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海底捞去年净利超13亿:今年继续保持审慎开店策略,择优开新店

澎湃新闻记者 汪琦雯
2023-03-30 21:47
来源:澎湃新闻
10%公司 >
字号

海底捞 IC 资料图

海底捞去年扭亏,反思扩张后遗症。

3月30日晚间,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海底捞,06862.HK)发布2022年年报。报告期内,海底捞的营收约为347.41亿元,同比(较上年同期)减少约1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3.73亿元,2021年同期为亏损41.6亿元,实现扭亏;基本每股盈利为0.25元。

“反思过去,尽管过去一段时间快速拓店的策略使公司体量迅速扩大,但内部管理、人员培养、监督考核等方面未能同步匹配,尤其是在新冠疫情影响下,管理难度加大,导致各种隐患逐渐出现。”海底捞在财报中首次使用了“反思”一词谈论此前激进扩张带来的后遗症。

海底捞从2021年开始“纠偏”扩张策略,并于同年11月开启“啄木鸟计划”关闭近300家经营不佳的门店。2022年,海底捞继续放缓拓店速度,并在当年9月启动“硬骨头”计划,此前关停的部分门店得以重新开业。

据海底捞介绍,公司从管理架构、绩效KPI考核、产品、品牌营销、外卖及信息系统等方面做出调整,包括修改各级干部考核体系,推广“低底薪、高分红”的薪酬激励模式,将店长等管理层转变为公司内部合伙人,绑定其与集团整体的经营利益。

财报披露,2022年全年,海底捞新开24家餐厅,并有48家关停餐厅恢复营业,还关闭了50家经营表现欠佳的餐厅。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国大陆地区共有1349家海底捞餐厅,港澳台地区共有22家。

过去一年,超千家餐厅为海底捞贡献了289.43亿元的经营收入,同比下滑22.9%,占总收入的93.3%。对此,海底捞解释为受新冠疫情影响,部分餐厅停止营业或暂停堂食服务以及客流量减少,而“啄木鸟”计划的实施也导致2022年1至8月间餐厅数量同比减少。

从经营表现来看,2022年,大中华区海底捞餐厅的整体翻台率为3.0次/天,与2021年持平;同店翻台率为3.1次/天,低于上年同期的3.4次/天。报告期内,海底捞餐厅的顾客人均消费从2021年的102.3元增加至104.9元。

来源:海底捞2022年年报

分区域来看,海底捞在中国大陆的一线城市开出234家餐厅,贡献了17.8%的经营收入;二线城市共有538家餐厅,为海底捞贡献了39.1%的经营收入;三线城市及以下市场则有577家餐厅,经营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为39.5%。

值得一提的是,海底捞的外卖业务在去年同比翻番,从2021年的6.3亿元同比增加103.3%至12.8亿元。海底捞指出,外卖业务覆盖的城市与门店数量增加,加上线上销售渠道扩大,推动外卖订单大幅增加。

从成本及费用来看,过去一年,海底捞的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大幅减少25.2%至129.06亿元。海底捞表示,主要是由于2022年受疫情影响,部分餐厅停业或暂停堂食服务及客流量减少,加上“啄木鸟”计划关停了部分餐厅。此外,公司内部管理及运营优化改善了餐厅的运营效率,使得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占收入的比例从2021年的44.1%减少至41.6%。

来源:海底捞2022年年报

随着餐厅数量缩减,海底捞的员工成本也同比大幅减少26.6%至102.40亿元,占收入比例从上年同期的35.7%下降至33%。同时,海底捞的租金及相关支出也从2021年的2.97亿元减少7.5%至2.74亿元,占收入比例为0.9%;水电开支同比减少24.4%至10.48亿元,占收入比例为3.4%。过去一年,海底捞计提了33.21亿元的折旧与摊销,同比减少18.9%。此外,2022年,海底捞从公开市场及以要约收购的方式回购了公司发行的票据,确认收益约3.29亿元。

“由于防疫政策的调整,餐饮堂食等线下消费场景正有序恢复,同时,扩内需成为经济工作的重心,受到疫情冲击较大的餐饮行业有望迎来政策端的持续支持。”据海底捞介绍,2023年,其门店客流持续回升,公司会继续保持审慎的开店策略,择优开新店,并继续实施“啄木鸟”计划。

截至3月30日,海底捞(06862.HK)收涨1.93%,报收21.1港元,总市值1176亿港元,今年以来该股股价累计跌去5.8%。

    责任编辑:王杰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