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魔都生活记忆”征集|人是城市的唯一尺度
消费,是一个又深刻又浅显的议题——它是我们每个人经历和参与的行为,是最日常不过的生活场景;它又是社会学、经济学、传播学等学科反复讨论的领域,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基础,是学者研究的方向。尽管消费是普遍的,但每个线下的消费场景,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小范围地域的社区构建,呈现了地方文化的感官体验,让城市在人的尺度上,对居民和游客,产生更丰富的城市意象。
消费方式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发生了巨大变化,并展现在人们的集体记忆中。
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还处于经济恢复期,商品供给严重短缺。人们的消费主要集中在生活必需品,如粮食、衣物等。当时,人们的消费方式主要反映了生存需求,缺乏享受性和多样性。商品供应紧张,消费能力受限,人们的选择空间很小。到了1960年代,国家经济逐渐恢复,商品开始丰富起来。消费也开始从生存型消费逐步转向享受型消费,人们对商品的品质、体验和多样性的消费意识开始觉醒。1970年代末,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得商品种类更加繁多,西方商品和文化也大量引入,上海人的消费观念开始现代化,人们开始追求精致生活和高品质产品。1980-19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消费与人们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紧密相关。
1979年2月,上海,商场电视机的橱窗前围观的路人。François LOCHON/Gamma-Rapho via Getty Images
1979年8月,上海,成群结队的顾客在上海一家百货商店中挑选布料来制作色彩鲜艳的衣服。 Alain Nogues/Sygma via Getty Images
1993年,上海,南京路是繁华的商业区,车水马龙,人潮涌动。 Tom Stoddart Archive/Getty Images
进入21世纪,上海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消费方式更加多样和复杂。人们不仅追求物质享受,也注重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消费不仅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也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同时,人们消费观念也越来越理性,开始注重产品的实用性、性价比、品牌文化和个性定制。人们的消费已经成为一个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群体,它不仅反映了上海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人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提升的体现。
随着人们消费方式的变迁,城市的商业区布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1950年代初,上海的商业区主要集中在南京路、人民路、四川路等地,主要销售生活必需品。到了1960年代,随着商品种类的增加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新的商业区开始出现,如徐家汇商业区、南京东路商业区等。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上海迎来了外资商场的大规模进入,像太古广场、新世界广场等,带来了更多元的商品选择和消费体验,也推动了消费方式的重大转变。进入二十一世纪,从静安寺到陆家嘴,再加上徐家汇、长寿路、天山古北、四川北路、五角场、中山公园、花木路等市级区级商圈,以及宝山万达、七宝、南翔等外环线附近的区域型商业区域,共同构成了上海的商业区体系。商业区不仅分布更加广泛,而且业态组合各有侧重,为不同的消费群体提供复合消费体验。
淮海755的特色店铺中,标语式设计受到年轻人喜爱。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2022年9月,TX淮海“有点急市”市集。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听一场表演,是当下流行的文化休闲方式。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本次澎湃新闻和百联集团共同发起“魔都生活记忆”征集活动,希望通过唤醒大家的记忆,共同勾勒出一幅消费方式变迁的图像。在征集活动中,大家可以分享自己在不同时期、不同商业区的消费经历,记录上海消费方式变迁的瞬间。无论是购买了什么商品,还是体验了哪些消费场所,都可以成为这幅消费方式变迁的图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征集的线索会由艺术家和专业团队进一步挖掘,最终形成一个流动的展览,同大家见面。
展览试图通过图像和“快闪”的方式,来回应当代消费图景,探究其形成的动因。该展览不仅是图像记忆的展示,还是分享消费的个人经验的平台。通过个体的叙事,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来探究塑造城市消费景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
欢迎扫码参与分享: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