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重视频轻文字,造成阅读能力灾难性退化

2023-04-10 11:4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吐槽青年出品

我在之前的评论批评“重视频轻文字”现象时谈到过:这些年的媒体融合和转型中,整体的转型取向被一些热衷于下沉逐利的平台所裹挟,把短视频捧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轻视文字传播,忽略文字功底,无视文字作为表达和沟通的“基本媒介”,压倒性地重视频轻文字,争相用视频下沉去争夺庞大的下沉用户,让社会的文字能力也下沉到谷底新低。——实际上,这伤害的不仅是文字写作和表达能力,更有思维能力,尤其是批判性思维能力。

有人忧心忡忡地说:再不视频化,又要“传统”了。“浙江宣传”编辑部总编辑李攀在《做强主流舆论应走出四个误区》一文中谈到:媒体融合不能一味追求应用创新而不精于文字表达,产品看上去令人眼花缭乱,却没有实质内容。当然,这些都是从“内容生产端”谈的,我这篇文章主要是从“内容接收端”来谈,避免被视频垃圾所消耗,防范文字阅读能力的退化。

学者许纪霖评论反智主义思潮的成因时谈到文字退化,也对视频和图像对思考的破坏忧心忡忡,他说:在年轻人之中,文字都变得累赘,最直接的就是图像。于是,短视频成为了最流行的媒介。在短视频时代,说理变得日益的不可能。文字毕竟还有一种间离效果,还需要通过你的大脑转化为想象和理解,而图像是直接的,且会形成一个气场,就像牧师的布道,直接镇住观看者。我们的大脑不再运作,不再思考,只是任人摆布。在这个意义上说,新媒体在技术上为反智主义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条件和空间条件,乃至心智结构。

“间离效果”确实是文字的特点,在间离中训练批判性思维。虽然汉字作为“字”有象形和会意,但连成整句,变成文章后,就与形象的事物和直观的世界形成了间离,无法“朴素直观”和“感性直达”,而需要调动起抽象思维才能理解其内在本质。比如我写“不要把别人的无奈和不堪当励志”,“无奈”与“励志”,两者并没有形象上的直接关联,需要在抽象阶梯在上升中去琢磨两者关系——噢,原来说的是“不要把过度脱离常规就业方向的个案选择当成下沉的成功典范”,哪有那么多励志故事,大部分“下沉”不过是普通的失败者、失意者。文字是对现象的“抽象”,用文字思考,就是充分调动抽象思维的过程。

网上有一个流行的段子,说记者采访放羊娃,问放羊为了什么,放羊为了挣钱;挣钱为了什么娶媳妇;娶媳妇为了什么?生娃;生娃了干什么?放羊。段子本来是为了说明封闭世界中的死循环,没有知识,就无法改变命运,无法跳出死循环。但知识又是什么呢?这个段子其实隐含着一层未被揭示的深义,就是这个放羊娃因为没有读书,只能活在眼前可见的现象世界中,他的认知世界里可能就只有挣钱、娶媳妇、生娃、放羊这些“具体可见的事”,无法将这些抽象和扩展到更广阔世界中的财富、爱情、事业和未来。“生娃”是具体的,而爱情、事业和未来,则需要跟生活世界之外更多的人、更广阔的远方和更高远的抽象价值联系在一起。放羊娃知道羊,他的羊叫“小咩”,他无法通过文字将“小咩”抽象成与世界产生关联的财产、财富和未来。

思想是什么?就是去思考那些超越你切身利益和本能之外的事,这就需要借助文字。价值观是什么?推己及人,关心众人的命运,并且相信它最终会与自己的命运相关——这也需要借助文字的思考去扩展。文字精髓在于,它里面包含着思想和价值观。“间离效果”是一种主动的停顿,让我们停下来思考,推己及人,推而广之,切之磋之,作出有主见的判断。

阅读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我们很难完整地读完一本书,拿起书就犯困,必须有很高的枯燥耐受力,才能把书读下去,但看电视电影、刷短视频却没有这种障碍,很容易就沉浸其中,一两个小时浑然不觉,甚至容易成瘾。为什么呢?因为视频面对的都是具象、形象之物,理解起来非常容易,不需要投入思考。有人说短视频内容的门槛,是以猴子能理解为标准——低到猴子级,这话似乎有点侮辱人的智商,却触及某类视频的本质,诉诸人的感官刺激,将理解降到“无须你思考”的最低限度。专家也注意到,很小很小的孩子,还没学会认字,甚至漫画都不会看,但用手机刷短视频,却完全没有障碍,小手手划屏幕,划得可顺手了。就像吃饭喝水一样,这诉诸的是“感官刺激”的本能。

不爱读书,不喜欢文字,是因为读文字需要耗费脑力去理解,难懂的地方,还得停下来仔细琢磨。而视频则是直接的,无须借助什么中介,就是那样,明摆在那里。读文字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得跟着抽象的文字高速运转,才能理解,而刷视频时,思考是停滞的,处于麻木的“无思”“停思”状态,被视频自动生成的情绪和感官愉悦推着走,形成一种“感觉自动性”,根本停不下来。人们刷短视频的时候,往往感觉很轻松,因为不需要脑子参与思考,而刷完后往往觉得很空虚无聊——空虚感从何而来?是停下来后,意识到了被视频感官愉悦所掩盖的无思状态。假如继续以刷视频的娱乐来打发无聊,只会带来更深入骨髓的空虚无聊。

现代人的无聊感,很大一部分都是丢掉严肃的文字阅读去追求肤浅的感官愉悦所带来的,与厚重的价值缺乏连接感。苏珊•桑塔格说,一切真正的理解,起源于我们不接受这个世界表面所表现出来的东西。文字阅读的“间离效果”,就是一种带着我们“不接受这个世界表面所表现出来的东西”的思想力量。压倒性的视频环境、重视频轻文字的观念,已经成为今天主导我们阅读的“装置范式”,需要用严肃的文字阅读去抗拒这种淹没。

原标题:《重视频轻文字,造成阅读能力灾难性退化》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