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深一度|中国女篮队长杨力维,我能做的就是“无所畏惧”

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马作宇
2023-03-31 11:54
来源:澎湃新闻
运动家 >
字号

这个时代最受欢迎的球星们需要两种特质——或者在场上拥有必杀技,且球风凌厉,霸气十足;或者在场下平易近人,随时随地可以和周围的人打成一片。

27岁的中国女篮队长杨力维,同时拥有这些。

当杨力维身披一袭黑色长款大衣出现在上海XC273举行的“Air Max Day实验空间”时,她的待人接物客气谦和,言谈举止沉稳得体,却又透着年轻人特有的灵动和俏皮,丝毫看不出不久前在WCBA总决赛舞台上战至最后一秒的那种咄咄逼人的杀气。

杨力维一袭黑色大衣,和球场上的自己完全不同。

杨力维甚至将这种在场上场下有些“对立”的特质展现到了极致。

就在即将启程远赴美国洛杉矶征战WNBA之前,杨力维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的专访,谈起了她加盟火花队背后的故事,以及中国女篮走出低谷的点滴。

“如果有机会我想去尝试端茶倒水的服务行业,或者做个外卖员,去体验服务别人的感觉。”当聊起自己未来有可能的“跨界”尝试时,杨力维的天马行空很容易让周围的人跟不上节奏。

但说起篮球,她又变得无比严肃,“要去挑战美国女篮不仅要有过硬的个人技术,还要有勇气才敢去突破,才敢去想(冲击世界冠军)。”

杨力维和中国女篮在去年实现了突破。

“他们四年前就联系过我”

对于中国女篮来说,过去两年可以算是女篮历史上值得被铭记的一段高光岁月。

2022年女篮世界杯上,中国女篮连克强敌最终夺得亚军,追平历史最好成绩——她们上一次闯入世界大赛决赛,还是在1994年的女篮世锦赛(女篮世界杯前身)。

带着“历史最好战绩”的荣誉回到国内后,女篮的姑娘们在2022-2023赛季的WCBA总决赛又上演了一出关注度和话题度双双“出圈”的对决——四川女篮和内蒙古女篮经过三番激战,最终胜负仅在1分之间。

而当国内联赛结束,中国女篮又有4名球员有机会同时征战WNBA,创下了中国女篮登陆WNBA人数的历史新高。

在这4名即将披上WNBA球衣的女篮球员中,杨力维是最特别的一位。

纵观中国女篮的留洋历史,在杨力维之前,能够被WNBA认可并且召入联盟的中国女篮后卫球员也只有苗立杰一人。

杨力维和球迷们自拍。

但其实早在4年前,杨力维就有机会改写中国女篮的这段留洋历史。

“2019年的时候,火花队确实就有联系过我,但是因为那一年是备战奥运的关键一年,所以经过权衡和考虑,最后没有能够前往WNBA圆梦。”

杨力维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她并不后悔当时的选择,不过心中这个未完成的梦想在过去几年不仅成为了她不断前进的动力,也逐渐变成了一份情怀。

“刚好洛杉矶火花目前处于重建阶段,然后她们看到了我在世界杯上的表现,所以也算是对我的一种认可,同时也是对中国女篮的一种认可。”

相比于当时22岁的自己,如今的杨力维在心态上更加成熟,在技术上也更加全面,“我觉得前三年的历练,再加上世界杯,现在应该算是比之前更好的一个时机。”

杨力维加盟WNBA球队。

“有信心接受这个挑战”

不过,即将开启的这段WNBA征程对于杨力维依旧充满了未知和不确定性——毕竟,在后卫的位置上,杨力维能够参考的留洋经验实在太少了。

除了中国女篮的传奇名宿苗立杰之外,即便把目光放到全世界职业联赛,整个中国篮球历史上都没有太多先例。

杨力维在世界杯赛场突破。

“压力肯定是有的,但其实也是一种动力,这也算是外界对我的认可。因为确实留洋对后卫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对方能够选择我,对我来说是极大的认可,我应该有信心去接受这个挑战。”

在杨力维看来,自己在速度、突破和串联上的突出能力是洛杉矶火花队愿意再次伸出橄榄枝的重要原因,而在未来的两个赛季里想要在WNBA的赛场上立足,除了强化自己的优势,她还需要尽快克服身体上的不足。

“首先是我的伤病问题,这是目前需要解决好的。你必须有100%的身体状态,才能足够应对好高强度的对抗。然后就是继续打磨自己的技术,包括跳投和挡拆这些细节。”

飒爽的杨力维。

“人生或许有遗憾才完美”

说起伤病,一下又可以牵出杨力维的不少篮球故事。

就在刚刚结束的WCBA总决赛期间,一张杨力维左脚脚踝明显肿胀的照片在社交网络上不胫而走。

而在此之前,杨力维刚刚在总决赛第二场比赛砍下了24分、3个篮板和2次抢断,加上第一场比赛的25分,她在总决赛前两场就独揽49分。

不少球迷都在那张照片下留言,感叹杨力维的坚持和毅力。但这段故事却对杨力维来说略有些遗憾——在总决赛的第三场,杨力维顶着伤病拼到最后一刻,但依旧以1分之差输给了四川女篮,错失三连冠。

