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清明节简史:古代也有清明假期,唐宋七天“黄金周”

2023-04-04 20:0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侯印国 领读文化

清明

/

QING / MING

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历史极为悠久。清明节经历了漫长的演变,结合了寒食、上巳等风俗,最终成为今天我们熟悉的节日,来看看古人如何过清明节吧。

作为节气的清明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古人最早了解的清明,不是节日,而是节气。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节气在中国历史悠久,在《尚书·尧典》中提到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就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 根据《左传》的相关记载分析,春秋时已有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八个节气,这八个节气名称在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中已经正式出现。

二十四节气的全部名字出现,是在汉代初年淮南王刘安及门客编成的《淮南子·天文训》中,从此这二十四节气的名字就没有改变过,一直沿用到今天。根据《淮南子》,二十四节气是以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来确定,斗柄从“寅位”开始,然后顺时针旋转,当斗柄指向“乙位”时,就是清明节气。

汉武帝以后,开始采用“平气法”平均划分节气,具体方法就是立杆测影,先确定每年日影最长、白昼最短的这一天为冬至,将之作为二十四节气的起点,之后每隔十五天为一个节气,清明节气就是冬至之后的第一百零五天。

清初,受西洋传教士建议,“二十四节气”采用“定气法”,依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确定,以春分点为零度起点,按黄经度数编排,当太阳黄经达十五度时,为清明交节点。

儒家典籍《礼记·月令》记载了每个月的征候,后人将其和二十四节气结合起来,总结为月令七十二候,每个节气三候。清明三候分别是“桐始华、田鼠化为鴽、虹始见”。这是说清明节气之后,阳气生发,白桐花开始绽放。再之后,田野中的老鼠开始竞相奔走觅食,看着跟鹌鹑之类的小鸟扑腾一样。再之后,阴阳之气交汇,阳光从薄云或雨雾中穿出,雨后的天空便经常能看到彩虹。

寒食、上巳,那些逐渐融入清明节的节日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寒食比清明更像是一个节日。寒食的起源一般被认为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大臣介子推。当时晋国发生内乱,晋献公宠妃骊姬逼迫太子申生自杀,公子夷吾和重耳逃亡,跟着重耳出逃的大臣中就有介子推。这次流亡前后十九年,风餐露宿,历经艰难险阻,期间有位叫凫须的随从偷走了所有的资粮,重耳一行人饥饿难当,乞食无果,介子推竟然将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一块来,和着野菜煮成了汤给重耳吃,救下重耳一命。公子重耳当时非常感动,表示要是以后能成为君王,一定好好报答介子推。十九年的流亡之后,公子重耳真的成了君王,就是后来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介子推也没有像其他人一样主动请赏,而是选择做了一名隐士,和母亲隐居绵山。晋文公为了逼其出山,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愿出山,竟被烧死。晋文公感念其志向,将他葬于绵山,修祠纪念,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便是“寒食节”的由来。

这个故事最早见于汉代的典籍。实际上寒食的风俗起源更为悠久,和古人“改火”的祭祀传统相关。先秦时,初春时分,保存的火种容易发生火灾,人们便把火种熄灭,并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之后再重新钻木取得新火,这就是禁火和改新火。改火期间没有火苗,所以大家会提前备好熟食,以冷食的方式用餐。寒食节“禁火”的习俗一直保留到了宋朝,宋朝结束后,寒食不再禁火,就变得“有名无实”了。

寒食和清明节只隔一两天,后来实质上合并成了一个节日,甚至有时候将寒食作为清明的别称。扫墓也一度是寒食节习俗,唐代便是在寒食节扫墓,并逐步沿至清明。上巳是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也是一个古老的祭祀节日。

春秋时期,郑国等地就有到这一天在河流上游祈祷的风俗,由女巫主持。汉代开始成为全民性的节日,《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是月上巳,官民皆絜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通过沐浴的方式来祛灾。

魏晋南北朝以后,上巳固定为三月三日,人们除了在水边修禊祈祷,还会组织郊游踏青、饮酒集会等活动,祭祀意味慢慢变淡,游乐气息越来越浓郁。历史上最有名的一次上巳聚会, 就是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 三月三日, 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流觞曲水,诗酒唱和,王羲之为这次聚会的诗集做了一篇序文,这便是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唐代早期的三月三日,依旧有郊游踏青的大型活动,杜甫的名作《丽人行》开篇就说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这一节日在南朝时期传入日本,并逐渐成为日本重要的节日之一,最初也叫上巳,庆祝内容模仿中国的流觞曲水。后来逐渐演变为日本的女儿节。

