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什么才是幸福的死法?
原创 步凯 非虚构时间
《死亡医生》剧照
撰文 | 步凯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医学史、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卫生管理
思考安乐死,不可避免是一场充满纠结、拷问的思想与灵魂苦旅,一场苦旅过后,最终也可能依然是个左顾右盼,难以心有定数的“骑墙派”。然而,换个角度思考,如果执意将思考安乐死视为驳诘与彷徨交织的心理挣扎,也可能反而消解了“安乐”本身应有的意涵。
向死而生早已不是哲学命题,而是每一场人生的真实写照。日本作家宫下洋一所著的《安乐死现场》从故事入手,窥见身边平常人的生活,体悟他者面对安乐死选择时的心境,拉近了我们与这一议题的距离。
《安乐死现场》
(日)宫下洋一 著,木兰 译
学术话语中的安乐死,确是一个充满概念和意涵交叉的领域,亟待厘清。“积极安乐死”“主动安乐死”“消极安乐死”“被动安乐死”“尊严死”“缓和医疗”“姑息治疗”“安宁疗护”“临终关怀”“不可逆转的死亡”“自主决策”“亲属决策”“自杀”“故意杀人”,如上这些概念都可能被纳入安乐死的内涵与外延之中,甚至“安乐死”与“临终关怀”两者之间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依然莫衷一是,即使是专业领域内的研究者,也需要小心谨慎地对这些概念加以辨析、界定。
《死亡医生》剧照
对于安乐死的不同理解,构建出可能大相径庭安乐死“构成要件”,生成了不同认知意涵之下不可通约的安乐死话语。由之扩展开来的哲学、伦理、法律、社会学讨论,自然也在相当程度上缺少了共通的意义空间,昭示出某种交流的无奈。学理上的安乐死意涵言人人殊,公众舆论中的安乐死讨论众口嚣嚣,但厘清安乐死的意涵绝非徒劳,学术讨论的背面,安乐死终究是一个个温情的人生故事,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路历程。
走进安乐死现场,阅读真实的安乐死故事,注视人们选择直面死亡,体悟人情冷暖,洞悉心灵,探寻共情,不断重构着安乐死学理讨论的起点,拓展着理性思考的情境,丰富着舆论讨论的尺度。
《死亡医生》剧照
当然,与发达国家的叙事相比,华人文化圈探讨安乐死叙事的背景场域要复杂得多。集体主义的文化观与家庭观,注定拥有更加宽泛的涉及安乐死的意义空间。如同作者在美国得到的答案——“安乐死这种医疗行为,如果是为了让患者摆脱痛苦,那么为什么在非洲和亚洲的发展中国家里不实施呢”“是家人,是的,我觉得是家族的形式与我们白人社会不一样”。
换言之,患者、亲人接受或拒斥安乐死,到底是因为自身疾病的痛苦,还是因为来自于疾病之外的关涉家庭、生活关系的反馈,可能成为我们检视安乐死的主要切入点。在这一文化特质之下,“做到”安乐死不易,“看到”安乐死就更加艰难。
《深海长眠》剧照
基于学理上和文化意义中对于安乐死的不同理解与认识,安乐死决策受到怎样的社会舆论评判尚未可知,自杀、不亲、不孝、违背正统的负面刻板印象萦绕在安乐死周围。即使真正接受安乐死的当事人或亲属,也可能对于这一决策讳莫如深,法律框架内的模糊空间,更使得规避风险、不可言宣成为某种“明智”之举。
缺少“做到”“看到”,自然会消解不少“论道”的机会。老龄化时代迫近,又伴随着少子化的压力,叠加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和传统家庭关系纽带的割裂,如何从容面对自己或至亲的病亡,成为每个人心中挥之不去的不确定性因素。
无论是将安乐死定为“唯物主义”的行为,还是个体化的选择,抑或是老龄化时代、原子化家庭的无奈之举,都需要立足自我文化背景之下对于安乐死的深入讨论,将这一议题“端上台面”。
如果“请节哀,好在没有经历什么痛苦”常被作为慰藉他人的话语,既然白事也可以作为喜事的一个方面,那么是否可以认为,我们已经具有了某种底线性的共识?这是否可以成为舆论开放讨论安乐死的起点?