历史总有一些令人意外的相似之处。时间拨回到一年多之前,上一次WCBA总决赛,同样是内蒙古女篮和四川女篮狭路相逢,同样是场场激战,而在那一轮系列赛的最后一刻,内蒙古女篮正是以1分的优势赢下了最终的胜利,实现队史两连冠。

也就是在那一年捧起总冠军奖杯之后,杨力维成为了总决赛最有价值球员(FMVP)。

“那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届总决赛了,因为是我职业生涯里第一次拿到FMVP,如果没有团队的努力和支持,我也拿不到,所以我觉得换句话说,那是属于每个人的FMVP。”

谈起这么多年的WCBA之旅,杨力维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其实每一届总决赛她都会有新的感悟,就如她在今年惜败后写下的一句话,“每一次都有新的感悟,历练总结再出发”。

“去年(赢下FMVP)的感受就是:努力多少,付出多少,就能得到多少。因为那个赛季确实很辛苦,大家也是做足了准备。而这一次的感受,我就觉得就是,人生有遗憾才完美。”

“练得非常苦,付出了很多”

遗憾和完美,又是看似“对立”的两种状态,却又一次在杨力维的篮球人生里找到了共存。

从职业联赛到国家队,杨力维在不同阶段都经历过大大小小的“遗憾”,而正是这些挫折让她成长为了能够独当一面的女篮国家队领袖。

2015年,当20岁的杨力维带着才刚刚得到不久的“世青赛第三名”的荣誉进入成人组国家队之后,她就随队经历了在家门口输给日本队35分的惨败。

在那之后的两年时间里,中国女篮也没有战胜过日本女篮……

2017年,许利民指导上任之初,就把两张日本队欢庆胜利的照片挂在了女篮训练馆里,以此激励杨力维和她的队友们。

“那段时间确实练得非常苦,确实付出了很多,所以才能够收获成绩上的突破。”从2018年“复仇”日本女篮到2022年夺下世界杯亚军,中国女篮几乎每一年都能带来惊喜。

在杨力维看来,这些都是努力付出所得到的回报,“每一个人的付出和努力都非常重要,从球员到工作人员,还有教练团队,特别是许导和郑导所做出的努力,才有了现在女篮的成绩。”

而在努力付出的背后,杨力维说,中国女篮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推动每个人前进的重要动力,“首先是坚定的信念感,再一个就是无所畏惧,这是中国女篮一直体现出来的精神状态。”

“要有勇气才敢去突破”

现在,中国女篮成为了世界杯亚军,但杨力维认为,中国女篮的终极目标仍然不算达成。

“继续冲击世界冠军是中国女篮的目标。”杨力维已经不止一次说到过这个目标——而每次说起,她的态度都是坚决而肯定。

“想要挑战美国队,我觉得首先要有过硬的个人技术。因为美国队的球员就是除了身体素质之外,每个人都有鲜明的特点和过硬的能力,所以我们要有更过硬的技术才能经得起考验,这才是我们能够往前走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除了技术的提升,杨力维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中国女篮想要冲击冠军还需要保持住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内心的勇气。

“勇气很重要,只有有勇气去想做这件事,自己才会更加坚定。我甚至认为这是去挑战强者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你有勇气才会想去突破,才会敢去想。”

作为中国女篮的队长,杨力维就一直保持着这份勇气,这也恰好符合今年Air Max Day的“MAX到绝”所倡导的坚持、无畏和勇敢,敢于突破的精神。

在这段时间,一改往日大众印象里的篮球运动员形象,杨力维以一身酷帅的黑色休闲装出现在了上海的Air Max Day实验空间,和现场的每一个人传递着她的精神力量,展现另一面不一样的她。

“如果有机会我想去尝试端茶倒水的服务行业,或者做个外卖员,去体验服务别人的感觉。”当被问及未来自己可能会尝试哪些“跨界”行业时,杨力维犹豫了片刻还是说出了令人意外的答案。

彼时,听到这番回答的人都忍不住笑了,但杨力维还是颇为认真,“我确实希望自己有更多不同的体验,才会知道自己适合什么,不适合什么。”

那么,现阶段最适合杨力维的是什么?就在Air Max Day实验空间的现场分享环节,并没有人追问这个问题,但答案不言自明。

作为中国女篮的队长,27岁的杨力维还要肩负这份责任很长一段时间,而她也做好了准备在篮球场上继续打磨,然后带领中国女篮朝着终极目标前进的准备。

按照计划,杨力维在4月初就将启程飞赴洛杉矶备战即将开始的WNBA赛季,她也希望这份勇敢、坚持和无畏的精神能够在新的职业生涯里帮助她成长。

“任何时候,我们都在突破我们自己,只有突破自己了,我们才能突破更多的困难。”

    责任编辑:腾飞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