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艺术与社群︱藤原力:跨越“壁垒”展开都市冒险

林叶
2018-07-16 16:34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都市发展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逐渐形成诸多壁垒,隔断人们的关系,阻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出于各种目的,许多人在公共生活中,逐渐形成了两种相互背离却又趋向一致的行为模式。一方面,人们越来越多地在公共交往中积极地运用自身的“表演性”,努力维持与他人的关系,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却也因此渐渐变成了戴着隐性面具的变装舞会。不同“面具”赋予个人以不同的身份,在多种身份的驱动下,导致人们在性格、思想、行为等诸多方面上的分裂,从而陷入“越交往越隔离、越隔离越交往”的悖论陷阱之中。

与此同时,人们又不得不更多地去思考自身存在的意义,极尽所能地往自己身上堆积林林总总的附加值,以求得自身存在的价值,人也因此变得越发自恋。可以说,充斥于现代都市中的各种作用力,都在将现代都市人推向一种自恋且隔离的极度陌生化状态。

那么如何打破这些看不见的“壁垒”呢,如何与这些强大的作用力对峙或调解呢?艺术行为往往是在一个既有的关系象限中,加入一些貌似无用(无实用价值)的因素,使之成为新的作用力,激发并推动人们就既有状态,进行思考或反思。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许能够为人们跨越“壁垒”打破隔离提供极大的可能性。

日本批评家、艺术家藤原力非常敏锐地察觉到弥散在人们之间的无形“壁垒”,并意识到这样的“壁垒”对现代人的生活产生的影响。为了找到跨越“壁垒”将人们联系起来的可能性,为了探索人与世界之间的联结可能,他开始了自己的艺术项目《戏剧探索》(ENGEKI QUEST),让人们走出剧场,在广阔天地间用自己的身体去重新探索自我、发现都市、寻求人与世界的联系。目前,这个项目已经在横滨、城崎、马尼拉、杜塞尔多夫、安山等地上演。2018年7月28、29日,他将带着《戏剧探索》的新作品,在香港开启一场新的冒险之旅。

6月12日,由iPanda组织邀请四位日本当代剧场工作者和艺术家宫武亚季、石神夏希、藤原力、住吉山实里在上海那行零度空间举办了一场“社会与表演”的讲座。借此机会,我们对藤原力进行了一次深入的采访。

藤原力。Cheryl Who 拍摄。本文图片均为作者供图

我想先从你的生活经历开始这次的访谈。在你的简历中提到,你12岁的时候就孤身一人来到东京并独自生活。不知道是什么缘故让你做出这么大胆的决定?当初的生活估计应该挺不容易的,这样的生活经历对你后来从事的工作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藤原力:当时我的目的是想去东京上中学。可我的父母并没有这样的想法,是我个人的意愿。我不希望自己安居在一个偏狭的地方,一定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然而,等我真的到了东京以后,我的幻想就破灭了。身边的同学都以进入好大学为目标,我的家人也是这么期待的。真是个无聊的世界呀。此外,当时日本泡沫经济破裂,正进入一个没有未来的黑暗时期。我的生活也变得有点混乱,每个晚上都到闹市去玩。还特别喜欢打麻将。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在那里我遇到了很多所谓的“不良分子”,这样的经验肯定对我现在的活动与思考产生很大的影响。

你的工作经历非常丰富,你既是编辑,也是评论家,后来你成为了一名艺术家。是因为什么缘故让你开始以艺术家的身份从事艺术创作的?你觉得艺术家区别于其他工作的最大不同在哪里?

