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海派城市考古|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与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的不解之缘
在苏州河的东岸,坐落着一幢灰色砖墙面、翘角飞檐的中西合璧建筑,其与华东政法大学(原址为圣约翰大学)遥相辉映,它就是上海市光复西路1347号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综合楼。这幢建筑原是上海圣约翰大学的新科学馆(亦称“约大理科实验室”,New Science Hall or Science Laboratory Building),由美国“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John Rockefeller)所创立的洛克菲勒基金会出资,于1923年6月30日建成,距今已近一百年的历史。
光复西路1347号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
该馆基地面积718平方米,建筑面积2154平方米。因馆内全部配备现代化的仪器设施而有当时国内大学中“最先进的理科教学楼之一”的美誉。也许是得之不易,该馆在建成后得到充分利用。本期让我们一起推开这幢缘起医学,为理而生,定情司法鉴定的老建筑的大门,探究其与洛克菲勒基金会的渊源。
洛克菲勒基金会三次考察定情缘
美国实业家、“石油大王”、埃克森美孚创始人约翰·洛克菲勒在经商致富后开始从事慈善事业,将自己收入的10%分别捐赠给教会和其他慈善事业。由于受到了浸礼会牧师盖茨(Frederick Taylor Gates)的影响,洛克菲勒基金会早期的重点就是支持医学、公共卫生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基金会与中国的缘分也是受到了盖茨的影响,同时其小儿子小洛克菲勒(John D.Rockefeller,Jr.)从小就痴迷于中国的工艺品,对中国带有浓厚的兴趣,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中国就成为关注的重点对象之一。于是就有了洛克菲勒基金会在1909年、1914年和1915年三次派考察团到访中国各地进行考察,其考察内容包括社会状况、教育、卫生、医学校和医院。最终,根据考察团的建议,拨款设立中华医学基金会,全力支持在北京和上海各创办一所高水平的医学院。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1839-1937)
北京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伦敦传道会在早期就创办了“协和医学堂”,所以洛克菲勒基金会在1915年以20万美元从伦敦传道会购得原协和医学堂的全部产业,又以12.5万美元购得东单三条胡同原豫王府全部房地产。之后,洛克菲勒基金会又投入巨资进行新校的建设。从1917年到1921年,建筑工程进行了4年之久,共耗资750万美元。也就是如今的北京协和医学院。而东边的上海各校在绝处求生之时,于1915年的秋天得知中华医学基金会的代表团来沪考察上海的教育机构以图创办一所新的医学院。
历经坎坷,定情司法鉴定
在当时的上海,医学教育领域的“英美派”代表是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尽管约大医学院有着较长的医学教育历史和良好的声誉,并且刚刚和广州的宾夕法尼亚医学院合并,但在教师和设备上却严重不足,尤其缺乏自然科学老师和先进试验设备,这也致使医学院的预科教育较为薄弱。被资金束缚而放弃专心筹办医学院计划的圣约翰大学,在1915年接收到了中华医学基金会代表团到访的消息时是非常欣喜并且怀有期待的。但随后基金会突然改变了在上海建立医院的态度,对此的理由是“在这个时候考虑在上海建立一个新的医学院是不合时宜的。”这让约大备受打击。
圣约翰大学大门
俯拍圣约翰大学旧址
然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918年,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为了加强在上海的教育慈善事业,决定将重心放在约大,决心改善约大的理科各系及医学预科教育。其捐赠办法为“约大先自筹两万美元、之后基金会赠款八万美元。”经努力,约大得到了此笔款项,并决定在苏州河东岸建造“新科学馆”(由于当时有了一座科学馆,即大家所熟知的“格致楼”),馆分三层,化学、物理、生物各占一层,各层设有教职员办公室和实验室(以及生物系的标本室)。该馆“外观略带华式”,与早期建筑一样具有四角飞扬的歇山屋顶。内部添置不少设备,也聘用了部分高级教师,约大医预科教学也因此而加强。
建成后的新科学馆
这就是新科学馆的真正由来,缘起医学,但是被用于理科。无论如何,从间接的意义而言,也有利于医学院预科学生的培训工作。该馆于1923年6月30日举办开幕典礼,同时还举行了当年的毕业典礼,并邀请了协和医学大学校长胡恒德(Henry S.Houghton)在典礼上发表演讲。
抗日战争期间,上海沦陷,约大也未能幸免。新中国成立,1952年后,新科学馆先由华东师范大学使用,华东师范大学于1955年4月30日将该馆移交给华东政法学院,随后改由司法部法医研究所(后改名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使用。至此这幢建筑便与新中国的司法鉴定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与之共赴远山
1955年,司法部在法医研究所的基础上筹建了“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研究所”。1960年因故撤销。1979年恢复后又迁回1955年旧址。1983年3月1日,研究所在其原址复建,重归故地。2017年更名为“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新科学馆”被重命名为“综合楼”,并加以修复和改造。改造后的“综合楼”更彰显其魅力,现已经成为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的一张名片,继续承担着新时代的鉴定、科研、教育任务。
光复西路1347号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
建筑是文化的容器,是对抗时间的艺术。古往今来的各种建筑风格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却又都不只属于那个时代。雨果曾言,建筑在不断的演进中承担的是对历史的见证。而上海市光复西路1347号,不仅是上海圣约翰大学与洛克菲勒基金会情缘的见证,更是见证了新中国司法鉴定事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坎坷历程。坐落于此的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复建至今已有40年,不断引领中国司法鉴定行业提档升级。
参考文献:
1. 魏洲阳. 上海英美派高等医学教育研究[D].上海大学,2011.
2.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209/23/39841960_627917148.shtml
3. 《法医进出的这幢楼,在苏州河边已矗立百年》,作者:王洁,发表于上观新闻
4. 陶祎珺,娄承浩:《走进上海高校老建筑》,2017年,同济大学出版社
5. 上海圣约翰大学校史编辑委员会组编:《上海圣约翰大学(1879-1952)》,200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标题:《海派城市考古|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与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的不解之缘》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