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再生农业,有多急迫?
原创 无梦 地球知识局
再生农业
作者:无梦
校稿:朝乾 / 编辑:果栗乘
一觉醒来,整个天空都被暗黄色的沙尘所裹挟,恍惚间还以为自己穿越到了火星……
南方人表示第一次见这场面▼
对于生活在我国北方地区的人们来说,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生态的持续改善,这种宛如末日将近般的沙尘暴景象已经不太常见了。随后,当人们了解到,这次大规模沙尘暴的源头是我们的北方邻国时,早已是老生常谈的蒙古草原退化问题,就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蒙古国南部的戈壁沙漠给沙尘暴提供了充足的“弹药”
(图:NASA-2011年5月11日)▼
而若是深究下去我们也不难发现,蒙古的草原之所以会大片大片地变成荒漠,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毫无节制的过度放牧。
换言之,蒙古沦落到今日之境地,与其说是天灾,倒不如说人祸的比例要更大一些。
是天灾,更是人祸
从地理角度来看,坐落于内亚草原上的蒙古“正好”身处萨彦岭、肯特山脉、大兴安岭、燕山山脉、阴山山脉、祁连山脉、阿尔泰山脉和唐努乌拉山脉的包围网之中。无论是北冰洋还是太平洋的水汽,都很难突破重重围堵抵达这里,这就天然地决定了蒙古的土地很容易受到荒漠化问题的困扰。
▼
而更不妙的是,由于贫穷和落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并没有养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想要谋求更好生活的种种行为,反倒加剧了蒙古国的土壤退化问题。
身为世界第二大羊绒生产国,蒙古国内经常能看见的景象便是正在咀嚼牧草的成群牛羊,而后者也是牧民们重要乃至唯一的收入来源。
浑身上下都是宝的羊
可以说是蒙古国牧民的“衣食父母”了
(图:shutterstock)▼
在近代以前,蒙古的牧民们遵循着“逐水草而居”的习俗,这就给了被牛羊啃食过的草场恢复生机的机会;等到社会主义国家时期,蒙古学习苏联的集体农庄制度,牧民们从此不再大规模迁徙,但出于平衡草场承载力的考虑,仍然严格限制了单位草场上的牲畜头数。可以说,在这两个时期,蒙古的草原并没有遭到大规模的破坏。
为游牧而生的蒙古包被集中起来组成了巨大的“小区”
每个牧民家庭饲养的牛羊不得超过 50-75 只
(1972年乌兰巴托附近的蒙古包区 图:wiki)▼
但随着苏联解体,蒙古也有样学样地颁布了《财产私有化法》,将牲畜划归牧民私有,这回羊是自己的,草是国家的,牧民们为了增加自己收入便开始大规模地繁衍牲畜。
幸福生活总算能掌握在自己手里了
那不得“可劲造”
(图:shutterstock)▼
1990年,蒙古刚刚推行私有化时,全国牲畜总数只有2590万头,随后这个数据便开始以惊人的速度不断翻番——2010年达到3270万头,2014年达到5190万头,2020年更是达到了惊人的6710万头。要知道,蒙古的总人口才刚刚突破300万,平均下来一个人能分到20多头牛羊。
偶尔遭遇暴风雪导致的锐减
也阻挡不了蒙古国牲畜数量的疯涨▼
但与此同时,过度放牧所带来的问题也日益显现——牧草被牛羊啃食后来不及恢复,本就缺乏水分的土地迅速荒漠化,进而使得草料短缺,牛羊存活率下降,而牧民们的应对方式就是养更多牛羊,用数量拼概率。如此往复,一个恶性循环就此成型。
羊放到哪里荒漠就跟到哪里
本应在绿野中奔跑的羊群身上却沾满了黄沙
(图:shutterstock)▼
根据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2013年的所做的一项研究,蒙古国草原退化有80%都是由过度放牧引发,但不懂得细水长流的蒙古却在这个泥坑里越陷越深,丝毫见不到脱身的希望。
蒙古本来就降雨少,温差大,土地容易荒漠化
过度放牧更是让蒙古在荒漠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图:shutterstock)▼
其实,过度地开发周边环境、向自然无度地索取这类的问题,并不仅限于蒙古一国。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农牧业生产,仍然走在竭泽而渔式的不可再生路线上,放牧过多牲畜导致草场环境完全崩溃的蒙古是;在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岛上刀耕火种,使得森林大片消失、土壤板结退化的印尼是;当地渔业部门纵容过度捕捞,导致海洋生态体系崩溃,在1992年不得不永久关闭渔场的加拿大纽芬兰岛亦是。
