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半马大数据告诉你,中国的马拉松跑者更成熟了

澎湃新闻记者 马作宇
2023-04-10 16:12
来源:澎湃新闻
私·奔 >
字号

武汉马拉松、郑开马拉松、上海半程马拉松……4月15日和16日这个周末,中国跑圈又将迎来一个“马拉松周末”。

根据中国田协的官方赛历,至少有30场注册赛事将在这个周末鸣枪,跑者们又开始聊起那个“老梗”——“中国的跑者又快不够用了”。

2021年,上海半程马拉松开赛。

不过,相比于几年前中国路跑赛事“井喷”时中国跑者的标准形象,在经历这三年后,中国跑者的形象似乎出现了一些变化。

上个周末,就在2023浦发银行上海半程马拉松志愿者动员大会上,上马组委会公布了一组报名参赛大数据,展示了上海半马的“跑者形象”。

2019年参加武汉马拉松的跑者。

30岁-50岁男跑者,是主力人群

在通过上海半程马拉松参赛跑者形象分析中国跑圈如今的“标准跑者形象”之前,有必要给能够参加像上海半程马拉松、武汉马拉松和郑开马拉松这些热门赛事的跑者先确定一个头衔——那就是中国跑圈里的“幸运儿”。

之所以把他们称作“幸运儿”,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马拉松赛事恢复如常之后,各种大赛的中签率反而更低了。

以即将鸣枪的上海半程马拉松为例,根据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的报名人数达到了78922人,这个数字比2019年报名的42692人以及2021年报名的34181人相加的总和还要多。

按照这个报名人数,今年上海半程马拉松的中签率只有19%左右,而在2019年上海半程马拉松,即便当时赛事非常受关注,但报名中签率还是能够达到23%。

除了上海半马,同样将在这个周末鸣枪的武汉马拉松也是“一票难求”。

2019年参加武汉马拉松的跑者。

根据数据显示,近10万的报名跑者只有7000个名额左右,中签率大概是7%到8%,而在此前中国路跑“井喷期”的阶段,武汉马拉松在2019年的中签率还能达到12%,2018年的中签率则是15.2%。

“现在的赛事来之不易,就像上海半马此前经历了停办,所以跑者也知道能抽上签不容易,都很珍惜。”上海半马赛事总管吴玮在动员大会上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么长时间大家都憋着,所以热情很高。”

在高涨的热情之下,中国的大众马拉松跑者人群还是发生了一些变化。

根据上海半马组委会公布的数据,这次半马赛事的参赛跑者中,30岁到39岁的跑者占了35%,40岁到49岁的跑者占了34%,其他年龄段的跑者人数都出现了“断层”,20岁到29岁的跑者只有16%,其后,50岁到59岁的跑者占比11%。

此外,在本届半马的所有参赛者中男性跑者占比约70%,女性跑者占比约30%。

这些“幸运儿”中,天秤座、天蝎座和摩羯座的跑者中签率最高,如果查看近8万名报名的跑者,王、张和李是人数最多的三个姓氏。

从本届上海半马的报名人群和参赛人群的“标准形象”不难看出,留在中国跑圈里的主力参赛者在年龄和能力上都变得更加成熟。

2021年,上海半程马拉松。

“非洲兄弟”也回来了

和中国跑者一起在变得更加成熟的还有中国的路跑赛事,作为上海路跑赛事最重要的“一城双马”之中的上海半程马拉松,在今年4月重回赛道时,就有了更大的目标。

“上海半马已经是世界田联的铜标赛事,我们希望在今年的比赛结束之后,我们可以申请到世界田联的银标赛事。”

在动员大会现场,赛事主办方上海东浩兰生赛事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理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我们希望能够踏踏实实办好比赛,让上海半马一届一届争取世界田联更高的标牌,然后最终目标是能够让上海半马也变成白金标赛事。”

“这样的话上海就能拥有两场白金标赛事,目前在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城市能够做到这一点。”

非洲兄弟即将回归中国路跑赛场。

争取更高标牌,就意味着更高的竞技水平和更快的速度,其中自然离不开特邀精英跑者。于是乎,那些能力强大的“非洲兄弟”又回到了中国路跑的赛场上。

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在本次上海半马的特邀选手中,个人半马最好成绩最快的是埃兹拉·基普克特·塔努伊,他的成绩是59分43秒,紧随其后的杰弗里·叶贡的半马成绩是59分44秒,还有59分54秒的安德鲁·洛罗特。

在女子方面,中国跑者张新艳的最好成绩是1小时13分06秒,但这已经是精英选手中最慢的,比罗·吉德的最好成绩是1小时07分。此外,辛西娅·诺拉里的最好成绩是1小时08分04秒,而卡罗琳·基勒尔的成绩是1小时08分16秒……

而当非洲的精英跑者重回中国路跑赛事,中国精英跑者的压力自然又变大了。

不过,这份压力并不属于大众跑者——对于绝大多数非专业的参赛者来说,他们更重要的是享受比赛氛围,然后在冲过终点之后安全回家。

“安全应该是第一位,现在跑者们的热情很高,但是自己的身体能不能适应高强度的比赛,有一些跑者忽略了。”

作为上海半马的赛事总管,吴玮在动员大会上就强调,赛事的安全需要跑者和赛事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在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同时,保障自身安全和选手安全是重中之重。

“虽然跑道边上有医务工作者,但是每一位志愿者都要关注跑者的健康,如果运动员不再适合比赛,那么应该及时让他们退出。”

就如吴玮所说,全世界跑者在中国赛道上的体验才能真正代表中国路跑赛事的办赛水平,只有当跑者和赛事都变得越来越好,中国的马拉松才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腾飞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