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匠心设计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丨一建钟情

2023-04-10 18:3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城市文化孕育建筑文化,建筑文化彰显城市特色。一个城市的优秀建筑应该以其特色汇入城市文化积累和进化的长河。时代更迭,城市变迁,建筑设计师对理想人居空间的思考能够成就建筑独特的生命力,触摸当下的社会情感,寻找出文化土壤的特性。

集团微信“一建钟情”专栏,带你感受城市地标建筑之美,展示建筑设计巧思,探讨如何让建筑在城市的土壤里自然生长,赋予城市更多的情感连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本期让我们一同聆听张锦秋院士讲述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设计理念。

无论什么类型的建筑,终归是为了人的福祉。

——张锦秋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由中建西北院完成,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设计大师、中建西北院总建筑师张锦秋领衔设计。于2021年6月16日正式建成开放。

博物馆选址于江苏扬州运河三湾风景区,占地200亩,总建筑面积7.9万平方米,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标志性项目、国家级特大型综合类博物馆。项目由博物馆展馆、内庭院、馆前广场、大运塔和今月桥组成。其中馆、塔、桥相得益彰,登塔可以俯瞰“三湾抵一坝”的历史景观。

展陈面积约1.8万平方米,内设11个专题展览。专题展览以大运河发展变迁为时间轴,空间上涵盖大运河全流域,并重点展示大运河带给民众的美好生活。

下面,为您带来张锦秋院士曾在大运河文化发展论坛上的分享,一起来看看吧~

很荣幸我们承担了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设计任务。这个项目意义重大、非同一般,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大运河是中华文明精神标识之一,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上一个重大建设项目。

我们认识到

这座大运河博物馆应具有鲜明的标识性和象征性。它应该成为中国大运河的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的象征。作为安排保护、展陈、研究、交流、文化休闲等功能的巨大容器,大运河博物馆在功能设施、技术手段上都应该是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大型专业博物馆。应该是一座实实在在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大运河博物馆建在与大运河同生共长的历史文化名城扬州,理所当然应该与扬州城市文化特色相协调,反映现代扬州的时代风貌,并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多彩元素。

以上理念,首先要落实在博物馆选址上。

经过多方比较,最终确定大运河博物馆建在扬州古城南侧的新市区内,隋唐古运河的三湾所在。这里曾是运河势陡多险的地段,先人采用让运河弯曲而行的方法,史称“三湾抵一坝”的水工智慧,创造出了安全航道。沿古运河,三湾上游1.2公里处有文峰寺的文峰塔,下游4公里处有高旻寺的天中塔。这些都是运河沿岸的历史明珠。三湾围合成的湿地,近年已由扬州市建成了一处优美的湿地公园。用无人机从高空俯视三湾,古运河由北而南盘桓而去的恢宏场景,深深打动了选址踏勘的人们。“三塔映三湾,三桥连馆园。三湾胜迹在,智慧代代传”。就这样,在确定选址的同时大运河博物馆应该含有高塔的意象已油然而生。

大运河博物馆总体布局充分利用地形,将平面是矩形的。博物馆布置在三湾的第一湾湿地公园以北,建筑长边平行于古运河东岸,主入口设在矩形的南端。城市通园区的主干道联通公园已建成的红色剪影桥,将车行、步行不同的游人引导入馆前广场。大运塔则设在博物馆主建筑西侧,高耸于运河东岸。博物馆西侧与古运河河堤之间的场地作为三湾公园的延伸部分,又用较宽的浅水池形成对博物馆的保护与衬托。由此形成了馆、塔、园、河、桥浑然一体的天然图画,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由于博物馆滨临隋唐古运河,而扬州在隋唐古运河开通的盛期曾是仅次于长安(大兴)、洛阳的中国第三大城市。博物馆建筑被要求呈现唐风。因而在这座现代建筑上吸取了唐代建筑多元、开放、包容的精神,适当展现了大气质朴、飘逸舒展的唐风。

为了利于各种功能布局,博物馆主建筑设计为规整的矩形平面,地面以上南北长216.15米,东西宽106.60米,主体高度23.9米。外观体形横向展开,大面积的花岗石实墙使其具有庄重稳健的雕塑感。正前端实墙作弧形前挑的处理,东西二侧实墙设有水纹形线条,都隐喻着静中有动、蓄势待发的蓬勃精神。

主体建筑南端屋顶上透明的圆形接待大厅兼具唐风和现代感。命名为“阅江厅”是导引观众由此极目远眺时,仿佛看到大运河由此南下直达长江。

馆内的内庭院南北长99.75米,东西宽41米,由北而南布置了蜿蜒水体,两岸绿草如茵。院中布置了四组山石:北京的房山石、山东的泰山石、西部的秦岭石、南方的太湖石,以表现大运河造福了幅员辽阔的祖国大地。这个庭院成为博物馆序厅的序曲。

设计上充分利用了整栋建筑19.85米高的平屋顶。在此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大型屋顶花园,可供休闲、眺望。节假日甚至可在这片空中花园举行文化游艺活动。

为了服务好广大参观游人,博物馆在提供各种展陈空间的同时,还在圆形的智能展厅周围用现代木构架围合了一个桶状半开敞空间,以丰富参观流线的趣味。智能展厅下部面对内庭园设置了优雅的咖啡厅。地下空间内有文创活动厅、风味餐厅和能观赏水瀑的茶室。

大运塔塔座10米见方、外观9层,99.6米高的钢骨玻璃塔首先加强了博物馆在运河航道和扬州市湖、城、河文化轴上的标识性,同时又是登高观望三湾水工智慧、运河文化线的观光平台。塔为正方形呈唐风;塔身挺秀,与扬州秀丽气质相协调;运用了轻盈通透的材料结构,呈现代感。大运塔通过今月桥与主馆相联,半圆形的承托结构倒影在水面上,恰是正圆。其命名和形成的景观都为博物馆平添了诗意。

一座大型公共建筑,一般都要经过建设和使用两大阶段。其中包括规划、设计、建造、管理、运营、发展六个步骤。今天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落成开馆,标志着第一个建设阶段的结束和下一个使用阶段的开始。前一阶段的成果将受到历史的检验,肯定会有不少经验教训,甚至需要继续完善。后一个使用阶段,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空间。

原标题:《匠心设计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丨一建钟情》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