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红旗文稿】马小洁:坚持走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2023-03-29 11:5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坚持走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发挥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主力军作用,加强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源源不断地造就规模宏大的基础研究后备力量”。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必须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重要结合点作用,全方位、全链条优化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高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的能力质量,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一、高水平基础研究人才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提高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能力质量,努力造就一大批国家创新发展急需的基础研究人才,切实提升基础研究的支撑能力和保障水平。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活水。基础研究是科学之本,通过基础研究才能变不确定性为确定性、变未知为已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科学研究范式深刻变革,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基础研究转化周期明显缩短,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同时,科学与技术、理论与应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等之间的交叉融合愈发紧密,传统意义上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边界日趋模糊,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蓬勃兴起,基础研究已渗透到科技创新、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产业更新换代的全链条各要素。只有解决更多基础前沿科学问题,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具备引领前沿性、基础性科学技术方向的能力,才能够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先机,才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强的根本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我们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加速涌现,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我国科技实力从量的累积迈向质的飞跃、以点带面实现系统能力提升。但我国仍然存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短板明显、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亟待突破、顶尖人才和团队仍显不足等问题。只有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经济主战场,自主研究突破关键科学问题,我国科技才能真正立得起来、强得起来,才能加快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

加强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基础研究,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纵观世界发展史和科学史,几乎所有影响世界的重大核心技术皆源自基础研究“从0到1”的原始创新,来源于培养造就大批创新发展急需的基础研究人才。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基础研究人才培养,20世纪50年代就通过“任务带学科”的组织方式,在基础研究领域根据国家建设发展现实需要谋篇布局、搭建平台、培养人才,造就了一大批基础研究领军人才,奠定了我国快速发展的基础。新时代以来,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超级计算机、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这些都是高水平人才汇聚和创新效能充分发挥的结果。在“两个大局”交织交融的当下,面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使命任务,有组织地自主培养大批基础研究人才,是国家急需、人民急盼,是形势使然、时代使然,更是必由之路、自信之路。

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的主力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各类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高校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和价值追求,更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在长期的建设发展过程中,我国高校在师资队伍、学科交叉融合、科研平台、人才培养体系等领域,积淀了独特而丰厚的育人资源,在自主培养基础研究人才方面优势突出、责无旁贷。

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是高校的时代使命。高校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培养的主力军,既要向国家和社会输出高水平科技成果,也要源源不断造就高素质人才。新时代以来,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教育支撑引领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愈加凸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我们要有这样的决心、这样的自信!”高校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充分发挥自身的师资、学科、平台等优势加强人才自主培养,特别是要自主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流基础研究人才,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和现代化建设集聚大批人才。

高质量师资队伍是高校自主培养基础研究人才的根本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的学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有一支优秀教师队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显著,在规模迅速壮大的同时质量也不断提高,部分学科人才比较优势稳步增强。高校的高层次人才不仅体量巨大而且专业覆盖面广,既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深厚学术涵养,又深谙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是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能够为高质量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提供持续稳定且强有力的保障。

学科交叉融合是高校自主培养基础研究人才的显著优势。学科交叉融合是科研创新的重要方式。许多重大科学研究方向的发现、科研成果的重大突破乃至新学科的诞生,既植根于深厚的基础研究,也往往是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高校学科门类齐全、学科结构丰富、基础学科众多、科研底蕴深厚,具有开展基础研究、培育交叉学科、自主培养基础研究人才的天然优势。开展多学科交叉、跨学科培养、有组织科研,可以使学生具备更多元的知识结构、更广阔的研究视野以及创新能力,有利于积淀基础研究人才开展联合攻关和综合性基础研究的厚重底蕴。

高水平科研平台是高校自主培养基础研究人才的广阔舞台。科研平台是高校汇聚人才、培养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基础研究人才的“摇篮”。新时代以来,高校牵头建设了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和国家野外科学观测台站;建设了一大批具有区域特点和学校优势特色的各级各类科研平台,初步形成了层次清晰、布局合理、支撑有效的科研平台体系。正是基于这些多层次、多学科、多类型的科研平台,高校获得了众多的国家科技奖励,承担了全国一系列基础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而这些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和科研活动也不断反哺人才培养,满足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成为培养基础研究人才的重要平台。

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是高校自主培养基础研究人才的基本保障。经过长期的探索、积淀与完善,我国高校形成了专业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培育出一大批高素质专门人才,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先后实施“珠峰计划”“强基计划”,在高校布局建设基础理科、基础医科、基础文科的创新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吸引众多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中国高等教育与时代同行,人才培养范式全方位改革,中国特色的高校学位授予体系、专业目录体系和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发出了中国声音、提供了中国经验、贡献了中国智慧。

三、源源不断地自主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的高水平基础研究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下气力打造体系化、高层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让更多基础研究人才竞相涌现。”高校应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遵循基础研究人才成长规律,优化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高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能力质量,努力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赋能、储能、提能。