世界各地几乎都经历过这种无节制的开发
但能迷途知返的却是少数
(图:壹图网&shutterstock)▼
很显然,这些杀鸡取卵般的生产模式,是注定无法长久的。
可持续,也可再生
为了找到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能够一直平稳运行下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全世界的科学家提出过各种各样的新设想和新方向,而针对性的实验也一直在田间地头不断地开展着。
作为一个拥有大片优质平原可供耕种的国家,美国各地的自然条件异常分明,由此也衍生出了“五大农业带”的说法。
美国“五大农业带”示意▼
其中,位于五大湖南部的内布拉斯加、明尼苏达、艾奥瓦、伊利诺伊、印第安纳、俄亥俄六个州的大部份地区,以及南达科他和北达科他两个州的小部分地区由于地势平坦、无霜期长、以及年均温度及降水量适宜玉米开发授粉而被开辟成了“黄金玉米带”,一跃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区。
“黄金玉米带”分布示意▼
从卫星影像来看,“黄金玉米带”上的景观颇为震撼
(图:NASA)▼
按理说,如此天赐沃土配合上大规模的机械化种植,本不应当发愁产量问题。不过,由于这些州的一些农民采用了不当的耕作方式,如使用过量化肥和杀虫剂、不注意维持土壤肥力,每年连续耕作,等等,使得当地的土壤质量和玉米产量都有所下降,而这一问题也引来了一群就职于南达科他州立大学,正在推广“再生农业”思路的研究人员的关注。
再生农业本身并不是一种特定的做法
而是结合使用多种可持续农业技术
来保护和恢复粮食及农业系统的方法
(图:ravensdown)▼
为此,这些研究人员们在美国北部平原区上选定了10个农场,共计40多块地,开始用再生农业的方式进行耕作,具体措施包括免耕少耕、轮换作物、在秋冬季播种覆盖植物、避免使用农药,以及在农田上同时放牧牲畜。
选定的研究农场之一,达科他湖农场
(图:sdstate.edu)▼
有意思的是,这些新举措着实给了农场主们以很大惊讶。不说别的,免耕少耕就是在上一茬作物收获后不翻或者少翻土,直接播种下一茬的作物。在这些种了一辈子地的人看来,不松土怎么能行呢?况且土壤里潜伏的虫卵、病菌不翻出来,第二年也容易危害作物。
其实,上面这些手段,体现的都是再生农业的独特思路,即既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也要注重保护土壤的生态系统。
实际上,这些新举措的依据
都是研究人员在反复试验后得到的
(农场中对覆盖轮作作物进行实验)
(图:YouTube)▼
例如,如免耕少耕为的是减少土壤受水蚀、风蚀的损失,保护土壤内的微生物群落以固碳固氮,尽量最大化地保留天然肥料,这样就能减少化肥的使用;在秋冬季播种覆盖作物则能固土固水,并且挤占杂草的生存空间;轮换作物则能提高土壤中的生物多样性,不同作物能够均衡地利用土壤中的各种元素,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在农田中放牧的鸭子等动物不仅能够及时消灭病虫害,它们的粪、尿也能变相增强土壤肥力,冬天来时也可作为肉禽出售。
收割完作物的田地还可以用来放牛
(图:YouTube)▼
如此这般,土壤本身的生态系统就能得到较大限度的保护与恢复,肥料、病虫害等问题也得到了较为妥善的解决,再生农业于此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
与传统农场相比,再生农业农场所需要的肥料和机械投入大幅度降低,土壤质量提升后种出来的玉米也变得更大、更香甜,更别说还有额外的出售鸭子收益了。于是等到实验结束,研究人员将实验农场与对照农场进行对比时,结果相当明确——净利润相比原来提高了 78%之多。
毕竟,谁能拒绝如此优质环境中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呢
(图:dakotalakes.com)▼
先行者,引领变革
作为一种新兴的农牧业生产模式,再生农业既有助于自然环境的恢复和改善,又能帮助农民降低成本、提高自身的收入,还能让越发重视健康问题的消费者买到品质上佳的食品,可谓是一件三赢的好事。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壹图网
END
原标题:《再不转型,真就来不及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