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淡水三文鱼”电商在售:只字不提“虹鳟”,仍推荐生吃
近日,澎湃新闻记者来到青海龙羊峡,探访了这个所谓的中国“淡水三文鱼”主产地。澎湃新闻发现:龙羊峡水库中的“淡水三文鱼”,实际上并非三文鱼,而是三倍体虹鳟。(详见7月4日澎湃新闻报道《“淡水三文鱼”到底是什么鱼?实地探访青海省龙羊峡水库》)
上海海洋大学教授陈舜胜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虹鳟和三文鱼并非同类鱼,虹鳟是淡水鱼,形态和太平洋鲑接近。两者有亲缘关系,但虹鳟鱼并不是三文鱼。
混淆的情况仍然存在。澎湃新闻记者近日发现,龙羊峡水库的虹鳟鱼仍然以“三文鱼”之名活跃在电商平台上。一家名为“龙羊峡旗舰店”的天猫店里出售产自龙羊峡水库的虹鳟鱼,但所有产品都标注“三文鱼”字样,只字不提“虹鳟”,食用方法上写着“生熟皆宜”。
虹鳟鱼蹭着三文鱼的热度卖,生吃虹鳟鱼究竟安不安全?澎湃新闻从电商平台开始,探访虹鳟鱼的下游故事。
天猫、京东均有“淡水三文鱼”
网友@开水族馆的生物男,微博认证为中国渔业协会原生水生物及水域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周卓诚,常年在微博为网友科普三文鱼与虹鳟鱼。在@开水族馆的生物男的一则微博下,有网友贴出图片评论,内容是与天猫上的龙羊峡旗舰店客服的对话,质问龙羊峡旗舰店以虹鳟鱼充当三文鱼卖,误导消费者。客服说,“鳟鱼也是三文鱼。” 另有网友反映:客服表示,人工养殖的三文鱼并无寄生虫风险,符合直接生食的要求。
商家详情页上,食用方法一处标记“生熟皆宜”。介绍食谱一处,商家给出了三文鱼沙拉的制作方法,“三文鱼切丁加入麻油、盐适量搅拌”,制作方法中没有提醒顾客熟食。详情介绍页中附有绿色食品认证证书、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京东上的龙羊峡官方旗舰店内。
澎湃新闻记者以顾客身份联系龙羊峡旗舰店的天猫客服,确认店内产品产自龙羊峡水库后,询问龙羊峡水库里的鱼是否为虹鳟鱼,客服不再出现。当再次询问发货地时,客服告知发货地,却没有回答是否是虹鳟的问题。记者同样以顾客身份咨询京东上的龙羊峡官方旗舰店客服,询问是否能生吃其店内产品,龙羊峡官方旗舰店客服处于“暂无客服在线”状态。
澎湃新闻记者拨打青海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投诉举报电话,反映龙羊峡旗舰店内隐去“虹鳟鱼”字样的情况。工作人员说,需要将网购的下单截图和实物照片发送给一个QQ号。投诉得到受理以后,会转到当地相关监管局。
澎湃新闻记者把同样的问题反映给青海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流通监管处,工作人员问,“你能确定它不是三文鱼吗?”当记者表示肯定时,工作人员要求记者给其“一个确凿的证据”。
随后,记者收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来电。工作人员说,“关于您向我们投诉的问题,我们这边了解了一下情况,这个之前辟过谣,虹鳟鱼是属于三文鱼种类的,您可以自行百度一下从属关系。”工作人员也为记者念了一段查询到的资料。
在黄河上游的龙羊峡水库里,分布着近200个周长约100米的圆形网箱,据称每年能提供9000吨的“淡水三文鱼”,占中国“三文鱼”市场的三分之一。拥有这200个网箱的就是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下称“民泽公司”)的企业。民泽公司,便是前述龙羊峡旗舰店的所有者。
天眼查信息显示,民泽公司成立2008年9月,注册资本5800万元,是专业从事高档冷水鱼(鲑鳟鱼类)绿色养殖、加工、销售的科技现代化农业企业。2017年,民泽公司共产虹鳟约9000吨,实现产值4.5亿元人民币。
民泽公司曾是此前爆发债务危机的盾安集团旗下公司,是盾安集团“农业战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7月盾安集团独家获得龙羊峡水库50年的渔业整体开发经营权,与当地政府签订了《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龙羊峡水库整体渔业资源开发经营合同书》,随后成立了民泽公司。
天眼查显示,5月8日,民泽公司完成了工商变更,盾安集团从中退出。目前宁波鸿煦投资管理合伙企业和民泽公司董事长应米燕分别拥有86.21%和13.79%的股权。据媒体此前报道,如没有债务危机,按照原计划,今年下半年盾安集团将启动对民泽公司的股份制改造,并计划2020年申报上市材料。
澎湃新闻记者联系到一位曾担任过民泽公司销售经理职务的知情人,他告诉记者,不同规格的鱼价格不同。根据他现在收购的黄河流域的虹鳟鱼,以青海空运到上海的到岸批发价为例,2.5公斤到3公斤的虹鳟,每公斤44元;3公斤到3.5公斤的虹鳟,每公斤48元;3.5公斤到5公斤的虹鳟,每公斤53元。“龙羊峡的鱼,3.5公斤以上、4公斤的话,没有58元到62元你拿不下来。”
“我们就只负责提供原料,原料就是这价格。”同样的价格他也提供给电商平台上的店铺,店铺找到工厂为原料做代加工,并贴上店铺自行设计的标志,“加工完以后,开刺身的话,到淘宝一斤卖到80多(元),90(元)吧。”。
电商平台上,对于店铺不标示“虹鳟鱼”字样、不提醒顾客应该熟食的做法,前述知情人说,“你不要跟他(顾客)说这些,你只顾打你的牌子就行了。”
该知情人认为,虹鳟鱼就是三文鱼,“三文鱼是一个商业代名词,这就是马跟驴的分别。”
混淆:虹鳟攀亲戚?