把牢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厚植基础研究人才家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人才工作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鼓励人才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围绕“四个服务”,统筹推进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实践育人、科研育人等,切实把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全过程,教育引导师生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注重用科学家精神熏陶人、感染人、教育人,深度挖掘报道基础研究领域涌现的先进典型和事迹,激励广大师生追求真理、勇攀高峰。加强科研学风作风建设,建立完善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的科研学风作风建设机制,强化对科研人员、教师、学生等的作风学风、科研诚信和科技伦理教育,全面营造良好的科研创新文化。

构建高质量学科体系,建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载体。学科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应紧紧围绕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以数理化、天地生、文史哲,以及基础医学等传统基础学科为主,统筹推进基础学科、重点学科、冷门学科和薄弱学科建设,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凝练学科方向,精准地引进一批学科领军人才,全面深化学科内涵、塑造学科优势。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围绕人工智能、量子通信、新能源、先进制造等领域,前瞻性谋划布局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有组织地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着力提升学科基础研究能力。进一步优化基础学科和其他学科基础研究方向的评价和管理方式,探索学科长周期评价,建立完善师资队伍、招生计划、经费投入等稳定支持与竞争性项目或指标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切实为基础性、前瞻性研究创造宽松包容环境。着力构建基础研究骨干网络,围绕基础学科布局和发展规划,科学布局前瞻引领型、战略导向型、应用支撑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完善全生命周期管理、使用、共享和评价机制,最大化地释放创新效能。

创新基础学科教育体系,筑牢基础研究人才知识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大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国家创新发展急需的基础研究人才”。高质量一体化的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体系是基础研究人才蓄势赋能的必要条件。应积极探索基础学科人才成长规律,体系化链条式设计基础学科人才选拔、培养、评价、保障等环节,模块化递进式地构建专业、课程、教材、科研训练等体系,加快建设完善高质量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探索基础学科拔尖学生早期发现培养机制,依托“中学生英才计划”“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等,探索实施基础学科英才超常规选拔机制,畅通基础学科人才成长的发展通道和衔接培养链,不拘一格地让更多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基础学科人才被及时发现、科学培养,持续成长、脱颖而出。深入实施基础学科本硕博一体化贯通培养,构建有机衔接、梯次推进、渗透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健全各学段动态分流与退出机制,为有志于基础研究的学生提供广阔舞台。进一步优化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以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为契机,探索建立符合基础学科学生培养特点的评价指标,重点关注学生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牵引提高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质量,为学生以后从事基础研究筑牢根基。

完善人才竞相涌现机制,激发基础研究人才创新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对待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人才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基础研究具有长周期、隐蔽性、不确定性等特点,构建完善科学公正多元的评价激励机制,有利于激发基础研究人才创新活力、提升创新效能。应进一步构建完善基础研究人才“刚柔并济”的“稳培引用”机制,不断加大各类资源向基础研究人才的倾斜力度,完善基础研究人才差异化评价和长周期支持机制,赋予科技领军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优化基础研究人才全流程服务保障质量,让更多高水平基础研究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出成果。进一步深化科研评价体制机制改革,战略导向类基础研究重点评价解决国家关键核心领域重大科学问题的效能,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重点评价研究的原创性和学术贡献,应用性基础研究重点评价对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切实让各类基础研究人才的活力充分迸发。优化基础研究人才能力提升体系,制定实施基础研究人才专项,完善优秀青年基础研究人才全链条培养制度,建立基础研究领域院士、科技领军人才与青年人才的“传帮带”机制,多措并举激励青年人才更多投身基础研究、参与重大科技任务、领衔攻关任务,着力打造基础研究领域的战略科学家梯队。

塑造开放式办学新格局,拓宽基础研究人才全球视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调人才自主培养,绝不意味着自我隔绝”,要“以更大的开放拥抱发展机遇,以更好的合作谋求互利共赢”。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是高水平基础研究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品性,坚持面向国内国际开放式办学是高校自主培养高水平基础研究人才的重要路径。应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人才培养,积极探索构建开放式办学新格局,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高水平科研机构和“高精尖缺”企业行业的深度合作,切实通过联合培养、学术访问、合作办学、智力引进等形式实现全球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优势资源的共享共赢、互促互进。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全球科技热点和重点计划,搭建国际基础研究合作平台,合力构建国际科技共同体、形成全球性学术交流机制、开展科技项目联合攻关,努力以更多重大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加强和科技领军企业的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组织师生围绕企业产业生产实际中的关键核心技术,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切实推动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循环互促。

弘扬良好创新生态文化,树立热爱崇尚科学社会风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几代科技工作者通过接续奋斗铸就的‘两弹一星’精神、西迁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科学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等,共同塑造了中国特色创新生态,成为支撑基础研究发展的不竭动力。”应大力营造校园创新文化,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邀请国际国内知名院士、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创新人才走进校园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提升全体学生尤其是人文学科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组织校内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主动走进企业行业、走进中小学、走进田间地头,多渠道传播科学知识、展示科技成就,主动在全社会宣传弘扬中国特色创新生态文化,助力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丰富、人才资源汇聚的优势,服务构建大中小全学段一体化进阶式的科学素养教育体系,积极为中小学各学段提供必要的智力、技术和设备支撑,努力营造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良好风尚

内容来源 |兰州大学新闻网

编辑 | 李心月

责任编辑 | 彭倩

原文链接 |坚持走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