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怎么带娃学好语文?我们问了这位27年资深语文老师13个问题

2023-03-29 15:0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郭初阳,檩子 小花生网

檩子:今天,我们请到了一位重量级语文老师,专门和花友们分享:孩子怎么学语文?

郭初阳,老花友们绝不陌生。多年来,他一直在做一件事:

首先,他是位教了27年语文的老师,曾获全国语文教学大赛冠军,是一大批语文教师的“偶像”。

郭初阳老师在给老师做培训

除此之外,在他的头上还有两大头衔:他是新语文的倡导者之一,是体制内语文教育的批评者之一。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之前曾分享过他的“壮举”,在一场演讲中,他把小学语文教材的问题扒了个“底朝天”,比如:体量太小、文体混乱、过于幼稚、删减不当…

中小学学习,语文是大家最关注的学科,不仅因为课时多、分值高,还因为它不太有“标准答案”。

怎么把语文学好?曾教过初中语文的郭老师有个著名的观点:初中三年,最后一学期带学生对付中考,就够了。他带出的班级,居然“中考成绩第一”。

他也一直认为:学好语文,功夫在语文课本外。

很荣幸,我们今天请到郭初阳这位重量级的“语文老师”,谈谈语文学习中的“大问题”:

1、语文课,到底该学什么,怎么学?

2、阅读和语文的关系,如何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

3、怎样让孩子爱上语文?

4、语文中极为重要的“思辨能力”,如何有效培养?

郭老师的分享,思路清晰,且十分落地。感谢,@郭老师

下文由小花生网采访、编辑,转载请授权

头图来自《超级语文课》

1.

“语文课上教孩子字词句,

基本上是浪费时间”

问:在您看来,语文课的教育目标应该是什么?

郭:其实,语文的课程目标,正包含在“语文”一词里。

“语”是语言,“文”有文字、文学、文化三义。语文的课程目标,便是让学生得体地运用母语,具备批判性思维,提升文字敏感度和文学鉴赏力,吸取与承继传统文化的精髓,心胸开阔,宽容地对待多元文化。

在语文课上,教师既应该教经典作品,还应该教学生所要掌握的语文能力,二者不可偏废。

问:究竟什么是语文能力,怎么提高呢?

郭:语文能力是指一个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关于培养孩子的语文能力,我向大家推荐《阅读的力量》这本书,它的序言讲得很透彻:

作者通过大量研究资料,揭示了一个残酷事实——直接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Literacy)功效甚微。大部分老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在课堂上教字词句、语法规则、语文知识、阅读方法,基本上都是浪费时间,远不如让孩子自由自主阅读成绩更突出。

也就是说,要想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需要通过“自由自主阅读”(FVR, Free Voluntary Reading)来实现。

所谓自由自主阅读,就是没有压力的阅读,没有任务的阅读,没有课后练习的阅读,不需要考试的阅读;想读就读,不读就不读;想读漫画也可以,想读奇幻类的也可以,什么都可以;坐在马桶上读也可以。

这样的阅读,恰恰是最有效的培养语文能力的方式。

而对于我们语文老师而言,是要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一系列经典作品,以合理的教学设计来传授的。

问:为什么您会认为“语文课≈文学课”?

郭:文学是迷人的,一旦孩子爱上了文学,就会在大量阅读中自然地拓展了词汇量,增强了理解力,掌握了语法,乃至形成了自己的写作风格。

这一切悄然发生,不知不觉间让人刮目相看。所以,培养语文能力的有效方式就是让孩子爱上文学,语文课基本就是文学课。

如何来判断语文课成不成功呢?只要看看它是否推动了课后的自由自主阅读。好的语文课让孩子如饥似渴地越读越多,阅读之门訇然中开,一发而不可收拾,从此就拥有了丰富的人生。

课堂上的郭初阳老师,图片来自《超级语文课》

2.

“小学阶段,语文不用考试”

问:既然“语文课≈文学课”,那么语文学习是不是就等于“文学+应试”?

