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增长的极限》模型:50年后仍有先见之明 | “众生的地球”之 2023年世界地球日系列论文(二)
【中国绿发会讯】2023年4月22日将迎来世界地球日活动。2023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 “众生的地球”( Earth for All ) 。为庆祝这个日子,我们将围绕“众生的地球”这一主题举行一系列活动。
近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国际部收到罗马俱乐部分享的,由罗马俱乐部成员兼转型经济委员会成员加亚·赫林顿 (Gaya Herrington)撰写的关于罗马俱乐部报告《众生的地球》 (Earth for All)的第二篇深潜论文—— 《<增长的极限>模型:50年后仍有先见之明》( The Limits to Growth model: still prescient 50 years later ) 。现将该文主要内容整理编译如下:
(图源:罗马俱乐部)
作为Earth4All项目的一部分,作者团队提交了十几篇深潜论文,以进一步深入研究改变我们的经济体系和为有限地球上的所有人提供公平未来所需的问题和解决方案。1972年,《增长的极限》一书的作者使用了World3模型,本文将实证数据与最新版本的World3情景进行定量比较,看看我们是否仍在遵循“一切照旧”场景 (business as usual scenario)。
1972年的畅销书《增长的极限》得出结论,如果人类继续追求经济增长而不考虑环境成本,全球社会将在21世纪上半叶急剧衰退,可能导致崩溃。其作者预测,如果不改变,可用的食物、生活水平以及最终的人口都将减少。
《增长的极限》的作者使用了一个名为“World3”模型来研究人口、生育率、死亡率、工业产出、粮食供应、公共服务、不可再生资源和污染等全球变量之间的关键相互作用。World3模型基于弗雷斯特(Forrester)的工作,当时他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和系统动力学(SD)建模的创始人。SD是一种对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建模的方法,这些相互作用通常会产生非线性行为,如延迟、反馈回路和指数增长或下降。同样的技术也用于Earth4All模型,这是一个更新的模型,支持《众生的地球》一书中概述的建议:为一个健康星球的全球福祉计划。事实上,Earth4All模型的创建者乔根·兰德斯 (Jorgen Randers)教授也是《增长的极限》的作者之一。
在他们最初的工作中,兰德斯和《增长的极限》团队通过对技术创新和采用、不可再生资源数量和社会优先事项的不同假设,为World3的全球发展生成了场景。一些场景以人类系统的急剧衰退而告终。这些“崩溃”并不意味着人类将完全不存在,只是意味着下一代的境况将比前一代严重得多。另一种情况——基于一组不同的假设——产生了一个“稳定世界”(SW)场景,避免了崩溃,生活水平仍然很高。然而,这种模拟场景明显偏离了历史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完全基于历史平均值的场景,被称为“一切照旧”(BAU),是以社会崩溃告终的情景之一。鉴于这一前景,我决定在2020年对经验数据和最新版本的World3场景进行定量比较。(作者在1992年重新校准了他们的模型。)人类在近几十年里做得更好了吗,还是我们仍在遵循“一切照旧”场景?
五十年前,提交给罗马俱乐部的报告《增长的极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美好世界的愿景。当时,向这样一个世界的过渡本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实现。但这一信息被忽视了,人类现在正处于崩溃的边缘。在《增长的极限》成立50周年之际,将有一本新书兼罗马俱乐部报告《众生的地球》。它传达的信息仍然是现实的,因为它警告说,如果我们“一切照旧”,未来将面临风险。是的,我们需要迅速行动,但我们还没有到扭转社会的时候。我们有能力做得更好。在这两份出版物中,承诺是一样的:一个众生共享的地球,在那里生命可以无限繁荣。
2022年《众生的地球》的建议与World3模型多年前已经向我们展示的内容非常一致。我们应该将社会优先事项从物质消费转向包容性保持在行星边界内的幸福感。在World3模型的基础上,Earth4All模型帮助确定了全球系统中可以在这方面改变我们社会的杠杆点以足够的速度前进。《人人共享地球》一书也比《增长的极限》提供了更多关于如何做到这一点的细节,包括解决地区和分布因素。当然,对于那些人口群体还无法满足基本需求的地区来说,增长是必要的,可再生能源等行业也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增长。
但增长不再是人类的终极目标。在本世纪,我们需要一个更加雄心勃勃和成熟的目标 :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为每个人提供足够的资金。当讨论“众生的地球”或“World3”模型的场景时,我们最终谈论的是价值观。历史上的这一次,无异于一场争夺人类灵魂的战斗。现在,人类已经获得了全球影响力和塑造其命运的前所未有的力量,《增长的极限》聚焦于这个问题: 我们想成为谁,我们想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
(活动海报)
欲知更多活动信息,敬请关注绿会融媒。
整理/Daisy 审核/绿茵 编/angel
本文来自“中国绿发会”微信公众号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