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清明知多少

2023-04-05 10:0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原创 交大新媒体 西南交通大学

清明节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怀念、祭奠、铭记、感恩的日子。二十四节气中唯有清明同时是节气和传统民俗节日。

《历书》有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作为时序标记的清明,在汉代就已经有了明确记载,可是,作为一种节日,直到唐宋以后才形成。原本清明仅仅是为农事所设置的节气之一,本来并不具有更多的含义,直到后来,清明才逐渐演变成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

诗句

清明是触景伤怀、落寞伴着深深思念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 •杜牧《清明》

清明是感伤生命短暂、体悟人生常态的清明。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五代 •冯延巳《踏鹊枝 • 清明》

清明是和风轻吹梨花、游人伴鸣踏青的清明。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一一宋•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习俗

品尝青团

青团起源于寒食节。按照古代寒食节的习俗,人们需要停火三日,不能生火做饭,只能提前准备好冷食。由于清明节和寒食节连在一起,随着时间推移,两者就逐渐被合并了,于是青团也成为了清明饭桌上常见的食物。

因为五行中春天对应青色,所以在古人的思想观念里,食用植物浸染的青色饭食,有驱邪迎新的好寓意。一般做青团的原料是艾草,做法是用艾叶汁裹上糯米粉,松软的绿色皮儿,香糯可口,带有清悠的青草香气,这一股草香味也是青团被许多人喜爱的原因之一。

戴柳插柳

插柳是清明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柳树得春气之先,每年冬春转换之际,当四野还是一片萧条时,总是它最先吐出新绿。每到清明,无论五湖四海,家家户户都要折柳枝插在自家的门前;前往郊外扫墓的时候,人们也会在自己的衣物插上柳枝。此外,“柳”与“留”同音,有惜别与留恋之意,折柳相赠也是友邻家人之间一种表达愿春常在的美好祝愿。

植树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俗。清明节来临前后,正值春阳高照,气温升高;春雨瓢泼,雨量增多之际,是适合植树栽绿的大好时节,故民间一直流传着“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踏青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祭祖扫墓

扫墓,原本是清明的前一天(或前三天)寒食的习俗,唐代以来逐渐合并于清明,才成了清明节的习俗,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

放风筝

风筝又称“纸鸢”、 “鸢儿”,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清嘉录》中说:“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古人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与病气。如今,清明放风筝更多出于踏青游玩的目的。

清明小贴士

放假日期:四月五日

安全须知:按照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在清明节期间,我们会以各种方式祭奠逝去的亲人,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1、 注意防火:进行祭奠扫墓的时候,注意烟头等带有明火的物品;一旦发现火灾,及时拨打119。

2、 出行前做好交通工具的检查:自由出行的同学在出行前认真检查车辆的轮胎和刹车确保行车安全。

3、 遵守交通规则,树立交通安全意识:骑车出行注意安全,遵守“不乘超载车”、“非法运营等违规车辆”;按照交通标志要求进行等交通法规。

4、 注意户外安全,提升自护意识:外出游玩注意做好防护措施,正确安全游玩,以防意外发生。

风起是清明,花落日渐暖

一杯杏花酒,满盏思故人

希望每个人都能珍惜眼前的美好

善待身边的挚爱,享受当下的生活

趁着青春正好,趁着年华未老

去追逐梦想

去找到更好的自己

统筹策划:交大新媒体中心 张甜芮

文案:包靖越 江昱霖 张宇南 张甜芮

手绘原创:交大新媒体 张熙蓓 宋诗曼 刘玢

编辑:交大新媒体中心 丁沭希

头图尾签设计:姜日琪 蒋硕匀 毛佳斐 刘玢

原标题:《清明知多少》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