干活,一家子人等着你开饭呢,赶紧回来”。姥爷对此充耳不闻,依旧要在菜地里忙活一阵。

据说年轻时,还不太喜欢邻里街坊来串门,在他的认知里,与人聊天的时间,还不如在菜地里忙活要紧,什么都不及他的菜重要。

不过,姥爷种的菜确实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好,每周都会把菜挑到集市上卖,老顾客特别多,都抢着买他的菜。

不过他卖菜时,只收零钱拒绝整钱。顾客给他一百块人民币,让他找零时,他宁可不卖,因为他害怕收到假币;卖菜时,也从来不让顾客讲价,不给便宜优惠,就是一口价的买卖。有时候遇到天气不好,会剩下一些菜卖不出去,这时他宁可挑回来,也不会把这些菜两块三块的大甩卖出去。

2015年的春节,我从外地回家过年,大年初二去姥姥家拜年。一大家子围在一起吃饭时,突然发现姥爷的手不自主的颤抖,端不住饭碗,夹菜也不太稳。看到此画面时,心理咯噔了一下,姥爷不会是帕金森了吧?

回来的路上,我问妈妈,姥爷这种情况什么时候开始的,多久了?妈妈认真地回忆了一下,说:“有一些时间了,去年中秋之后就开始这样了,姥爷年纪大了,都75了,老了,正常。”

“妈妈,有时间的话,你们带姥爷去医院看一下吧,我怀疑他患上了帕金森,还是带他去检查一下好。”

妈妈听了我的话,当时满眼的震惊,不可思议,接着是长时间的沉默,然后是一声长长的叹息。

“这事我知道了,回头我跟你两个舅舅说一下,让他们带你姥爷去医院看看。囡囡,你要知道,你姥爷的事情,我做不了主,他也不见得会听我的......”

听了妈妈的回答,我有些气愤,但是更多的是无奈。在那个落后的小山村里有着“恶习”文化,在姥姥姥爷那辈人的认知里,一直都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儿家家的嫁出去了,不要管娘家事,哪怕是你的亲爹亲妈之事也少参合。

妈妈是在那样的教育环境下长大,几十年的思想很难改变。我虽气愤,但是也能理解她的无奈。

春节假期结束后,我返乡回京上班。在上火车前,我再三叮嘱母亲,务必要让舅舅们上心姥爷的病,记得尽快上医院看看。

三天后,接到了妈妈的电话。妈妈在电话里长叹气,说已经跟舅舅们说了,也跟姥姥、姥爷说了,囡囡让咱们带他去医院看看,说可能是什么帕金森病。

结果姥爷听了后,直接拒绝了,说自己没病,一把年纪了上什么医院,不去。姥姥、舅舅们当时也只是沉默、没有接话。

妈妈在电话里透着一分焦急和无奈,不停的说“囡囡我都说了,他们不听我的,你姥爷不觉得他病了,他说他才不要去医院,不要看医生。我就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

16年春节回家过年后,我去看姥爷时,发现他的手抖得比之前更厉害了,表情也有些微呆滞,刚问我的问题,转头就忘了,然后过会儿又继续问:“囡囡,你在北京,去毛主义纪念馆看毛主席了吗?”

看着这样的姥爷,我有些心疼“姥爷,囡囡带你去医院做一次体检吧,咱们看看,好不?”

“不去,我没病,我才不要去医院插什么管子,更不要像李老头一样死在医院里,不去!”说完,还不解气,大发脾气地说:“你什么时候回去上班,以后少来看我,把你给我买的吃的拿走,快走!”

姥爷这拧脾气上来啊,真是人越老越小....哎!

“囡囡,你外公就是年纪大了,正常,你就别操心这些了,我们心里有数。你舅舅舅妈们把我们照顾得很好呢。倒是你一人在外边要照顾好自己,不用惦记着我们,大家都好,你有时间记得常回来看看就行。”姥姥在旁边帮衬着说。

他们这一辈人的思维,哎.......

平时跟妈妈电话,依稀会聊到姥爷的近况。妈妈电话里也总是说,还是那样,老样子,现在手抖得更严重了,也走不了太远,只能慢慢移动了,也就能在院子里溜达溜达,嗅觉也开始变得不那么灵敏了,耳朵倒是还好,现在每天就盼着有人能去家里陪他说说话。

17年春节回家时,发现姥爷的眼睛已经看不太清了,我走到他跟前叫他时,他才会反应过来:“囡囡......回来啦,什么时候回来的?”“囡囡,你在北京,去毛主义纪念馆看毛主席了吗?”

