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徐锦江 | 愚园路为何是打开上海大门的一把钥匙

2023-04-03 08:1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徐锦江 愚园路上

松江唐经幢

文化的形成与历史正相关。1500年前,我们现在所在的上海城区位置还是一片叫作华亭海的浅海。关于上海的远古文明,为便于记忆,我把它概括成“二马首尾中崧良”,包括四个层面:最早的文化遗址是马家浜文化,距今5000-6000年,其次是崧泽文化,再次是良渚文化,最近的是马桥文化,相当于中原夏商时期和西周早期。随着陆地东扩,上海的文明中心从冈身以西逐渐转移到冈身以东,形成了近现代的上海文明中心。

粗略概括:上海市区成陆于唐朝,成镇于宋朝,建县于元朝(1292年),筑城于明朝(1553年),拆城于民国(1912年),1927年成立特别市。开埠(1843年)后成为近现代城市,形成一市三治三界四方格局,经过上海解放(1949年)、改革开放(1978年)和浦东开发开放(1990年),发展成为超大型国际大都市。上海城市的空间形态在1949年前有五个特征:一是从青龙镇到上海县的变化。二是苏州河和黄浦江的此消彼长。三是传统城市老城厢从封闭到开放。四是源自外滩的租界扩张和现代性发展。五是城市布局的南北和东西走向差异。

上海的城市地标,从1924年的胜利女神纪念碑到1993年落成的陈毅市长塑像,从延安东路气象塔到世纪大道东方明珠发射塔,从外滩万国建筑博览会到小陆家嘴的后现代建筑群,深刻反映了上海城市空间意识形态的变迁过程,空间权利的生产和再生产,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上海的城市发展经历了“冈身东西”“南市北市”“北上西扩”和“跨河跨江”几个不同阶段,现在又面临着从跨内河苏州河到环太湖外湖,从跨内江黄浦江到跨外江长江入海的大都市圈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阶段。

摄影:傅鼎

1849年,近代资产阶级第一代思想家王韬从苏州来到上海,在墨海书馆任职期间写下了大量日记,记录了上海开埠之初中西两种生活方式的共存与碰撞。在日记中,他将自己从1860年从1月到8月之间的活动轨迹记录了下来,187天中外出活动有135天,“入城”的日子有70天,“城外”活动的日子为59天(有时一天内兼游城内外),“入城”的天数次数要超过行走城外的天数次数,可见当时上海的文化中心仍在南市老城厢,但已逐渐向北市宝善街(广东路)方向发展,之后福州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主要的公共活动空间,此后才有了“南京路大马路”的崛起。在此过程中,上海城市第二产业的生产线也沿着黄浦江南北蜿蜒伸展,航运码头、保障整个城市运行的基础设施、工业制造,包括发电厂、煤气厂、水厂,都在南北外滩,尤其是十六浦码头和大杨浦地区建造起来。

而以外滩为起点,沿着东西方向,1930年代至1940年代依托两个租界西扩,还发展出了一条完整持续的以第三产业为主的生活线。虽然1929年,当时的上海特别市政府也曾雄心勃勃地推出过一个北进的《大上海计划》,但被两次淞沪战事打乱,日军不择手段破坏了逐渐繁荣起来的闸北地区,中断了中国人自己设计的现代化进程。外滩建筑是权利和地位的象征,大银行大洋行大机构,一定要在外滩有个门面,但真正的功能性交易却是在四川路、江西路,河南路、九江路,广东路、北京路一带,包括很多支路上进行。后外滩地区才是真正的金融贸易区,再向西发展,南京东路新新、大新、先施、永安四大公司构筑起了顶流商业区,从国际饭店金门饭店大光明电影院再往西,现在叫南京西路,当年叫静安寺路,因为西端有个静安寺,静安寺周边静谧宜人、风光旖旎。为便于从租界去近郊游玩,英商跑马总会修筑了一条从跑马场直达静安寺的马路。静安寺门口有口沸井,所以英文名也叫bubbin well,但是中国人都叫它静安寺路,沿途有斜桥总会等娱乐场所。1933年,愚园路东头的著名地标建筑百乐门开张,带动了更往西的娱乐业。上海东西中轴线因此通到居住娱乐功能混合的愚园路,再往下就是白利南路(长宁路)虹桥路了。城市形态根据功能规划和商业逻辑逐步在发展中形成。

