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原国家统计局副局长李晓超:小众消费是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重要力量

澎湃新闻记者 周頔
2023-04-10 16:52
来源:澎湃新闻
财经上下游 >
字号

“恢复和扩大消费把重点放在大宗消费等方面是必要的,但也要充分认识到小众消费在恢复和扩大消费中的重要积极作用。”

原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杰出管理实践教授李晓超近日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专访时如是说道。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李晓超表示,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众消费越来越广泛普遍,对总消费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是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重要力量,需要给予特别的高度关注和政策措施的大力支持。

小众消费是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重要力量

澎湃新闻:您怎么定义小众消费?小众消费有什么特点?

李晓超:小众消费是指一些规模不大的群体、聚焦在一些特殊商品和服务上的消费。特点可以总结为四个方面:

一是名目繁多,有消费商品的,如垃圾处理器、家用净水器、面条机等;有消费服务的,如家庭医生、家庭顾问、家庭老人陪伴等。

二是单位量小,因小众消费往往都聚焦在一部分群体,相对来说每种小众消费的单位量都不大,但一旦为社会所普遍接受,也会形成较大规模的消费,如家政服务,一开始也是小众消费,随着社会的普遍认可和接受,最终也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消费。

三是数量庞大,虽然每类小众消费量不大,但由于种类较多,特别是难以归集的类别更多,都视为小众消费,就形成了数量较为庞大的小众消费。

四是作用很大,由于小众消费通常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渗透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方便群众生活,解除百姓后顾之忧,同时对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优化分配结构都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澎湃新闻:小众消费的消费量小,您为何认为它的作用很大?

李晓超:尽管小众消费单位量小,但由于其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在各个国家居民消费中都占居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居民消费都有比较大的影响。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把居民消费划分为十二类别,分别是食品非酒精饮料、酒精饮料烟草和麻醉品、服装和鞋类、住房水电天然气和其他燃料、家具家用设备及住房日常维护、医疗保健、交通、通讯、休闲与文化、教育、饭店和旅馆、其他。由于“其他”中的项目量都比较小,大多也都具有小众消费的特征,将其视为并代表小众消费有一定的合理性。

从数据结果看,小众消费在世界各国中的比重都不低,2020年美国居民小众消费占居民消费比重为14.36%,仅比处在第一位的住房水电天然气和其他燃料低5.48个百分点,居第二位;韩国占比为15.27%,低3.29个百分点,居第二位;2018年日本占比为14.41%,比住房水电天然气和其活燃料低10.52个百分点,比食品和非酒精饮料低0.98个百分点,居第三位。

由此看来,单个小众消费量虽然小,但由于单位数量众多,汇集起来就会形成庞大的数量,小众消费并不小,作用地位不可小觑,支持好维护好小众消费,确保小众消费发展壮大是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重要方面。

潜力巨大的小众消费有较大的发展成长空间

澎湃新闻:当前我国的小众消费的发展情况如何?

李晓超:2021年我国居民消费人均消费支出中其他项目消费支出为569元,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24100元的2.36%,比OECD列示的所有国家的水平都要低,比最低水平的拉脱维亚的6.94%还要低4.58个百分点,比韩国低12.91个百分点,比日本低12.05百分点,比美国低12.00个百分点。

小众消费比重与世界各国相比,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如此之低,既说明我国小众消费蕴藏着十分巨大的潜力,又表明我国小众消费还存在进一步释放的空间。

澎湃新闻:小众消费会成长为大众消费么?您怎么看小众消费的发展前景?

李晓超:小众消费可以分为小众商品消费和小众服务消费,我认为均具有较大的成长空间,其中小众服务消费的成长空间会更大。

一方面,小众商品往往都具有一定技术含量,对提高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质量有重要作用,潜在的消费比较大,但由于受人们认识的局限、消费习惯、价格偏高等因素影响,目前仅在一小部分群体间消费,仍处于小众消费,但未来消费的成长空间非常大。

比如垃圾处理器,它有一定技术含量,能将厨余垃圾粉碎通过下水排出,厨余垃圾是家庭垃圾处理中最麻烦的,垃圾处理器既清洁省事又环保卫生,但目前消费仍比较低,仍处在小众消费阶段。

另一方面,小众服务消费种类更多,又直接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对改善人民生活、解决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积极意义。但由于服务更容易产生纠纷、更需要相互信任、更需要法律保护等,与小众商品消费相比,小众服务消费的发展成长会更艰难一些,目前有较大潜力的一些服务消费比重仍较低。

比如家庭顾问,其通过料理家庭日常事务,包括理财、法律纠纷、孩子教育等,可以解决上班族需要处理没有时间和精力处理的家庭事务;再比如旧货市场,会为一些家庭不再使用的旧货,通过旧货市场以较低价格转让给需要的家庭,既发挥旧货的价值,又满足一些家庭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这部分家庭还能省出一些支出,形成更多的消费需求。

澎湃新闻:小众消费向大众消费普及面临着边际收益递减、交易费用陷阱等诸多挑战。小众消费都能变成大众消费么?当前我国的收入结构,是否能支持小众消费快速下沉推广?