18年我因为成家生娃没有回家,妈妈来北京伺候我月子,在这过春节。姥爷隔三差五让舅舅和表哥给妈妈来电“你什么时候回来?马上过年了,回来过年吧?”“你赶紧回来,我觉得我要不行了,你别到时候看不到我最后一眼啊。”“到底哪天回来?”

我一出月子,妈妈就急匆匆地回家了,真怕姥爷不行了,回去后才发现他还是老样子,只是比以前更小孩了,天天盼着有人陪着他,希望妈妈每天去看他,陪他说话聊天,还有给他带好吃的零食。平日里情绪不太稳定,多数时候都比较低落、敏感,会因为一点儿小事就焦虑。

19年里,因为疫情加上孩子小,我这一年都没有回老家。但是给妈妈去电话更加频繁了,视频里看到的姥爷,大多时候是躺在床上的,身体越来越消瘦。

19年11月底的某天,妈妈突然给我来电,说姥爷已经说话不怎么利索了,说话特别的慢。嘴角开始流口水,周身都抖得厉害,肌肉也开始一点点的萎缩。晚上睡不好,经常失眠。

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了,有出现尿失禁的情况,平时需要穿纸尿裤,上厕所也需要人扶着。便秘情况比较严重,好几天才能上一次。

每天需要人帮着翻身,躺久了背痛。帮翻的时候还不太敢用力,一碰就说骨头疼。天气好时,会把他抱下床放在轮椅上,推出去晒一会儿太阳,眼睛看东西变得越来越模糊。

20年3月,姥爷已经开始说话困难,慢慢地不太能吞咽东西。他经常躺着在那一直哼哼,姥姥问他哪里不舒服时,他张着嘴不停地说,可靠近了却依然听不清楚。

妈妈按一下他身体的某个地方,问他:“痛不痛?痒不痒?如果痛或者痒时,就点一下头,不痛不痒就摇头。”他会准确的用点头和摇头告诉你答案。这说明他心里是清楚的,什么都明白。

人的求生欲望真的很强,姥爷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小半年,只是状态一天比一天差,身体也越来越僵越硬。到了20年9月,姥爷已经开始吃东西更加不行了,每天只能喝几勺米汤和清水了。大部分时间都是躺在那,浑身除了眼睛,其余躯体基本不能动了。

人瘦得皮包骨,整个人都没有水分、皱巴巴的,大家更不太敢给他翻身了,不敢碰他。但是又不能不给他翻身,因为他的后背已经长褥疮了。

你跟他说话时,他的眼睛会跟着你转动,听到动情处他也会流泪。他也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但是他不想离开,一直在强撑着、坚持着......

就这样每天仅仅喝几勺米汤吊着一口气,持续了半个月,终于在一天早晨永久地离开了我们。

当时,舅舅们、妈妈还有表哥们都在床边,跪倒在地、哭声一片,而只有我没有哭,就在那平静地、沉默地看着姥爷。心里默默地说,姥爷,你放心去吧,终于可以解脱了,再也不用这么痛苦地熬着了,天堂没有病痛,你可以去那做一个快乐的农夫了。

● ●

故事说到这就介绍了,现在每每想起姥爷的离开,我感到更多的是遗憾,如果姥爷当时能听劝,肯去医院,接受检查、治疗,服药的话,是不是现在依然还健在?是不是还在他的菜园子溜达?又或者在院子里晒着太阳,听着戏曲呢?

答案谁又知道呢?或许也离开了.......但是,我想接受治疗后,他的病痛多少会有所缓解,后期至少不用活得那么痛苦吧。

今天是4月11日“世界帕金森病日” ,主题是“关注心理健康,全面全程管理”。在这里想呼吁更多的家庭和老人关注帕金森疾病,做到知“帕”不“怕”!

帕金森病,是继心脑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中老年人第三大健康杀手”。帕金森病虽然是一种不可治愈性疾病,但随着科学的进步,现在已有许多治疗方法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如药物治疗、深部脑刺激起搏器手术治疗、“磁波刀”治疗、经颅重复磁刺激治疗、康复训练等,这些治疗手段均可以有效缓解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障碍。长期全程管理,至少可以让他们减少病痛,有尊严、体面地活着!

本文图源:pexels(侵删)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