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濮阳与古老的昆吾文化
濮阳与古老的昆吾文化
□ 刘平
在濮阳市区内,以昆吾命名的地方很多,如昆吾园(公园)、昆吾花园(社区)、昆吾路、昆吾小学等。“昆吾”是谁?与濮阳有什么渊源?
昆吾是一个氏族部落
《路史·后纪》记载:“颛顼娶滕氏之女曰娽,生伯称、卷章、季禺三人。卷章生黎及回。黎为祝融,卒,帝喾以回代之。回食于吴,是曰吴回。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长子曰樊,被赐‘己’姓,封于昆吾,即古帝丘颛顼之墟。”原来,昆吾是上古时期的一个氏族部落,始祖叫樊,封于濮阳(帝丘)。
相传,颛顼帝有个曾孙叫陆终,娶了鬼方氏女子,生了6个孩子,分别是樊、参胡、彭祖、莱言、晏安、季连。后来6个儿子各成为一个氏族的首领,又衍生出8个姓氏,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老大樊的氏族分离出去以后,最初居住在今山西运城一带,后迁至今河南濮阳,其氏族部落居住于昆吾,故得名昆吾氏。
据文献记载,昆吾还是夏启铸造九鼎的地方。青铜器在夏朝已成为王权的象征,夏启在濮阳用九州所供之铜,铸了九个大鼎,“九鼎“遂成为王权的象征。《吕氏春秋·郡守》云:“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 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中也讲到,昆吾活动的中心是一个产铜的中心,昆吾的铜在古代是非常著名的。后来昆吾又成为姓氏,而最早的昆吾国就在今天的濮阳。
昆吾是一个侯国
濮阳最早是颛顼建都的地方,史称帝丘(今濮阳县高城村一带)。夏朝中康时,昆吾氏因功被封为“夏伯”,居五伯之首,建都于帝丘城,自此在濮阳建立昆吾国。《竹书纪年》记载:“帝廑四年,昆吾氏迁于许,帝癸二十八年,昆吾会诸侯伐商。三十年,汤乃兴师率诸侯自把钺以伐昆吾。于是,昆吾为汤所灭。《长发》“韦顾既伐,昆吾夏桀”说的就是这件事。相传,夏时,己姓昆吾居濮阳,历十三世约350余年。故昆吾是国(侯国)名,是族名,也是地名。
昆吾人经过生息繁衍,后又派生出9个姓氏,即苏、温、董父、叔安、鬷夷、旧许、顾、舟人、诸稽,到夏朝中晚期时已经非常强盛。昆吾人善于制陶、琢玉、冶金和占卜,还发明了陶瓦,这是中国建筑史上一大创举。太康时, 王政腐败,昆吾氏曾组织勤王之师,联合各路诸侯自为盟主,以尊王室。姒发去世后,夏桀继承王位。桀暴虐荒淫,天怒人怨。此时殷商势力渐渐强大,欲取而代之,便找了个借口,讨伐昆吾。昆吾大败,被殷商所灭。
昆吾亡国后,族人四处逃散,其中有一部分融入到殷商之中。自公元前16世纪至11世纪500年间,昆吾氏销声匿迹,直到商末周初,昆吾氏才又重新登上历史舞。公元前11世纪,周部落强大,欲取商而代之,昆吾氏便与周部落联合起来一举灭了殷商,立下战功的昆吾氏在周朝担任了冶官。
昆吾国的封地在今河南濮阳。《国语·郑语》韦昭注:“昆吾卫是也,其后夏衰,昆吾为夏伯,迁于旧许。”卫,河南濮阳为春秋时卫地,《左传·哀公十七年》记载:“卫侯梦于北宫,见人登昆吾之观。”观,卫地,杜预注:昆吾之墟。夏朝中期后因种种原因南迁许地,旧许,据考证在今河南许昌以北一带。
昆吾是“五霸”之一
明杨慎《封建》一书说:“夷羿篡弑矣, 昆吾雄伯矣。”《白虎通义》也说:“五霸者,何谓也?昆吾氏、大彭氏、豕韦氏、齐桓公、晋文公也。”
昆吾是夏朝的方国,是守卫夏朝王畿的屏障。夏初曾发生“太康失国”事件,后来昆吾氏在“少康复国”中起了重要作用,为夏朝的复兴立下汗马功劳。因此,少康将昆吾氏的子弟封到温地,建立温国(今河南温县一带)。
