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铭记】第191集丨李立德:修路通信防轰炸 卫生医疗保平安

2023-04-02 19:3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中共丹东市委宣传部策划、组织丹东广播电视台、抗美援朝纪念馆和社会力量,抢救性拍摄抗美援朝口述历史大型系列纪录片《铭记》,以“寻找最可爱的人”“讲述最可爱的人”“学习最可爱的人”为主线,重点采访参加抗美援朝的志愿军老战士和支前模范等,通过经历者的亲口讲述,帮助人们全面了解、永远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雄赳赳、气昂昂,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大型系列纪录片

《铭记》第191集

李立德:修路通信防轰炸 卫生医疗保平安

1950年,15岁的李立德放下笔杆,拿起枪杆,响应抗美援朝的号召保家卫国。在战火洗礼中,他光荣入党,在通讯员、化验员等岗位上,党指向哪里,他就冲向哪里。今天,就请88岁的李立德老英雄讲述他的抗美援朝故事。

李立德,1935年11月出生于湖南省武冈市。1950年12月,正在读初二的他弃笔从戎,瞒着父母报名参军。

李立德:“小李子你今年多少岁了?”我说十八了,他(政治处主任)说“你讲假话”。他就拿给我父亲写的信,“你看你父亲给我们写了封信,你还不满十五岁,现在要送你回去。”我说那我不回去,他问“你为什么不回去?”我说我出来当兵回去干啥?这样他说“好,你既然有这个决心,那部队是要打仗的了,你怕不怕?”我说不怕,所以(他说)“这样的话,那好那你就留下吧。”

当兵时的李立德。

在第四野战军十二中队进行了两年的学习和军事化训练后,1952年9月,李立德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李立德:根本不知道,部队行动是绝对保密的那个时候,只是说我们大家还在练兵,晚上半夜就吹那个集合号。大家起来以后,背包当时都还没打,因为不知道嘛是不是,后来的话(上级)才说回去打背包,好,这个时候才晓得部队要走了,但是去哪里还是保密的,因为我们全部是晚上行军,白天休息。一直到汕头火车站,到那里才宣布我们要去朝鲜抗美援朝。

而且坐的是闷罐车,门都不开的,就是为了保密,在车上还不准唱歌,不能喊口号,一路都要保密。那时候国内才解放不久,特务什么东西都是蛮多的,所以志愿军入朝都是保密的。大家的情绪很高,大家知道要去朝鲜打美国鬼子了,个个都想去。

李立德被编入志愿军46军137师410团任通讯员,部队行军四天后抵达西海岸。

李立德:一到那里第一个任务就是修路构筑工事,这样的话也是一样的,不管白天晚上,敌人的飞机来大家都休息,都隐蔽了,敌人飞机走了,马上就开工。战士们都是不管白天黑夜,反正就是一个,都要防空,除了防空以外都在做都在干,你吃饭的时候边吃边干的都有。

李立德在朝鲜。

在修筑工事的同时,李立德还负责送信,没想到第一次就遇到了空袭。

李立德:大概是下午三点钟左右,那时候还有太阳,天气很晴朗,突然间来了四架飞机,就在我去送信的路上旋转盘旋扫射,而且扔了一个炸弹,炸弹大概离我有百八(十)米(远)吧。但在这个时候呢,因为我过的地方离老百姓家里大概有三十来米那么远的距离,我就听到她房间里头“啪啪啪”在这打。我说这个听着有点不对头,但是飞机还在上面飞,我一想就去看一看吧。

结果我跑到老百姓那家的门口,因为朝鲜的房子它都是外面有个台阶,上面加点板子,我一去我就把门一冲开,一冲开以后,里面有一个老太太,朝鲜话叫“阿祖莫尼”,看她很着急,拿扫帚就是在炕上“啪啪”,实际上她的房子着火了,底下火已经散开蛮宽了。为啥了?因为她桌子上放了一个煤油灯。那个时候说是煤油灯,实际上就是一个瓶子蘸了煤油,上面有一个引线就那么点着的。她为啥点呢?因为白天她也不敢开门,她也是关起来,怕暴露目标,所以这样的话,她自己在那点灯,飞机一轰炸,震动,把那个灯打破了,破了以后她自己拿那个扫帚在那里灭火。

我就把我的棉衣赶紧解开,解开以后像撒渔网一样的这么一撒,把火就扑灭了。扑灭了以后我还去送信,我就穿衣服把衣服一拉我就走了,她在后面喊我,朝鲜话喊“志愿军东木”,东木,同志(的意思)那么喊,我哪里还顾得你那个,我就只顾着我跑了,跑去送信去了。

1953年初,46军奉命接替临津江北岸的防御作战任务,寒冷的天气、艰苦的环境磨炼出战士们的钢铁意志。

李立德:朝鲜的冬天一般都是(零下)二十七八度或者(零下)三十度,最冷的时候(零下)四十度的时候都有,那都是冰雪踩着滑溜溜的。这个是脚上打泡,差不多的人都有,打泡了以后,脚冻得脱鞋都脱不下来,脱袜子都脱不下来,这个事情是很普遍的。

“雪地当床睡,冰雪当水喝,炒面来充饥”,大概在朝鲜最大的感受和最受教育,更使人鼓舞的话,就是慰问志愿军歌里头所唱的,那是真实的写照,没有夸张,那都是如实的说到我们心里头去的。

部队在恶劣天气下行军艰险重重,以铁的纪律保证部队安全。

李立德:敌人的飞机来了,这个时候隐蔽也来不及了,因为两边都是高山,想爬上去也不行了,大家只好顺着那个山坡就这么贴着了。不动声色一样,再一个互相照应,你注意点或者你注意点,大家都是一个嘱咐一个,一个掩护一个可以叫做。如果真正有危险,比如说我在这里,那战友可以扑在我的身上,那么战友有危险,我也可以扑在他身上去。

