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海派城市考古|留美建筑师的“中国心”:董大酉和“大上海”计划
原创 城市考古
年少有为:31岁挂帅“大上海计划”
时间拨回到20世纪20年代末。上海特别市政府积极推进都市计划,为打破上海公共租界与上海法租界垄断城市中心的局面,将城市从租界为主导的局面中解脱出来,进而通过城市建设,使广大市民对新的权力中心和主导文化产生认同,感受到新的政府有能力带领华界缩短与租界的差距,最终取代租界而领先于世界,1927年7月7日,上海特别市成立,开始着手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正式启动“大上海计划”, 计划重点开发位于下游的黄浦江和吴淞之间的港口。
旧上海市政府规划鸟瞰图
为实现上述规划,上海市政府进行了第一期的市中心区域建设,而选择谁来执行这个艰巨的任务,则是“大上海计划”能否成功的关键。让人惊喜的是,上海市政府最终聘请了一位年仅31岁的建筑师来担任“主帅”,这位年少有为的建筑师,便是后来与梁思成齐名,被中国建筑业奉为“北梁南董”的董大酉。
董大酉(Dayu Doon),1899年出生于浙江杭州,1921年从北京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毕业后,庚款留学美国,先后就读于明尼苏达大学建筑系和哥伦比亚大学美术考古研究院。1927年,他进入曾经主要负责上海美童公学设计与建设的美国建筑大师亨利·墨菲(Henry Murphy)的设计事务所工作。一年后,受到正在进行南京规划并采用中国传统大屋顶设计政府办公建筑的墨菲的影响,他毅然回国并进入庄俊建筑师事务所工作,才华横溢的他很快在中国建筑业界崭露头角,这也是他在仅31岁时就被聘为“大上海计划”负责人的最主要原因。
建筑师董大酉
赤子之心 :中国现代建筑新出路的探索
董大酉在接受任命后,明确要“将租界取而代之”。于是,在美国接受现代建筑教育的董大酉并没有一位追求西方风格,反而怀抱着突破欧美建筑样式的梦想,从中国传统建筑中寻找中国建筑的新出炉。从1931年到1936年的五年之间里,“大上海计划”中江湾附近的部分道路,以及几座市政建筑建设完成这些建筑主要包括旧上海市政府大楼(现上海体育学院办公楼)、体育场(现江湾体育场)、市图书馆(现杨浦图书馆)、市博物馆(现长海医院影像楼)、市医院和市卫生试验所(现长海医院门诊楼)、虬江码头等。
1. 旧上海市政府大楼
旧上海市政府大楼是“大上海计划”最早启动的代表性建筑,1930年,在董大酉主持设计后,于第二年动工建设,并于1933年10月10日,也就是辛亥革命22周年日之时,建设落成。新中国成立后,这座建筑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和上海市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目前,这座旧上海市政府大楼是上海体育学院的办公楼。
旧上海市政府大楼建成历史照片
从外观造型看,旧上海市政府大楼采用“涂彩飞檐梁柱式”,是一座中国宫殿式大厦,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坐北朝南共四层。建筑东西长93 米,中部为主楼,歇山顶,绿色琉璃瓦屋面,两侧屋面为庑殿顶。其纵向也采用的三段式构图,底层处理成仿石的基座;二、三层处理成木构柱枋形式;顶部为大屋顶,檐下斗拱仿清式做法。外立面和室内细部装饰如屋脊、仙人走兽、斗拱、雀替、梁枋彩画、门、窗、格扇、栏杆等均仿清官式做法。
在上个世纪30年代初,这座大楼代表的是中国人民奋发图强、自谋振作的希望,直到今日,它仍在伫立在这里,向我们无声讲诉上海的过往。如今,旧上海市政府大楼已成为上海体育学院的行政办公楼——“绿瓦大楼”。2019年8月,历时近4年的修缮,“绿瓦大楼”重新揭开面纱。
2. 旧上海体育场
旧上海体育场是20世纪初决定建设“大上海计划”中的一个重要公共建筑项目,它由运动场、体育馆、游泳池三大建筑构成,占地300亩,于1935年建成,是当时远东地区设备最完全,也是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体育场,可容纳6万名观众。
体育场1930年代鸟瞰图
整栋建筑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其外墙为中国古典红砖清水墙,连绵如城墙一般,另有120个通向看台的罗马式拱券形门洞。主体建筑运动场看台两侧司令台设计成三孔券门牌楼式建筑,拱门高达8 米,顶部左右两端各设古铜色金属大鼎一只。游泳池为露天标准游泳池,由人造汉白石筑成。
在抗日战争时期,旧上海市体育场不幸遭受损坏。后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拨款全面修复,终于在2006年,已经接近“古稀之年”的体育场恢复了当年“东亚之最”的宏伟气势,运动场、体育馆和室内游泳池也重现初时光彩。
运动场(司令台)现状
3. 旧上海市图书馆
在2020年热播剧《安家》中,男女主角房似锦和徐姑姑为了查找老洋房的资料,去到了一家图书馆,里面有雕花的房顶,彩绘的门楼和大气又优雅的红漆圆柱。这家图书馆,正是始建于1934年8月,今又被修缮一新重新对社会开放的杨浦区图书馆新馆,也就是旧上海市图书馆。