在唐代中期,因为上巳、寒食、清明时节接近,风俗逐渐开始融合,虽然这三个节日的名字都得以保留,在不同的地区也有各自的风俗和讲究,但整体来看,融合了祭祖、郊游踏青等风俗为一体的清明节影响力越来越大,到了宋代,寒食已经是清明节的附属,《东京梦华录》里记载的清明节, 就明确包括了寒食和清明日。

古代也有清明假期,唐宋七天“黄金周”

算起来,清明节放假已经有将近一千三百年的历史了。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开始,清明节正式有了“法定假期”。

《唐会要·卷八十二·休假》记载 :“(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 :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 :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贞元六年三月九日敕 :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前后各给三天。”唐玄宗时期寒食清明一共是四天假,过了四十年,到唐代宗大历十三年(778年),增加了一天假期,又过了十几年,唐德宗贞元六年(790年),又增加两天,变成了七天,堪称“清明黄金周”。

汉代长假只有夏至和冬至,各有五天。唐代早期,元旦和冬至各七天,寒食清明四天,夏至、中秋、腊八各三天,皇帝的生日也要放一到三天假。因为元旦冬至是春节前后,虽然也放七天,但不能算是黄金周假期,唐德宗以后,清明开始放七天假,确实有点真正像今天意义上的 “黄金周”了。

宋代延续了唐代的政策,清明寒食也是七天假。这两个节日实际上已经完全融为一体,上巳的风俗也已经完全移植过来,成为“祭祖踏青黄金周”。在宋代,法定节假日除了元旦、冬至各七天外,还有三个黄金周,分别是元宵节、清明节和皇帝生日。

到了明朝,朱元璋是标准工作狂,对节假日毫无兴趣,他本人坚持全年无休,每天加班,经常干到深夜,国家假期也只有可怜的三天,分别是元旦、冬至和他的生日。

朱元璋以后,后代的皇帝和大臣都深深认为要多放点假,明朝的法定假期相比洪武时期大大增加,元宵节放十天,元旦五天,冬至三天,但清明节从此退出国家法定节假日的序列,整个明朝都不再放假,清代延续了明朝的政策,也没有把清明纳入法定节假日,但民间对于清明节的重视一直长盛不衰。

别致的浪漫,九百年前的清明记忆

唐宋时期,清明节最是盛大。成书于近九百年前的《东京梦华录》里详细回忆了当时清明节的场面。首先是寒食前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在家门口插上柳条,上面还往往有用面食做的“枣飞燕”,这是为了纪念介子推,所以也叫“子推燕”。要是家里有女孩子年满十五岁,也是在这天为她结发,完成及笄的仪式。清明节当天,人们会去扫墓,皇宫也会派车马到奉先寺和道者院,祭扫已逝宫人和嫔妃的坟墓。至于皇亲国戚的陵墓,并不位于首都开封,需要提前半个月安排宗室前去祭扫。

更多的人家要在这一天出城游玩,京城四周的郊区, 到了这一天就好像一个闹市,大家围坐在绿叶柔嫩的大树下,或者在园林馆舍之间,摆好杯盘和酒菜,互相劝酒应酬。郊外各个园林里,来自京城的歌姬舞女歌舞不休,大家都会畅玩到黄昏才想起回家。

在郊外还有卖各种食品和泥土制成的纪念品摊子,叫“门外土仪”,大家会买一些枣、炊饼等面点,也会买回来一些泥土捏造的小玩具,比如黄胖小泥人、玩具小刀、泥捏的花卉水果、泥捏的房屋模型、戏剧人物、鸭蛋、小鸡之类。

回家的时候,轿子顶上插满了柳枝和野花,这些柳叶杂花从轿子顶上向四面垂下来,把轿子的小窗都遮挡住了。这一天还有皇家景点也会特别开放,迎祥池是首都风景绝美的地方,“夹岸垂杨,菰蒲莲荷,凫雁游泳其间,桥亭台榭、棋布相峙,唯每岁清明日放万姓烧香游观一日”。