“昆吾”,原意是指罐子。昆吾氏是我国历史上最早掌握了制陶技术的部落,制陶工艺名扬天下。如果单凭制陶还不足以称霸诸侯的话,那么,昆吾的冶炼工艺一定能让诸侯们心悦诚服。据《拾遗记》一书记载,昆吾国附近有一座山名曰昆吾山,黄帝战蚩尤时,曾在此安营扎寨,挖井取水时发现了赤铜矿,色彩鲜红,如同赤火一般。用这种矿石冶铜打造出的兵器锋利无比,切割玉石如同削泥一般。当时冶铁还没有出现,青铜便成为所有高度文明的标配。即便到了后来,昆吾山的赤铜也成为一个个不朽的传奇,比如周穆王伐昆戎,昆戎献昆吾之剑,昆吾剑就是用昆吾山的赤铜打造的。据说,后代的“越王八剑”也是用昆吾山的铜制成的。
昆吾人除了制陶、琢玉、冶金和占卜外,还发明了陶瓦。因此与奚仲作车、仓颉造字、后稷作稼、皋陶作刑、夏鲧作城,被称为我国古代六大领域的创始人。
昆吾故城在何处
《后汉书·郡国志》云:“濮阳,古昆吾国也。”《开州志·职官志》 载:“开州封建,自昆吾始。昆吾为夏朝昆吾国,今濮阳有昆吾故城。”《太平寰宇记》曰:“隋于颛顼城城里置昆吾县。昆吾台在城中,高二丈。”《隋书·地理志》也说:“开皇十六(596年)年,分濮阳,置昆吾县,属滑州。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612年),复置昆吾县,属濮州,八年,仍省入濮阳。”1941年3月,为粉碎日军囚笼政策,将濮阳县划分为濮阳、尚和、昆吾三县(治所在徐镇),至1949年9月,三县重新合并为濮阳县。
按照这些史料我们知道,濮阳不仅在夏代有过昆吾国,在隋唐及抗日战争时期还设过昆吾县。那么,这些昆吾都城及昆吾县城在何处呢?《濮阳县地名资料图册》:“濮阳以在濮水之北故名。古为颛顼之虚,称帝丘,夏为昆吾国,春秋为卫地,卫嗣君五年(前320年)始称濮阳。秦始皇七年置濮阳县,治在今县西南故县。”加之濮阳在北魏天平年间曾有过迁徏,故有了“西濮阳与“东濮阳”之说。西濮阳在今故县、焦二寨一带,东濮阳在今高城村。因此,昆吾都城、昆吾县城多次出现在两地也就不难理解了。
《读史方舆纪要》:“帝丘夏为昆吾氏所居。”《濮阳县志》:“封昆吾氏为夏伯,夏伯都于帝丘,帝丘改称昆吾国。”“颛顼之墟”即古帝丘城,位于今濮阳县东南高城村一带,明嘉靖《开州志》、清光绪《开州志》均有记载。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郭沫若就十分关注卫都帝丘城遗址,初步发掘发现了四面城墙等遗址。2002年,濮阳市文管所对高城遗址进行考古钻探,发现了遗址北部夯土城墙及东北、西北拐角。2005年,为配合古代文明探源工程,河南考古研究所又对高城遗址四面城墙进行钻探和试掘,初步探明,该遗址为一处面积约916万平方米的古城址。参考文献记载,考古专家们认定,这里就是东周时期的卫国都城、夏代昆吾国都城、颛顼之墟。2013年5月3日,高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昆吾文化,是濮阳悠久历史的见证,在濮阳5000年文明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濮阳人采用“传承发展文化遗产”的科学理念,用“昆吾”作为公园、小区、街道、学校的名称,使其赋予新的内涵, 在国家倡导提升地名文化软实力的今天,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原标题:《濮阳与古老的昆吾文化》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