藤原力:我的人生绝对不是那么顺畅,无法用一根美丽的线条来描绘,而是由连续不断的挫折组成。但是,挫折也是产生变化的机会。其中特别大的一个分歧点大概是我辞去出版社的工作选择做一名自由职业者的时候。经济上虽然变得不稳定,但是却能获得自由。从那以后,我终于看清楚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是什么。

2011年的东日本大地震也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当时东京也有很严重的震感,人们都陷入恐慌的状态。之前总觉得非常实在的“地面”好像突然崩塌了。于是,我开始思考接下来该如何生活,并决定离开自己生活了20年的东京,搬到了横滨。横滨有一个年轻艺术家聚集的实验性艺术空间blanClass。“戏剧探索(ENGEKI QUEST)”就是受这个机构的委托而设计出的项目。

《戏剧探索》中的“冒险之书”

在我心里,批评活动与创作活动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全都属于我这个个体与这个世界的“对峙”行为,都是源自于对某些事情的“反应”。评论是源于对其他人创作作品的反应。而创作则是对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各种事象的反应。虽然有这样的区别,不过,二者都不是我自己从零开始制作的行为,而是来自于对既有事物的“反应”。

虽然你的老家是在高知县,但你在东京生活了很长时间,而且你的很多作品也和城市有关,能谈谈你对城市的看法吗?你觉得现在的人与都市之间关系是什么样的?

藤原力:如果每一个人的时间是某种丝线的话,那么城市里就流动着大量的丝线,并错综复杂地彼此缠绕在一起。尽管如此,肉眼是看不见这样的丝线。人们只是在各自的习惯中行动,失去了与身边人相遇的机会。艺术作品大概有着某种力量,能够引发那种偶然的相遇。

你是从2014您以后开始以艺术家的身份开展活动的,并以横滨为中心,在城崎温泉、马里拉、杜塞尔多夫、安山等地开展漫步型游览项目《戏剧探索》,能详细介绍一下这个《戏剧探索》吗?

藤原力:《戏剧探索》是一个诱导参加者走向都市深处的游览项目,但是没有导游。参加者依靠《冒险之书》上的指示,一个人在都市里徘徊。这本《冒险之书》里面会写着类似“向右走的话到120号,向左走的话到223号”这样的选项。参加者从中选择自己要走的路,体验一次只属于自己的冒险之旅。

《冒险之书》里,现实与虚构是互相交杂的

参加者一边阅读这本现实与虚构交杂的书,一边像异乡人一般地在都市里徘徊。《冒险之书》是一个通往异界的入口,同时也是一个从日常习惯中脱离的“出口”。

《冒险之书》既是“入口”也是“出口”

你是如何接触到戏剧的呢?对你而言,戏剧的魅力在哪里?为什么你会想要到剧场外面去,以这个广阔天地作为表演舞台呢?

藤原力:成为自由职业者的时候,因为采访工作我非常幸运地遇到了一些戏剧创作者。尤其是冈田利规,他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最近,他在北京上演了代表作《三月的5天》。2000年以后,冈田与他的同时代创作者们一起,通过戏剧来探索社会中被异化了的年轻人是如何生活的。这也是由新一代创作者发起的一种艺术运动。只不过,当时这批尚还年轻的创作者并没有得到准确的评价,而戏剧批评也没有跟上这场最新的艺术运动。在那个时候,我通过撰写剧评的方式,为这些创作者的活动“掩护射击”。

藤原力与戏剧表演家德永京子一起开展的批判网站《戏剧最强论-ing》。由罗森票务(ローソンチケット)运营。最近她在用比较容易翻译成中文或其他外语的简单日语进行写作。http://www.engekisaikyoron.net/korekara_1/

戏剧是反映时代与社会的镜子。其他艺术类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如此。例如,看日本的电影或者动漫,大家也能够接触到日本文化。因为这些艺术作品,世界上有很多人非常善意地看待日本,我从中也得到一些帮助。只不过,这些艺术作品都被精美地编辑过了,在画面里被包装过了。戏剧却不能这么做,必须通过活生生的人刻意发出动作才能成立。不论是时间、体力还是金钱,全都是必须的。不过,正因为是一个费时费力的事情,才能够建立起正常的交流与信赖关系。

现在是一个可以轻松地从网络获得信息的时代。然而,这些信息,并未网罗世界中的一切。这个世界上,仍然沉睡着很多谁都不知道事情。我之所以要走出剧场,要到海外进行创作活动,一定是因为这种对未知之地的好奇心引发的。

在菲律宾山岳地区的山里举办戏剧工作坊

《冒险之书》这个创意是源自哪里呢?标题中的这个“冒险”该如何理解呢?在都市中,人们将会面临什么样的“危险”呢?