《死亡医生》剧照
因此,在瑞士、荷兰、比利时、美国、西班牙、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安乐死叙事背后,需要打破随着社会发展、安乐死接受程度会随之提高的迷思,也需要防范不同文化背景实践可能产生的未预结果,重新倾听自我的安乐死叙事。安乐死并不是发达国家或西方社会才可以深入讨论的问题,而是每个个体、社会都应该主动提出、并面对的议程,即使复杂,也不宜因噎废食。
安乐死的话题叩击着医学技术的弓弦,也昭示着“让我活着、我才活着”的医学技术悖论,引而发否成为医学技术的利箭必须面对的问题。积极安乐死是不是技术的滥用,消极安乐死又可否视为限制过度医疗的人性回归?尽管医学的父权制与技术专制受到了医患沟通、患者参与决策、患者自主决策等思潮的影响,但医疗实践依然面临着医学知识信息不对等的鸿沟,现代医学技术的“巨机器”已经“制度化”地嵌入医疗实践本身。
《死亡医生》剧照
无论是安乐死的哪种意涵,平衡人类社会的工具理性与交往理性,将技术纳入到人的“存在方式”,都有相当的阐释余地。就当前的医疗实践来看,安乐死的选择更多被视为某种意义上技术的退场,向弥留之际的生死思考让渡空间,实现技术的“祛魅”。
是只要有1%的希望就尽100%的努力,还是不惜付出医疗资源、巨额经费、人性尊严等一切代价维持某种技术控制下的个人生存抗争状态,抑或是在技术实践和生命延续之外补上心灵的抚慰、平和泰然的告别人生,都成为这场生与死的冥想中值得考虑的话题。
归根到底,正如先哲和学者已经指出的,医者艺也、意也、易也,医学是一门不确定的科学,可能性的艺术。医学是贯穿自然科学和技术、社会科学和方法、人文学科和文化的多学,是渗透了各种价值观的综合知识系统,既有理性也有人性,既有工具性、机械性,也富有情感性、精神性,因此医学院才能够成为提供全人教育的高等学府指导医疗实践,而不是附属于医院的技术训练场。
《死亡医生》剧照
不可否认,技术已经嵌入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但鲜有人能够准确预测挽救生命的技术突破时点,我们总会面对还有没有希望的拷问,在忍受痛苦、巨额花费、留存希望与就此放弃之间抉择,于是,我们逐渐明晰救死扶伤和起死回生的界限,参悟永生的诱惑与必死的宿命之间的张力。
何为安乐死?什么才是幸福的死法?没有经历疾病痛苦或生命的至暗时刻,恐怕很难有切身的感受,也更难众口一词。但《安乐死现场》这些故事的熏陶,多少可以填补我们在思考生活与死亡时的内心空白,也浸润现代化忧思之下日益板结的心灵。
希望我们面对生活中的魑魅魍魉,面对终将来临的死亡,都能够无所畏惧,内心清明。
《安乐死现场》
(日)宫下洋一 著
木兰 译
定价:49元
书号:9787532786633
出版时间:2021年6月
内容简介
有难以忍受的病痛、没有治愈的希望、能够明确地表达意愿、没有患者期望的治疗手段。这是实施安乐死的四个基本条件。但痛苦该如何测量?治疗到何种地步才算是没有了希望?瑞士、荷兰、比利时、美国、西班牙、日本,从西方到东方,在允许或不允许安乐死的国度,
聆听医生、患者及其家属支持或反对的声音,思考终将到来的“最后的日子”。
作者简介
宫下洋一,18岁只身赴美,就读西弗吉尼亚大学外语学院。毕业后,进入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研究生院,获国际学硕士学位、新闻学硕士学位。掌握法语、西班牙语、英语、葡萄牙语、加泰罗尼亚语等多门语言。以法国和西班牙为中心,在世界各地取材。代表作有《寻找卵子:探访世界不育、生殖医疗现场》(获小学馆非虚构文学大奖优秀奖)等。
原标题:《何为安乐死?什么才是幸福的死法?》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