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评展|用一片树皮,捕捉澳大利亚土著艺术的微小一脉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评展栏目,以亲身的观展体验和独立的视角,评点近期展览。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大师:澳大利亚树皮画艺术家”、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的“融合的视界——亚欧经典版画展”及英国伯明翰圣像画廊举行被誉为捷克戈雅的弗拉基米尔·可可利亚个展。本栏目欢迎投稿,投稿邮箱:dfzbyspl@126.com,邮件标题请注明“评展”。
大师:澳大利亚树皮画艺术家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
时间:2018年7月4日-9月2月
票价: 50元
点评:虽然题为“大师:澳大利亚树皮画艺术家”,但相比一旁恢弘的“无问东西——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这个展览的内容克制、收敛却又坚实。尽管意在为中国观众呈现澳大利亚原住民悠久的历史与艺术,但展览只选取了一小片土地(阿纳姆地)上的数个部族1948到1985年间创作的以树皮为媒介的艺术,主题明确,以小见大。
评星:三星半
整个展览以阿纳姆地的东、中、西三个部分排开,选取各地代表性的部族和艺术家的创作,串起各地创作的异同;其中穿插一些母题,如山水、肖像、神明等等;另有一视频记录了树皮画如何从剥落树皮,到压平、上色和绘画的过程。选取的时间段(1948至1985年)是两代人的时间,我们也看到地区前辈艺术家何以在风格和取材上影响到了后代艺术家,进而传承有序,文化不断。对比不同地域,最大的区别是各地尊崇的图腾与神明各异,自然影响了表达手法的不同;至于相同点,几乎贯穿于澳大利亚的土著艺术的是形式上点与线的使用,内容上图像与意义的勾连。换句话说,诸多画作都通过图像构成来传递本土的知识,画作的概念总需要当地的图像学知识解读出来。我们在《闪电蛇穿行》中,通过专家解读,看出了蛇和某种袋鼠活跃于附近的水泉,提点人们旱季之后取水的地方。
梅么如,《闪电蛇穿行》,19671963年,土著艺术家马瑞卡绘制了《乘飞机从伊尔卡拉到悉尼》,尽管抽象意味浓重,但如其他土著绘画一样,它仍然是有所指涉的。一般而言,外人看来的抽象土著画在内行人和本地人看来都是有图像学或是宗教含义的,这幅画作亦然。虽然线与块交织出别样的形式感和抽象性,但是画家绘制的却是俯瞰的悉尼道路和建筑物。一以贯之的是矿物颜料的使用,以及特有的澳洲旷野的独特颜色。
马瑞卡,《乘飞机从伊尔卡拉到悉尼》,1963树皮画展厅的对面,是“非洲雕刻艺术”的常设展。笔者曾随一位尼日利亚策展人参观,并十分遗憾地得知,她被这个展览深深地冒犯了:对她而言,跨越年代、不同地区、不同来源的非洲雕刻被毫无逻辑地并置在一起,这绝非展现非洲文化的悠久与多样;相反,这不过是简单化的对异族的想象,好像你们(中国人)把我们(非洲人)当成一块,原始落后。
尽管树皮画展览的展陈仍然有陈旧原始之嫌,但展览的内容落脚点足够坚实,其涉足范围之收敛,让我们有机会恰切地捕捉澳大利亚土著艺术的微小一脉,同时想象丰富的原住民艺术实践。
展厅现场
在这个展览中,我们看到的只是澳大利亚一隅阿纳姆地的几个部族20世纪的树皮画创作。我们若延伸视野,还能瞧见澳大利亚广阔土地上数百语族与各种神明,艺术创作材料与媒介的多样,从古老的岩画到现代的布面丙烯,再至当今的多媒体创作……土著艺术的多样,因时间、地域和部族而繁盛,是这个展览无法涵盖的,但她却是一个适当的触角,刺探着远方无尽的文化与知识。(文/小羊)
融合的视界——亚欧经典版画展
地点: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展期:2018年6月26日-8月12日
票价:30元
评星:三星半
点评:本次展览题目名为“融合的视界”,指出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和欧洲西方文化在艺术视阈下互为源头和启发,在彰显民族特性的同时也充满共性可寻。而这在当下中国的艺术及文化语境中其实可以引发诸多有意思、有价值的讨论。
如果仅仅是为了拍上一组朋友圈美图,那无论从色彩冲击力还是趣味度来说,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的“融合的视界——亚欧经典版画展”,似乎都略显了清淡些。但较之于沪上部分商业气浓重的“网红”展而言,本次展览丰厚的学术背景恰使其成为了燥热中的一股清流。作为一场研究性展览,其专业度在展品、主题和诸多细节都可见一斑。