藤原力:从小时候我会到处找“游戏书”来读,采用“选项系统”这种操作方式就是从这些“游戏书”里面借用过来的。但是,其他的内容也是受到瓦尔特·本雅明的《论拱廊街》、建筑家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建筑模式语言》等著作的影响。这些书籍是由无数的断章(文章块)组成的。断章这样的形式一直都很吸引我。因为,现在这个复杂的世界,是不可能被一种统一的理论所把握的。

那么对世界这样的复杂性发起的挑战,也许可以称为“冒险”吧。这个“冒险”的意思就是,从已经掌握了的安全世界中抽离出来。

“冒险之书”这个项目在世界各地上演,那么每一个城市的主题是否有所不同?此外,又是按照什么样的制作程序来推进的呢?通过“冒险之书”这个项目,不同地区分别呈现出什么样的特殊性呢?

藤原力:最初在横滨开始创作的时候,首先重要的是到“外面”去。因为当时的日本,在剧场外进行表演的作品还很少,也几乎没有得到什么正面的评价。可是,我在各个地方驻留创作的过程中,却有各种各样的发现。

日本兵库县的城崎是一条自古就有的温泉街,因此那里有很多有着各种奇思怪想的人。很早以前,曾经还发生过纠纷,差点把整个街区一分为二,但是他们从历史中学到了某种智慧,让他们在不制造“敌人”的情况下一起共同生活。我在城崎的时候,这个地区让我开始思考这些有着不同意见与思想的人究竟是如何生活在一起的。

菲律宾马尼拉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贫富悬殊、绅士化(Gentrification)等,在《戏剧探索》中我也让这些问题体现出来。但是,让我觉得更有意思的是,菲律宾人大多数没有看地图的习惯。他们并没有通过看地图来掌握那些位置。而是通过像街区、街道的名称、过去的记忆、神话传说等因素来理解都市与自己的关系。真是一个让人惊叹的能力。

在德国杜塞尔多夫有很多移民,其中也有很多日本人。他们为什么要生活在这个远离祖国的地方呢?这是吸引我的一个迷。就是这座都市让我认识到都市中人们的时间像“丝线”一般地流动着。

韩国的安山,都市被分成东西两个部分。在东区生活的新居民觉得生活在西区的那些来自70多个国家的移民是“很危险的,不要靠近”。然而,却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种危险的存在,仅仅只是传言而已。我非常清楚地感觉到东西两区之间的那种“看不见的壁垒”。那么该如何打破这种“壁垒”,如何穿过这个“壁垒”呢,于是这就成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主题出现在我的心里。

在韩国安山地区创作的《冒险之书》

听说你很感兴趣的是跨越世界上的各种“壁垒”,将事物联系在一起的行为,那么这里所说的“壁垒”,该如何理解呢?这样的“壁垒”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藤原力:“看不见的壁垒”将人们隔断开来。虽然不同地方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是这些壁垒因差异、偏见、轻蔑、冷漠而成立,并限定了人们的行动范围,要么夺走人们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要么煽动起对他者的憎恨。

不过,可能人们未必想要跨过这个“壁垒”吧。或许还有人认为这种“壁垒”导致的“安全与秩序”是必须的。此外,不同的人,跨越“壁垒”的合适时机也各不相同吧。

我并没有莽撞地认为只要打破这个“看不见的壁垒”就可以了。《戏剧研究》所能做的是尽可能地让这个“看不见的壁垒”明确地显现出来,然后从中挑选出一些隐秘的小路。

你觉得在超越“壁垒”这一点上,艺术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和可能性?除了艺术,还有什么别的方式能够实现?