了解了上海城市发展的脉络,就可以找到很多规律,比如我们现在还能从人民路中华路环路找到当年南市城墙留下的痕迹,“老西门”“小东门”等都是老城厢留下的非遗地名。再比如门牌号码,在租界区,按照公共租界的设计也都有规律可寻,以延安东路信号塔为基点,越靠近信号塔一般门牌号码越小。公共租界马路取名的规律是“南北省东西市”,唯有广东路因为将“canton”(广东广州两可)汉译成了广东,造成误解。而法租界路名往往喜欢用人名,如霞飞路、高乃伊路、福开森路、福煦路等。至于上海人喜欢穿的弄堂,其由稽古:弄是宫中路,堂是庙中路,合称弄堂。而上海弄堂常被称为什么坊什么里,可能源自起于西汉,唐朝盛行的里坊制度。可见即便在租界内,中国文化的传统基因也并没有被完全磨灭。

不同年代的静安寺

愚园路东起静安寺,西迄中山公园,全长2775米,跨静安和长宁两区。沿途中洋楼错落、弄堂毗连、名人辈出。概括而言,愚园路有以下几个历史地理特征:一、近乎郊野。即便到了1930年代初期,愚园路尤其是地丰路(今乌鲁木齐中路)以西地区,当年仍近乎岑寂的郊野,属于城市化不充分的江南水乡,附近流经的水系有西芦浦、田鸡浜、涌泉浜等十多条,可谓蛙声一片,水网密布。二、越界筑路。一般史学家认为当年上海由华界、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三界”组成,但我在愚园路研究中发现其实还有“准第四界”,即越界筑路地区。此区域面积超过公共租界,甚至接近两个租界的面积之和。尽管鸦片战争后,中国许多城市开埠建立了租界或自开商埠的“通商场”,但都没有像上海这样大面积的越界筑路地区。愚园路的大部分地区处于越界筑路地区,“一条道走东西,两边路故事多,警权常常三分,弄堂四通八达,人员五方杂处”,因此成为谍战乐土,甚至在汪伪时期成为“沪西歹土”,而因为地形人员复杂,解放战争时期地下党上海局的主要领导和活动机构包括民主党派的秘密活动很多也都在愚园路上。三、新里文化。上海早期的典型住宅建筑形态是石库门,但1930年代后,在一些后发的城市化地区,旧式石库门建筑演变为新式石库门建筑,乃至为新式里弄住宅所迭代。愚园路因属越界筑路地区,最初地价较租界廉而较华界昂,治安较租界差而较华界优,因此吸引了许多人买地造屋,逐渐形成风格不一的建筑和毗连状弄堂,最终成为以具有现代居住条件的新式里弄为主、间杂公寓和花园别墅的住宅区,其密集的新里弄堂景观以及内涵的市民社会使之成为上海弄堂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四、街区商业。愚园路并非南京路淮海路那样的繁华中央商业区。因为是人口逐渐增多的住宅区缘故,愚园路的商业主要是配套的街区商业。新中国成立后,街道两边仍是小店林立,服务齐全,弄堂口有许多流动或基本固定的小商小贩,烟火气、商业气、居家气浓郁。从愚园路及其周边的商业业态看,几乎囊括了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所有环节。五、生活美学。当下,愚园路这条推开历史之门的马路,正被慢慢改造成为跨界生活美学街区。如何保护好历史风貌是城市更新面临的一个问题:无论是老城厢、新天地、多伦路、田子坊、思南公馆还是今潮八弄、张园,包括未来的金陵东路改造都面临历史风貌和民生工程、商业价值和公共利益的冲突和矛盾。以游客为中心和以居民为中心是不同建设视角,前者一旦疫情发生游客中断,就会面临城区空置现象。愚园路的城市更新一直处于一种渐进状态。这得益于当地政府部门和高度自觉的居民群体对社区文化的维护和促进,同时主导开发的企业采用渐次性持续微更新的方式,避免了愚园路面临整体居民迁徙和成片区域面目全非的开发改造。因为在时空连续性中,既重视“历史起源”又善迎“潮流开端”,愚园路的“原真性”和“地方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保留,社区的文化活力不断加强,新老居民和租客商户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和归属感都得到了增强,较好地体现了“人文城市”的发展理念。

一条愚园路,半部近代史。

(原载《上海人大》月刊2023年第3期)

作者简介

徐锦江

城市文化研究学者。著有《愚园路上》《愚园路》《愚园路•百年纪念版》,辟上海路史研究一格,上海电视台据此改编成三集纪录片。

《愚园路》上集《洄流》

《愚园路》中集《时刻》

《愚园路》下集《呼吸》

读者反馈邮箱:bikey@paiqiwenhua.com

版权所有,欢迎转载或纸质媒体使用,请与本公号接洽授权。

咫尺弄堂走到底,百年市井皆成戏

原标题:《徐锦江|愚园路为何是打开上海大门的一把钥匙》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