所以那个时候不仅是一个人的危险,是大家都危险,但是都没有哪一个讲害怕,那个时候碰到你那个地方是水你就趴在水里,你碰到石头你就趴在石头上,你碰到一个窝你就趴在窝里头,反正就是一个躲过不要暴露目标,一个人暴露目标就会影响到整个的部队。

1953年7月停战后,李立德没有立即回国,而是被安排担任团部卫生队化验员。

李立德:当时部队的卫生人员还是比较缺乏的,因为要找一个有文化的人去才行,他(主任)跟团里面建议把我调到卫生队去学习,是这样的。到卫生队学习了,大概学习三个月吧。那个主要学习战伤救护,后来因为部队战备,就全部都是在师卫生营,师卫生营就对(接)病床了,对(接)病房了,所以就得频繁地跟着实习,采血抽血,回去化验血常规。

因为战场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很多志愿军战士不同程度患上急慢性疾病,都需要化验诊断。

李立德:好多战士基本都贫血得相当严重。再一个由于饮食关系,大便很不正常,有些甚至于就是天天拉肚子,有些甚至于三四天不排便一次,所以这种情况都比较多了,都需要进行化验诊断。再加上因为我们去的时候,补充到部队去的南方同志都比较多,南方的同志去的当时得疟疾,老百姓叫打摆子,比较多。

为了帮助李立德尽快提高医护水平,同志们拿自己的身体主动为他当实习品。

李立德:我们的这个主任叫王克难,他叫我在他这里抽血,就是他给我当实习品。当时拿起这个注射器手还是有点发抖,不敢扎,心里是这么想,你要是我的敌人,我不怕我就敢,但是今天作为你,我的老师,我心里有点胆怯,这种感觉我很清楚。但是他就说“怕什么嘛,那么一个小小针头扎进去有什么了不起的,扎!”第一次成功了。心里觉得很平静,觉得我这样就可以抽出血了。当两次以后,他就讲“可以了,你不要试了”,就跟着他下病房。

1954年4月,19岁的李立德向党组织提交了书面申请,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李立德:他们都是党员,我看着他们的实际行动都影响着我们自己的一些想法。比如说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们都是在前方,做在前头,说在前做在前,看着这个,确确实实觉得他们是伟大光荣。所以这样我说我们也要向他们学习。

所以我都是经常和他们在一起,经常争取他们对我的意见,你觉得我在哪方面还不够,我哪方面还有缺点,我也很主动,好像就是向他们学习了,他们的言语和行动对我的感染很深。

支部举行了一个作为他们来讲好像是一个欢迎仪式,作为我们来讲是入党仪式。在会上宣读了自己的入党志愿书,然后的话就是征求大家的意见,最后的话就是支部、党员表态,就是这样的。(我)那也是很紧张的。

他在介绍的时候讲了一句话,我现在记得相当清楚,他那个时候还没有叫我的名字,他叫我小李子,他说“小李子就是有一个积极学习、向上的这么一个心,上进心很强。”所以我对他这两句话,印象到现在我还记得。他就说我积极向上,听到他的介绍以后,支部那时候大概有十来个党员,都还对他说的话鼓掌。正式党员宣誓,反正有一句话记得到,就是“不怕牺牲,一切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1955年12月,李立德和战友们在朝鲜百姓的欢送下登上了回国的列车。

李立德:我们回国是大白天,而且平壤的老百姓还给我们挂的那个大红花,拉上长的欢迎(欢送)条幅。我们是大张旗鼓地回来的,那确确实实那欢送的场景是很感人的。

回国半年后,李立德转业到贵州省剑河县卫生科工作,立即迎来了新的挑战,当地疟疾、百日咳等传染病大流行。

李立德:当时剑河老百姓当中流行一句话叫做“只见娘怀胎,不见儿走路”,就说明这个病给当地群众的身体健康影响相当大。经过三年多的反复治疗,搞预防注射,这两种病也基本上得到控制,从开始儿童的发病率40%左右降到3%以下,所以这一点作为我来讲觉得高兴,所以我做了一件对人民有益的事情。

我在卫生科一直三十年,得到卫生部(颁发的)在少数民族地区卫生行政管理上三十年的一个荣誉证书。

李立德的荣誉证书。

李立德为本期《铭记》留言。

李立德向抗美援朝志愿军致敬。

李立德与本期《铭记》作者合影。

近日,抗美援朝口述历史大型纪录片《铭记》微信扫码收看平台正式上线。广大观众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观看《铭记》全部节目。

具体操作方法是:点击或识别《铭记》二维码(附后),进入“百度网盘”,进入文件夹后,可预览每集节目;观看完整节目可以保存至个人百度网盘(具体流程进入小程序码后可见“观看须知”)。

据了解,抗美援朝口述历史大型系列纪录片《铭记》,以“寻找最可爱的人”“讲述最可爱的人”“学习最可爱的人”为主线,重点采访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和支前模范等,通过经历者的亲口讲述,帮助人们全面了解、永远铭记抗美援朝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摄制组成员历时3年多,辗转9个省(区)、23个市、70余个县区,行程逾10万公里,采访志愿军老战士近380多名。目前,线上线下累计播出节目191期。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采访线索热线

电话:0415-2124331

邮箱:ddxwb@126.com

作者/张蕾

原标题:《【铭记】第191集丨李立德:修路通信防轰炸 卫生医疗保平安》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