展览现场首先,在此次展览中,包括中国明清民间木版画、日本浮世绘、以及欧洲铜板、木板画在内的版画作品共展出245幅,原件众多,既有经典之品,也有小家之作。如此多元化的画种汇集,不仅能让对版画艺术尚且陌生的观众一饱眼福,对于学者来说也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样本。观众兴许可在日本浮世绘大家歌川国芳的作品中发现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缩影,或又可一睹清代姑苏版画对西方焦点透视技法的汲取巧用。
其次,本次展览题目名为“融合的视界”,指出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和欧洲西方文化在艺术视阈下互为源头和启发,在彰显民族特性的同时也充满共性可寻。而这在当下中国的艺术及文化语境中其实可以引发诸多有意思、有价值的讨论——例如何以建立文化自信。当代的中国艺术一度经历“全盘西化”, 如何释怀文化自卑带来的焦虑?在笔者看来或许要从对传统的认识回归和在世界语言中寻找中国元素两方面探寻。可以说此次展览在展品选取和主题策划两者上都为上述两方面提供了充分的讨论空间。
展览现场展出的借展自朵云轩的复刻版明代《西厢记》然而,如何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大众?本次展览每个展厅前的导言语言简要清晰,并未因学术化而显得冗长模糊,从中可看出策展团队的匠心。但值得一提的是,在布展方面,“融合感”的营造以及艺术知识的传达可能逊色一些。虽然在几幅代表性版画旁布有二维码,可供观众扫描获取对画作的分析阐释,但就此次展品总数量而言仍显有限。对于习惯了走马观花式的一些观众来说清新素雅的场馆可能还不足以留住他们的脚步,慢慢细品。馆方是否可以借此多考虑和新媒体艺术平台进行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整合新媒体平台资源的同时,更好发挥艺术馆普及艺术于民间的责任。
要言之,此次亚欧经典版画展不论展品、策划都不负其研究性展览的定位。但艺术的普及不设门槛,如何让这股清流真正在民间涌起?还有待不断探索。(文/胡怡嘉)
弗拉基米尔·可可利亚:显灵
地点:英国伯明翰圣像画廊
展期:2018年7月4日-9月9日
评星:四星
点评:弗拉基米尔·可可利亚被认为是捷克的戈雅。他的油画通过轻柔的色彩和富有变化的色条表现出自然的美好,而他的黑墨水卡片画则具有政治或哲学上的隐喻。伯明翰圣像画廊的展览“弗拉基米尔•可可利亚:显灵”呈现了其作品给人带来的愉悦感,不过,由于缺乏对艺术家背景的介绍,在理解作品上会有些欠缺。
捷克艺术家弗拉基米尔·可可利亚(Vladimír Kokolia)的绘画美得无与伦比。光是站在它们跟前,就感觉精神振奋充满活力。轻柔的色彩在大幅画布上呼吸,它们微微闪烁着,这种由内而外的光芒似曾相识,却又恍如来自另一个世界。乍看起来,这是关于爱的作品。
《看着白蜡树》,2016
仔细观察那一缕缕宝石绿、柠檬黄的线条,你的眼睛会被其中的变化感所吸引,就像夏日的树枝间斑驳的阳光。这幅画的名称叫《看着白蜡树》,虽然画中可能真的有“树”的形象,不过重点完全在于“看”的体验上,尤其是阳光从树叶缝隙间穿过,叶子随着微风轻轻摆动的感觉。
可可利亚在自己的家乡,Veverské Knínice的一个摩拉维亚小村庄里画下这些作品,村庄里大约只有900个人,却有上千棵树。1956年,可可利亚生于前捷克斯洛伐克,他经历过布拉格之春(捷克斯洛伐克国内的一场政治民主化运动),也曾生活在“铁幕”之下。他在布拉格美术学院学习,后来成为了那儿的一名教授。不过,关于他的生活并没有官方的信息。
以黑墨水画在卡片上的作品除了那些引人入胜的油画,画廊里还有不少他用黑墨水画在卡片上的作品,每幅作品都描绘了某种介于格言和寓言之间古怪的现象。比如西西弗的脑袋消失在他孜孜不倦往山上搬运的岩石里,或是旅行者在一片满是行李的海中搁浅,又或者是一只狗在一只巨大的兔子旁边显得无比矮小……可可利亚被认为是捷克的戈雅。
在捷克共和国,可可利亚的追随者们将其奉为深谙太极和中国哲学的人,而其他人则将他看作一个文笔简练的诗人。而在这里,他鲜为人知,圣像画廊应该改变这样的情况,让人了解他的背景。(钱雪儿/编译)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