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5·12,十年

2018-07-13 15:3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会流泪,更能微笑。会倒下,更能站起。会忘记,更能铭记。会悲痛,更能坚强。穿越苦难,依然昂扬,这正是饱经磨难的意义。(06:35)

一语成谶,地裂山崩

北川,全境皆山,峰峦起伏,沟壑纵横。

很久之前,羌族先民发现了这片秀美的土地,于是依山而居,繁衍生息。

靠山吃山,所以也爱山敬山。自古以来,搜山求雨、化祭神林是一代代羌族人的重要功课。而这般用心,也让山林给予了他们最大的回馈,草料、中药、山货……都是他们的宝藏。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羌族居民刘显会一家祖祖辈辈就是这样生活在这里。

她还记得小时候,在星辰漫天之时,老人们也会跟他们这些孙辈开开玩笑:“如果大山发脾气,那我们可是会被‘包饺子’的……”

那时候年纪小,听到“包饺子”这样的形容,还会跟着大人一起傻乐。毕竟当时的人们总还是相信,这样平静祥和的日子,会世世代代地过下去。

只是不曾想,这世间,一语成谶的事情总是会有。四十年后,大山一声怒吼,当年那些听老人讲故事的孩子们真的被“包饺子”了。

书中读到的“山崩地裂”原本只是个模糊的概念,当它真真实实摆在眼前的时候,它化作了一片巨大的废墟,埋葬了关于北川的一切。

而后,这里的时间似乎永远凝固在了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04秒。

生逝两端,十年不语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十年之前,多少家庭一夜离散,甚至天人永隔。尖叫声、嘶吼声、抽泣声……汇成一把火,将这个山城烧得撕心裂肺。

而时间像倾盆的冰水,不断泼下来,十年之后,那被烧红了的山城逐渐冷却成了一座静寂之城。无声的街道,倾颓的房屋,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往日的伤痛。  

我们问刘显会,恨不恨这大山带来的灾难。

很意外的,她告诉我们,不恨。但话中明显带有一丝丝的无奈。不是不恨,是无法去恨。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一切对抗都是徒劳。而山归于平静之后,还是那座继续为人们提供补给的山。

无人机带着我们从另一个视角俯瞰这方土地,清晰可见大山依旧延绵,在高低起伏中将过去与现在一分为二,这一边是失乐园,而那一边,是快活城。

为了让震区的同胞尽快走出伤痛,全国各地派出了大量的援建小组,帮助北川人民重建家园。他们的新家被安在与老县城隔山相望的另一边。

在那里,他们开启了一段段新的人生。

浴火凤凰,涅槃重生

“把每天当成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来过。”

劫后余生的土地上,那些灾难的亲历者比其他任何人都更明白这句话的含义。生命的厚重,情谊的珍贵,以及家国的份量,让他们更懂得知足和感恩。

新县城里,一座座低层小洋楼,一条条洁净的马路,一排排整齐的店铺,一座座优美的公园,一张张灿烂的笑脸……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巨幅图画,与满目疮痍的老县城是天壤之别。

刘显会告诉我们:“在这里,过得很幸福,基本上不会回老城。”

的确,一夜之间,太多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幸存下来的,有很多人突然对活着这件事感到茫然无措。作为幸存者,原本是多么幸运的事情,可是想到每走一步路,都是踩在曾经那么鲜活的生命上,就会觉得太过残忍。

但其实说不回去,说忘记过去,只是不想选择沉浸在失去的伤痛中,谁敢说不曾在午夜梦回时重返曾经的老城,紧紧拥抱正在梳妆的妻子或是玩闹的儿女。

他们从未忘记离去的至亲,只是明白了只有努力向前才是对亲人最好的告慰。于是,他们围着篝火起舞,披着月色高歌。埋头努力而认真地活着。一个人替两个人,甚至是一家人而活着。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十年后的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视这片土地时,豁达和乐观,会在此生根发芽,落地开花。毕竟,中国人总是喜欢热闹、喜欢大团圆的,再悲伤的日子,都要红红火火地趟过去。

山川皆在,希望也在

当我们准备离开,再次经过老城时,我们又看到了另一番不一样的景象——

很多道路虽保持着地震时的印记,裂缝却已经被泥土填满。

很多地方被摧毁成废墟,却已长满灌木和青草。

被湮没的学校,旗杆却始终挺立,红旗依然飘扬。

太多生命依旧躺在其中,没入尘土,但也化作春泥,滋润着故乡的草木,以另一种姿态存活着,守护着家园,守护着亲人。

日月还在交替,江河还在奔涌,生命还在轮回,希望就不会湮灭。

十年过去,刘显会的儿子也该结婚了。

新春、新婚、新楼、新房、新人……不久之后,一定还会有一个新生儿为这个家庭带来新的希望。

毕竟,地震震得垮城市,但它震不垮生活。

愿,逝者,安息。

愿,生者,安康。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