《东京梦华录》还动情地记载 :在清明节这天,各处集市里都卖稠饧、麦糕、奶酪、乳饼之类的。当人们出城归来,缓缓漫步踏入城门,他们带着醉意,慢慢往家里去,斜阳渐渐西下,月亮慢慢升起,踏进家门的时候,正好看到月光映在盛开的梨花上。这一天,禁军分成几个队伍,骑在马上,奏起乐器,四处巡逻,这叫作“捧脚”,这些禁军兵士旗帜鲜明,军容雄壮,人和马都是那样的精神抖擞,也成了这个节日京城里一道特别的风景。

今天再看古人的清明记忆,确实有一种别致的浪漫。清明是人与先祖、人与自然互动的节日,家族的历史记忆、自然的和煦春光,这正是很多人在一生中最为珍视的事情。

千里东风一梦遥 :文学世界中的清明节

清明寒食的诸多风俗,在古人的文学作品中有着生动的记录。唐代韩翃的《寒食》诗云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唐代制度,寒食日天下一律禁火,唯宫中可以燃烛。到清明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皇恩。这首诗的后两句描述了这一现象,也有慨叹之意。相比之下,窦叔向的《寒食日恩赐火》诗“恩光及小臣,华烛忽惊春。电影随中使,星辉拂路人。幸因榆柳暖,一照草茅贫。”写得更加直白,可以和韩翃这一首诗参照。

宋人的诗歌也有不少关于清明赐新火的记录,比如欧阳修《清明赐新火》一诗云 :“鱼钥侵晨放九门,天街一骑走红尘。桐华应候催佳节,榆火推恩忝侍臣。”

唐宋时期清明非常热闹,人们纷纷出游踏青。杜甫《清明》诗写道 :“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渡头翠柳艳明眉,争道朱蹄骄啮膝。”可见当时游人之多。宋代欧阳修的《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描写当时西湖踏青的情形,也极为生动:“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 直到城头总是花。”出游踏青的人里男女都有,难免会邂逅浪漫的爱情。

据说先秦时期,青年男女本来就会在初春时分踏青出行,并在野外寻觅自己的如意伴侣。唐代的崔护就曾在清明出游时遇到了心动的女子,可惜第二年再去时,伊人已经逝去,所以他写下了千古名篇《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古人在清明节前后也有许多娱乐项目,比如荡秋千、踢蹴鞠、斗鸡、放风筝等,在诗词中都有不少记录。唐玄宗赶路错过了清明节,在《初入秦川路逢寒食》诗中特别写道 :“可怜寒食与清明,光辉并在长安道。自从关路入秦川,争道何人不戏鞭。公子途中妨蹴鞠,佳人马上废秋千。”宰相张说在一首《奉和圣制寒食作应制》诗中,特别提到“斗敌 鸡殊胜,争球马绝调”。当然,清明节重要的活动之一就是回乡扫墓,路途之中难免感慨万千。杜牧的《清明》便是千古名作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红楼梦》里也有关于清明节的记录。探春的判词和探春写的灯谜里都提到清明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装点最宜时。”前面这句诗描写的内容和后面这个灯谜的谜底都是风筝。放风筝是初春直到清明民间常见的娱乐活动,不过在描写探春时反复用到风筝意向,却是别有深意,暗示了她的命运。

在第五十八回还写道 :“可巧这日乃是清明之日,贾琏已备下年例祭祀,带领贾环、贾琮、贾兰三人去往铁槛寺祭柩烧纸。”这也能看到当时大户人家的清明惯例。至于在贾府的下人丫鬟,清明这天不许在府内烧纸。贾府的优伶藕官和菂官在戏里扮作两口子,生了真情,菂官死后,藕官念念不忘,每节烧纸,有次清明节在大观园烧纸,被婆子抓住,幸亏宝玉救了她。

中华文明的起源,并非一地一端,而是“八方雄起”,这些如群星一样的文明,经过交融合流,终都依附于同一个主流,形成我们独特的文明。中华文化漫长的演变过程经历着纵横两个尺度的文化交融,横向是各类外来思潮的影响,本书关注的重点则是纵向的历程,即中国古代文化变迁中的文化融合与碰撞问题,涉及主题从与人们生活相关的饮食、服饰、社会生活到节庆、习俗、信仰等。《风月同天》不同于那种宏大的叙事,而是着眼于古人生活日常,选择从文化变迁的细节来观照历史,这种边缘文化史为思考当下社会文化碰撞提供了一个别样的切口。

原标题:《清明节简史:古代也有清明假期,唐宋七天“黄金周”》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