郭:在某个短暂的阶段,可以简易地说语文学习=文学+应试。

一些忙碌得没有时间思考的教师会把二者视作互斥的;一张出得很糟糕的试卷,会让学生们爱上王尔德的名言:“考试中傻瓜常提出些聪明人无法回答的问题。”

文学与应试,二者的关系似乎也不是互补的,因为应试无助于文学的提升,二者属于不同的项目。

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优质的文学读写仿佛合理的跑步锻炼,使人身体康健、精神饱满;而应试呢,有点像一段短距离的跨栏比赛,需要一些专门的技巧与训练(一个不爱文学的孩子,有可能考出一个不错的分数)。

然而大家都知道,热爱跑步者众多,直至跑步到老;跨栏呢?在运动会以外没人玩跨栏。

跑步 vs 跨栏

问:您曾说“初中三年,留一个学期对付考试,时间是足够的”,如何理解这句话?小学语文呢?

郭:这个说法取自我本人的教学经历,当年我在一所小区配套的普通中学里,和两位指导老师(方顺荣、王曜君)一起带的那届学生,中考成绩全市第一。前五个学期,我们的教学相当自由,最后一个学期对付中考,第一轮全面复习,第二轮查漏补缺,头脑清晰自信满满地进考场,成绩果然不错。

我个人以为,小学阶段不需要考试。小学语文的重点是让小学生有良好的书写习惯(把字练好),爱上读书,广泛涉猎,有自己的小书架,书架上有几百本心爱的书。这样就足够了。

问:“阅读量大语文成绩不好”的现象并不少见,您怎么看?

郭:阅读量大,但语文成绩不好,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小学阶段。家长不必为此忧虑,当看得长远一些。

小学的成绩有些迷惑性,不可全部采信,得高分的小学生进了中学就一落千丈的,时有所见。到了中学(尤其在高中),语文成绩拔尖的学生,定然是热爱阅读的。

而对大一些的孩子来说,爱读书的孩子可能有两三次考不好,是正常的;反过来,每次都考不好的孩子,往往是不爱读书的。

偶尔考试失利,不要放过,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失分在基础知识,在现代文阅读或文言文阅读,还是失在作文?发现了问题,多请教老师,有针对性地作一些训练,就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了。

和学生一起讨论的郭初阳老师

问: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方面,有无方法论和资源可依循?

郭:中小学阅读理解有点像一门玄学。有的时候,敏锐的文学感受力反而会导致不得分。在这里我可以列几道题:

*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标准答案是什么?

* 常人以为老子之道高深莫测,老子却说“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天下莫之能知也,莫之能行也”,《老子》第七十章和第一章是否矛盾?

* 《出埃及记》里,摩西成为“血郎”是什么意思?

* 《等待戈多》开场第一句台词“毫无办法”(Nothing to be done),该如何理解?

*《1984》的开篇“四月间,天气寒冷晴朗,钟敲了十三下……”为什么钟会敲十三下?

电影《1984》剧照

经典作品与阅读理解的区别在于,经典作品经得起各种解释,而阅读理解渴望某个一成不变的答案,于是乎,阅读语段往往会回避经典,换句话说,适合成为阅读理解的作品往往是三流文本。

我以为,即便只是为了提升阅读理解的得分,也应当多读一流作品。

问:写作学习,有没有什么清晰的方法论?

郭:写作的本质是通过文字来交流,用笔说话而已。对于那些不以文字谋生的人来说,个人认为无需从事大量的文学写作训练;专业领域人士则有该专业的写作训练(文学创作、法律文书、秘书写作、新闻写作与报道……)。

一个普通人抱着自我提升的心态学习写作,一个好办法是在一流作品中慢慢地领悟写作之道,方法论在此可以理解、落实为一本本好书。

至于一个学生在求学过程中所需的书,考虑到他面临的主要是两类写作(考场写作与学术小论文写作),也考虑到各地的考场写作要求不同(通常记叙与议论皆可),叙事类的可以向《缘缘堂随笔》《流言》学习,议论类的推荐以下两本书:

《讲理》

作者:王鼎钧

出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4年7月

《小论文写作7堂必修课》

作者:Beverly Ann Chin

翻译:周凯南

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6月

问:和数学相比,语文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家长辅导语文,往往不知如何下手,能给大家一些建议么?