李晓超:小众消费能否变成大众消费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如适合大众消费的条件具备,小众消费就会变成大众消费如快递。当然有一部分小众消费只适合一部分消费群体,如服装定制。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小众消费成为大众消费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但也会受收入、偏好等因素的影响。

澎湃新闻:小众消费将逐渐升级为大众消费,是否意味着二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小众消费会失去生机么?

李晓超:小众消费时时刻刻都存在萌生的可能。人们的消费是多样的,也是变化的,一项科学发明或一个想法都可能会先在一部分群体中萌生小众消费,最终形成比较广泛普遍的消费。

这在消费生活中的案例可以说比比皆是,比如快递已是大家比较熟悉流行的一种消费,由开始快递信件发展到快递商品又发展到快递餐饮,方便性快捷性造就了其向更广阔的领域渗透,形成了一个较大规模的消费领域。这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网络的快速发展,没有网络的支撑,也就没有快递的快速发展成长。在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今天,小众消费会时刻存在着萌生的可能。

目前我国小众消费潜力十分巨大,时刻存在着萌生的可能,这些名目繁多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小众消费,一旦迸发出来,成长起来,可能将会汇集形成巨大的、比一些大宗消费量还要大的消费,要充分认识到小众消费蕴藏的巨大发展成长空间。

需要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支持促进扩大小众消费

澎湃新闻:当前推动消费恢复的政策着力点主要在大宗消费,您觉得是否需要政策为小众消费调整转向?

李晓超:恢复和扩大消费把重点放在大宗消费等方面是必要的,但也要充分认识到小众消费在恢复和扩大消费中的重要积极作用,特别是要看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具有个性化、小众化特征的消费会越来越多,小众消费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需要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支持促进小众消费发展壮大,发挥小众消费在恢复和扩大消费中的重要作用。

对小众消费的政策支持,主要还是不能把政策仅聚焦到大宗商品和服务上,要看到小众消费的作用,防止出现排挤效应。考虑到小众消费数量繁多,在政策上主要还是要更多的用市场的办法,在信贷、税收,土地等政策上,对所有市场主体,不论大小,要给予同等的待遇,形成优胜劣汰的公平公正公开的营商环境。当然对一些特殊的小众消费如高科技、养老等还是要给予一些特殊的政策。

澎湃新闻:对于推动小众消费发展,您有什么具体建议么?

李晓超:一是要把发展壮大小众消费纳入到恢复和扩大消费政策举措的重要内容。针对当前需求收缩特别是消费需求收缩明显的情况,研究制定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有关政策举措很有必要也很及时,围绕着大宗消费、提升服务消费、拓展农村消费等出台有关政策,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但也应该把小众消费作为重点内容予以支持,深刻认识到小众消费在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重要作用,深刻认识到小众消费在提高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质量的重要作用,深刻认识到小众消费对增加就业和提高居民收入的重要作用。

二是要更多地发挥市场的作用激活小众消费。针对小众消费名目繁多、单位量小、数量庞大等特点,为更好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更好地挖掘出小众消费的潜能,更好地激发创新的动力,发挥小众消费在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重要作用,要更多地利用市场办法,充分发挥市场反应灵敏及时、有效配置资源的优势,促进小众消费的不断发展壮大。

三是要用法治手段和政策支持规范扶持小众消费。要确保小众消费健康稳定发展,必须要加强对小众消费的法治管理,规范小众消费行为,用法律手段解决处理小众消费的纠纷,政府在其中更多地扮演裁判员的角色。同时在政策上特别是在税收、信贷、土地等方面要给予支持,比如考虑到垃圾处理器的重要作用及巨大的消费潜能,就可以在税收、信贷上予以支持,把居民消费的潜能激发调动起来。

四是要大力宣传鼓励小众消费。部分小众消费难以有起色,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公众不了解或了解的不深入,影响小众消费的发展壮大,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比如对旧货的消费,涉及千家万户,但由于受信息渠道不通畅、场地受限制等因素的影响,旧货市场的作用发挥的就不够充分,仍有较大的释放空间。有必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小众消费的宣传,鼓励小众消费,促进小众消费的不断发展壮大。

    责任编辑:周頔
    图片编辑:乐浴峰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