三文鱼的中文名称,来自于粤语对“Salmon”一词的音译,“Salmon”的拉丁词源是“salire”,即奋力跃起的意思。三文鱼原指大西洋鲑(Atlantic salmon,学名Salmo salar)。大西洋鲑的原始栖息地为大西洋北部,每年会洄游到欧洲沿岸的河流里产卵,洄游时会奋力跃上瀑布,因此用“Salmon”称呼这类鱼。20世纪初期大西洋鲑成为欧洲和北美东海岸海水渔业的支柱海产,最初登陆中国市场的“salmon”也就是大西洋鲑。因此,在大部分消费者的认知中,可生食的三文鱼一般指挪威三文鱼,即大西洋鲑。
被冠以“Salmon”称呼的鱼,除了大西洋鲑,还有太平洋鲑(或称大马哈鱼属,Oncorhynchus)。这类生存于太平洋的三文鱼和大西洋鲑同科不同属。为了区分太平洋鲑里的不同物种,“Salmon”这个称呼前加上了形态、产地等特征词,例如太平洋鲑里的帝王三文鱼(Chinook salmon,学名Oncorhynchus tshawytscha)、阿拉斯加三文鱼(Chum salmon、学名Oncorhynchus keta)、银三文鱼(Coho salmon,学名Oncorhynchus kisutch)、马苏三文鱼(Masu salmon,学名Oncorhynchus masou)、粉三文鱼(Pink salmon,学名Oncorhynchus gorbuscha)、红三文鱼(Sockeye salmon,学名Oncorhynchus nerka)等。
而原产于美国阿拉斯加地区山川溪流中的虹鳟鱼,英文名是rainbow trout、ocean trout(学名Oncorhynchus mykiss)。因身体一侧有一条清晰的彩虹样痕迹而被称为“虹鳟鱼”。它是鲑科太平洋鲑属的一种冷水性塘养鱼类,主要生活在低温淡水中,在自然环境下并不会发生跨盐度的生殖迁徙,所以难以用“Salmon”来称呼这些鱼。
“虹鳟是淡水鱼,你叫它三文鱼,再加个定语,淡水三文鱼,我说就不妥当了。”上海海洋大学教授陈舜胜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指出,虹鳟鱼和三文鱼并非同类鱼,虹鳟是淡水鱼,形态和太平洋鲑接近。两者有亲缘关系,但虹鳟鱼并不是三文鱼。“中国人对三文鱼的约定俗成的称呼,主要是大西洋鲑。”
生活在淡水中的鱼虾通常不适合生吃,它们体内可能携带多种寄生虫,例如阔节裂头绦虫、肺吸虫、华支睾吸虫(俗称肝吸虫)、颚口线虫等,这些寄生虫会对人类产生安全隐患。
陈舜胜说,“所有海水鱼和淡水鱼都有寄生虫的可能,生吃三文鱼时也要防止寄生虫,但海水鱼的寄生虫种类少,海水的渗透压高,到人类体内往往因环境不合适,不会长成成虫,淡水鱼的寄生虫与人体的生长环境接近。”因此虹鳟鱼不适合生吃。
如何消灭鱼体内的寄生虫?陈舜胜提出两种方法,一是高温加热,二是低温,例如把虹鳟鱼冷冻到零下40摄氏度,“但问题是淡水鱼的寄生虫未必能冻死。”
争议:正名还是洗地?
