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看8年前的一本书,获得一种澄净的思考

2023-03-31 12:0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听客溪位于美国东部弗吉尼亚州蓝岭的山谷里,如果不是因为安妮·迪拉德写了一本《听客溪的朝圣》,恐怕不会有人知道。

一九七一年,二十六岁的安妮·迪拉德在听客溪生活了一年,这时她已经大学毕业,结了婚,刚刚经历了一场严重的肺炎。

她喜爱自然,读过许多自然文学的著作,其中不乏梭罗、爱默生等名家的作品,甚至她的毕业论文写的就是梭罗的《瓦尔登湖》。现在,当她真正生活在自然中,必定不会放过沉浸于此的机会。

在这一年里,安妮·迪拉德写下了很多笔记。一年后,她整理这些笔记,开始动手写作这本关于大自然的书。她放弃了线性叙事,几乎没有事件,整本书遍布着安妮·迪拉德的细致观察与思考,它不只纪实,而更多玄思。

当安妮来到听客溪,所做的只有两件事:一是观看,一是思考。

她把观看也分为两类。“一种观看,是细细观察,不断分析和刺探。另一种观看,是要放下一切。这两种观看之间的差别,就好像走路时有没有带照相机。”概括来说,一种是巨细无靡的盯住细节,一种是全息般的感受整体。

两种观看,缺一不可。安妮正是在这两种观看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日子。关于第一种观看,安妮写到了很多,她甚至打了个比方,她说“大自然就像给小孩玩的线条画‘找找看’游戏:你找不找得到藏在树叶里的鸭子、房子、小男孩、水桶、斑马和一只靴?”她看看这里,看看那里,正是在玩这一种游戏。

关于第二种观看,她说,“我想要做的,并不是去学得这山谷中各种蓬勃生命的名称,而是要让自己对其意义保持开放的态度……我希望事物能以最多样、最繁复的方式存在并显现在我的脑海中。”

与自然相处的越久,看到的越多,她对自然的思考也越深入。她开始反省,“自我意识会妨碍我们体验当下。自我意识是都市的诅咒,是世故所代表之一切意义。”她也会发问,“假如你是地球上第一个人,要过多久你才会注意到季节规律周而复始?”

当她在林中漫步,看到成群的鸟,看到沙土里的蚁狮陷阱、乳草附近的王蛹,刺槐叶上的幼虫,冬天里的麝香鼠,被袭击的青蛙,看到春夏秋冬往复循环,甚至经历了一次洪水后,她开始想到死亡,想到自然的残忍。然而,这一点,是想不通的。

她发现,“我们极为看重个体,而大自然丝毫不看重。”

她惊诧,“哺育我们的宇宙是个怪物,对我们是死是活毫不在乎……它僵化且麻木,像是设定了杀戮程式的机器人。”

她承认,“全世界都和魔鬼签了约定。你要生,就得死。”

这些思考与自然观察缠绕并举,反映出安妮·迪拉德山居生活的两个侧面。唯一感到遗憾的是,这些叙述趋于碎片化,不能拧成更牢固的绳。另外,如她自己所承认,这本书在文字处理上确实有些“华丽过了头”,像“你在精神之狂风的力道中屏着气,兀自杨帆前进”“扰乱了的夏日之眠仍像海草般围绕我”这样的句子虽然清新,但总是造作。

不过,安妮·迪拉德对待自然的心是真诚的,也因为此,才会有这么多细心的观察和纯真的思考。

阅读这本书,可以跟随作者的眼睛,去观看美国一处森林里的生态,那些树木、天空、云朵,飞来飞去的鸟,蛇和青蛙,各种昆虫,草,花,以及流不尽的溪水,更重要的,获得一种澄净的思考方式。

原标题:《看8年前的一本书,获得一种澄净的思考》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