藤原力:首先是技术。例如:智能手机的普及让人们在生活中的便利性得到了飞跃性地提高。然而,另一方面却强化了这种“壁垒”的存在,可能智能手机正在将人们封闭在它的内部。从网络中能够获得的信息,其实只是世界中的一部分而已。然而,现在相信“网络中看到的事物就是这世界上的一切”的人正越来越多吧。

政治也有可能实现吧。政治家的决断以及由民众发起的革命,也会打破这样的“壁垒”。不过,反过来也会形成“壁垒”。政治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行为,是一种过于庞大的,集体式的行为。

对此,艺术则是更加个人式的,是比较自由的。应该能够越过障碍与理论,穿透那个“壁垒”吧。哪怕不能一下子穿透“壁垒”,至少也能打开一个小孔吧。而这就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

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之后,2011年5月你成立了BricolaQ,能谈谈具体你是如何运营这个机构的吗?

藤原力:大地震后,整个状况都非常混乱,在那样的情况下,我觉得需要一个比较灵活轻便的媒体,于是成立了BricolaQ。这个名字借用自意指用现成品来制作某些东西的人“bricoleur”这个词(列维·施特劳斯《野性的思维》)。曾经有一段时间也有其他工作人员加入,但是现在是我一个人在运营。今后也没打算把它做成一个大型组织。

听过从2017年之后你再blanClass成立了一个艺术家组织“港口侦探团”,这个团队的主要工作是什么呢?

藤原力:“港口侦探团”的工作,如果一定要说的话,那就是“玩耍”(笑)。首先是制造一个能够“玩耍”的环境。

在日本也经常会有一些培养年轻人的计划,不过顺从于这些计划的学徒,未必会被当做好艺术家来培养。不如说,摆脱那种顺从的精神,才是艺术家需要的精神吧。

在日本,有一种氛围正逐渐形成,那就是要求年轻艺术家也要做出成果,不允许失败。如果真的有这种只会成功的人,那这样人就只会在安全的范围内行动。这样的人,怎么能够与这个复杂的世界对峙呢?失败才是成功之母。对年轻人而言,必须有能够更自由地让他们试错的地方。因此,我才打算营造一个能够“玩耍”的地方。这就是“港口侦探团”。

在“港口侦探团”里,我不是教师,我只告诉他们最低限度的技术与知识。归根打底,是一起“玩耍”的伙伴。现在我们的活动据点只在横滨,但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能够在世界各地拓展这个网络。比如,在上海做的话,应该很有意思吧,如果有感兴趣的人的话。

港口侦探团,目前只在横滨

你来上海四次了,能说说你对上海的印象吗?如果让你在上海开展“冒险之书”这个艺术项目,你会怎么做?

藤原力:上海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都市。不过,发展变化的速度的确有点太快了……每次来上海,我都看到美术馆工作人员的变动。老建筑一点一点地遭到破坏这个情况让我觉得有点担心。不过,上海曾经有一部分是租界,从这段上海的历史中,我还是感受到了非常强大的可能性。仿佛上海蕴含着一种能够接受不同事物的能力。

第一次到上海的时候,我非常幸运地遇到了艺术家团体“组合嬲”。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那种在“玩耍”中创造新价值的温柔的力量。

如果有机会能够在上海实施《戏剧探索》这个项目的话,我很想和包括组合嬲这个团队在内的上海艺术家一起“玩耍”。前一阵子,日本艺术家住吉山实里在人民广场进行了一场“笔谈会”。我以戏剧编剧的身份参与了这个项目,我和组合嬲成员张渊商量,让他帮忙介绍认识了艺术家王懿泉。在他们的帮助下,“笔谈会”成为了一个非常刺激的事情。我希望能够一点一点地开展这样的尝试。

在上海人民公园举行的住吉山实里的笔谈会

我当然有在上海创作“冒险之书”这样的愿望。只不过,《戏剧探索》的创作程序也非常重要。要看我遇到什么人,并和他一起吃饭一起喝酒,然后在这个过程中,一点一点地反复进行对话。只有通过这样的程序,“壁垒”才会逐渐溶解。在这个意义上,上海的《戏剧探索》大概早就已经开始了。

藤原力在由iPanda在上海举办的讲座活动上。Jacney Chan 拍摄

以下是香港《戏剧探索》演出的相关链接:http://www.culturalmasseur.hk/zh-hant/festival/彩虹の冒險之書

    责任编辑:沈健文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