如果在80多年前就有“网红”的概念,当时的上海市图书馆绝对是最热门的“打卡点”之一。这是一座安置在古城楼式建筑内的图书馆,坐西朝东。整体来看,该建筑仿北京钟楼样式建造,将新古典主义的构图手法与中国传统建筑元素有机结合。庄重大气的裙楼上,门楼飞檐大顶,梁柱斗拱,浓墨重彩,而上方黄色琉璃瓦是图书馆最为显著的标志,门楼屋顶为古典重檐歇山式,上部点缀着吻兽饰件,极具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华贵气息。而在民族风貌外表下,内部设施则力求现代化,电梯、卫生与消防设备等一应俱全。
可以说,整栋建筑雕梁画栋、重檐歇山、琉璃瓦顶、天花彩画,尽显传统古风古韵,因此,旧上海市图书馆才赢得了沪上“小故宫”的美誉。
旧上海市图书馆外观
修缮一新的杨浦区图书馆如今位于长海路366号,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属于旧上海市图书馆的部分占了不到4000平方米。但是秉持着“修旧如旧”的原则,新造的建筑与老建筑风格高度统一,整栋建筑内外藏着许多新旧难辨的细节。比如,老建筑的一楼和二楼各有一扇仿照孔雀仪态制作的金属镂空“孔雀门”,这是一层、二层大厅进入目录检索厅的首个视觉焦点,也是室内空间层层递进的引导者。一层的孔雀门在历次改造中不幸丢失,是修复人员在修缮时重新制作的,但与二层的原物“孔雀门”乍一看看上去毫无差别。
门楼则是整栋建筑中最出彩和吸引人眼球的地方。在屋檐之下的金碧红绿彩绘,使得上方黄色琉璃屋顶与下方朱红门窗之间有了转换与过渡,让建筑形象更显辉煌绚丽。顶部琉璃瓦是最新烧制的,圆形瓦当表面的图文是一个市政府的“市”字,修建方根据原来瓦当后面的印鉴,在宜兴几经周折找到了能烧制同款瓦当的窑厂,并向他们定制。
门楼外围,与之呼应的石栏杆、装饰斗拱、彩绘、琉璃瓦等皆是保护修缮的重点。无论是从垫拱板上的“退晕三宝珠”火焰、如意宝瓶彩绘,还是护栏上的云纹图案,都能让人从中感受到传统吉祥的寓意和古典意境之美。二楼中厅是过去的目录室——以前图书馆内藏书全部闭架陈列,读者借阅时,先在目录室查找自己想要的书目,告知工作人员,再由工作人员取出。这个空间有别于中国传统厅堂,而是借鉴西方建筑设计了顶部采光天窗,天窗之下架设彩绘梁枋,屋内光线通透,抬头之际,小格窗框外的风景也别有韵致。天窗在中国的普及远在几十年以后,作为近代中国最早引进西方城市规划和建设理念的那批建筑之一,这座图书馆在当年不可谓不“潮”。
抬头向上看,馆中精美的天花彩画则是中国宫殿建筑的特征。早期的建筑彩画是出于木结构建筑防腐防蛀的实际需要,后来为追求美的需要变得复杂和丰富多彩,成为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一种方法。人们在修缮过程中发现一楼楼梯壁龛的天花彩画保存较为完整,通过现代技术对天花彩画采取最小干预原则进行修缮,基本上保留原彩画的样貌,和其余彩画兼具可识别性和真实性。
“括囊大典,网罗众家”,这是旧上海市图书馆开馆时,临时董事长蔡元培先生的题词。后来,该建筑在抗日战争结束后的大半个世纪为同济中学所用,同济中学毕业的作家王海在《上海私家记忆》一书中这样描述母校的这幢大楼:“图书馆那幢楼据说解放前是规划中的图书馆。整个中学六年,这幢楼一直是我们雨天室内上体育课的地方,一楼有一个非常大的屋子,跳马单杠和垫子都堵在一角……图书馆旁边有一个小小的门,上旋式楼梯直通楼顶,楼顶有点天安门的感觉,飞檐琉璃瓦,汉白玉的护栏……”。幸运的是,经过精心修复,如今的杨浦区图书馆新馆延续旧上海市图书馆的“使命”,继续为公众服务,也延续着珍贵的上海城市记忆。
图书馆现状(室内)
总体看来,这些建筑的结构配置虽然吸取了西方的建筑理念,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并在内部设施中也进行了现代化装潢,电梯、卫生与消防设备等一应俱全。但是,这些建筑的美学和精神,却是完全中式的。飞檐大顶、梁枋藻井中,饱含了董大酉这代建筑师的爱国之情,用董大酉自己的话来说,那就是“务使其既合现代建筑之趋势,而仍不失为中国原来面目”。梁思成先生更是在其所著的《中国建筑史》中评论董大酉在“大上海计划”中主持建设的一系列建筑称:“这些建筑能呈现雄伟之气概”。
峰回路转:“现实的无奈”到“梦想的实现”
在时代的洪流里,每一个人都是渺小的个体,不可避免地被世事裹挟。当时的上海市政府,经济状况每况愈下。因此,因为建筑经费的缺乏,董大酉的“大上海”计划很快“捉襟见肘”,许多图纸也没有完成。即使那些已经完工的建筑,在用料上也未能达到他的理想状态。就拿市图书馆来说,这个建筑实际上仅完成接近一半的体量规模就仓促投入使用,并没有按董大酉的设计蓝图全部实施,原本的“井字”布局设计仅呈“工”字形。并且,其用料的沙化程度很严重。
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沦陷,这些凝结着董大酉无数心血的建筑,包括市政府、图书馆、体育场等,被日军挪用,成了他们的军营和仓库,有些甚至在战火中,付之一炬。新中国成立后,董大酉依旧没有放弃为国家建筑事业而奉献的梦想,他带头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离开上海奔赴陕西。在1963年他回到故乡杭州后,又主持设计了几家宾馆的规划,也曾在那个时间内设想过西湖的扩建方案。2000年后,杭州旧城改造和西湖景区扩建完成,董大酉的梦想,也终于实现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标题:《海派城市考古|留美建筑师的“中国心”:董大酉和“大上海”计划》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