今年5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王炳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三文鱼不是一个科学名称,这是业内商品名称的统称。虹鳟也好,挪威的大西洋鲑也好,在业内都统称为三文鱼类。因为英文叫“salmon”,音译了叫三文,三文这个名字,不是说大西洋鲑可以用,虹鳟就不可以用。
网友@开水族馆的生物男转发该报道并评论,“把三倍体虹鳟trout硬生生也冠上三文鱼salmon的商品名,确实打的一手商业营销的好牌。”
对于“三文鱼”和虹鳟名字混淆之事,早在十多年前,就有媒体进行过相关报道。
2004年3月17日,新闻晨报在头版位置刊发了《假“三文鱼”惊现铜川市场》的报道,指出市场上出售的所谓活三文鱼是虹鳟假冒的。铜川路水产市场曾是上海大型水产市场。彼时铜川路水产市场的商贩称,这只是学名和商品名的不同而已——虹鳟是学名,而三文鱼则是它的商品名。
“商品名也应该和鱼一一对应,特征相接近的鱼就更不能混着叫。”彼时上海市水产研究所的王韩信认为,商家把虹鳟和三文鱼都叫三文鱼,明显是在误导消费者。
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已明文规定,虹鳟在食品包装上不得标注为鲑鱼(Salmon)。
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鲑鱼养殖基地经理江鑫对澎湃新闻称,目前市场对于三文鱼的认可和价值是越来越高的。从2005年到2015年全球大西洋鲑产量增加了80%,但产值增加了近2倍,这说明这个价格是在不断提高的。但与此同时,虹鳟的价格提高并不明显,这中间的价差会越来越大,这个问题就会以越来越激烈的方式体现出来。这也是虹鳟蹭三文鱼热度的原因。
虹鳟能否生吃的争议点在于鱼体内是否存在寄生虫。今年5月,中国水产品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三文鱼有没有携带对人类有致病性的寄生虫,不是决定于在海水还是在淡水生长,而是看其生长过程是否安全可控。管理标准、监控严格、水体洁净、饲料优良的工业化养殖三文鱼的品质更容易保证,食用也更安全。
但事实上,只要水体环境中有寄生虫,就无法排除鱼类被侵染的可能性。即便如中国水产品流通与加工协会所言的工业化养殖,只要虹鳟与水体接触,仍有可能感染寄生虫。
早在2017年11月21日,微信公众号“海鲜指南”就发布了《辟谣|千万别吃云南当地三文鱼?到底是真是假?》,文章署名为“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官网显示,该协会是由从事水产品生产、加工、运输和贸易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及从事水产科研、教学等其他为水产加工与流通业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单位,自愿联合组成的全国性的非营利性社团组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针对三文鱼的定义和虹鳟鱼生吃的安全性问题,文章认为,“‘三文鱼’是鲑鳟鱼类的统称,所有鲑鳟鱼类均属于鲑形目鲑科下属的不同品种,都可以称为三文鱼,虹鳟与大西洋鲑同属鲑科、鲑属……三文鱼也同样包含大西洋鲑、太平洋鲑、虹鳟等多个品类。”文章提出,“虹鳟生吃的安全性很高。”“虹鳟生活在流动的冷水中,寄生虫寄生的几率极低,这与虹鳟的养殖方式有关:一是养殖虹鳟水质要求高,通常在低温流水中养殖(养殖温度12~18℃);二是虹鳟投喂人工配合饲料,阻断了寄生虫的传播途径。”
网友@开水族馆的生物男评论称,这是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借辟谣洗白虹鳟的文章,并贴出冷水寄生虫图片。
5月26日,中国新闻网直播了一段民泽公司检测虹鳟寄生虫的片段,来试图证明其鱼肉的安全。操作者并未将鱼肉切成薄片,也未使用载玻片和盖玻片制作标本。厚厚的鱼肉被放置在光源位置上。
民泽公司技术部部长王炳刚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们从育苗开始就重视消毒。而要知道虹鳟里是否存在寄生虫,只需要针对各寄生虫做检测。民泽公司在今年5月检测了旗下产品“冰鲜三文鱼”体内的寄生虫。其提供的一份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的检测报告中,淡水鱼身上常出现的肺吸虫和肝吸虫的项目检测并不存在。而检测结果为“未检出”的异尖线虫,是一类成虫寄生于海栖哺乳动物、幼虫寄生于某些海栖鱼类的线虫。这种海鱼寄生虫并不会出现在淡水饲养的虹鳟身上。
虹鳟口感并不差,价格便宜,做法也多。但虹鳟做刺身,到底能不能吃?怎样生吃虹鳟才能避免来自寄生虫的威胁?@开水族馆的生物男在微博上称,符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标准的低温急冻方式,也就是零下40摄氏度冷冻一天或零下20摄氏度冷冻一周就可食用。缺点是,冷冻后的鱼,肉质受到影响。
常年在微博公开批判洗地并为网友识别虹鳟鱼的@开水族馆的生物男说,“不反对三倍体虹鳟用‘三文鱼’作为商品名,但要求明确备注虹鳟及学名,供大众自由选择。”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