郭:因为生活没有标准答案,所以语文不可能有标准答案,许多东西都是此一时此一时的。

举个例子,“小便”算不上一个好词吧,董桥专门写过一篇《一说便俗!》,说自己对“便”字向来敏感,“他自小便聪明”,“长大便更美了”等句子,不会出现在笔下,因其不雅也。

然而在电影《隐藏人物》(Hidden Figures)里,反对种族歧视最有力的表达,恰恰是通过“小便”来呈现的——黑人女数学家Katherine可以参与阿波罗登月计划,但她不可以使用楼里的白人专用厕所,每天为了上几趟厕所而来回奔波,小便时也争分夺秒地演算……

电影《隐藏人物》剧照

节制的镜头中蕴含着深沉的悲哀与愤怒——这是极好的语文素材。

家长能为孩子提供的支持有三种。

第一,材料与环境支持。在家里为孩子营造一个舒适的阅读环境,书房里有上千册优质的藏书。

小花生App上有大量阅读家庭,以及他们给孩子打造全方位阅读环境的经验。

第二,行动支持。在家里,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有余裕的空间和有余裕的时间,让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家长乐于陪伴孩子一起运动,一起逛书店,一起去图书馆、博物馆,每年安排多次远足。家长也自然地呈现为一位爱读书的人,须知,孩子的语文学习与家长的爱读书有隐性关联。

图片来自花友 @二娘说育儿

第三,心理支撑(信任、期望、爱)。家长要懂得:游戏、运动、无所事事的发呆等等,都是成长中应有的内容。人生是长跑,成长是神秘的,明天是未知的,两代人亲密相处的年限并不长,所以,信任伴侣也信任孩子,对孩子有期望但不以己意强加,无论如何总是爱他——这是教育的方法论,也是家庭幸福的秘诀。

问:“语文作业多,对孩子是一种灾难”,这个观点您怎么看?

郭:这个观点,让我想起爱因斯坦《论教育》里的名言:“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

把很多时间用在语文作业上,到底好不好?要视情况而定。如果学习的激情是发自内心的,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充满了新鲜感与喜悦感,那是一件好事;如果是迫于无奈不得不去完成,过程很痛苦,成果也只是为了一个得分,那是一件不好的事。

一份好作业能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语文的能力,最好是让学生根本就不觉得这是一份作业。好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到激发兴趣、培养能力、让学生欣然领受而不觉得是负担这三点。

郭初阳老师在给老师做培训

3.

怎样让孩子“爱上语文”

问:您说“爱上语文”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怎么看出一个学生走入这样的状态了呢?

郭:一个爱上语文的学生,他表现为一个细致的聆听者,一个懂得区分不同场合的得体的言说者,一个拥有自己心爱的书的阅读者,一个愿意把思想与情感化为文字的书写者。

再进一步体现为,他是一个批判性思考者,一个心存爱与怜悯的人,一个懂得言语的力量的人,一个在适当的时候参与行动的人。

一个爱语文的人成年以后,他的生存方式与生活状态,可以用爱默生的三段话来形容:

“每个人都有其特殊的天分,人成功的诀窍在于他们能熟练地控制自己在适当的地方,适当的时候来发挥他的天才。”

“无论在何处,我都应该尽可能地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出来,无论我与谁打交道,我都恬然接受我现有的同伴与处境,而不管我的同伴是多么卑贱,我的处境是多么恶劣。”

“经过坚持不懈的读书或思考,这一境界进一步向我展示了它的意味;它好像被闪电照亮,它那深藏的美与沉静一下子向我显示出来……我并没有创造它,我只是到达了那里,只是看到了早已存在那里的东西。”

问:当孩子的语文老师无法让他爱上语文时,家长能做哪些支持,帮孩子爱上语文呢?

郭:有智慧的家长首先要告诉孩子,老师是老师而学科是学科,憎屋及乌是不明智的。倘若老师不太理想,你就更应该努力学好这门学科。

从教育哲学来看,家长的底层逻辑最好是“无为”。当常常温习中国传统文学里论教育的两篇好文章:

两篇中国传统文学中论教育的好文章

其一是《庄子》里“混沌”的故事: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

其一是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引录其中一段:“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以上段落值得细读深思,一个人的成长宛如一棵树,在人生的早期阶段,向下扎根,往上舒展——小学到初中阶段的教育,最好是顺应孩子的天性,深耕静植,不扰乱。

那么,家长该怎么帮孩子爱上语文呢?最好的办法是,家长自己保持(或重燃)对语文(阅读)的热爱,以身作则。

问: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是从亲子阅读开始的,关于它您有何建议?

郭:从幼儿时期开始,家长就要读书给孩子听,经典故事里有全面的营养,亲子阅读要循序渐进,遵循“倾听—共读—指读—自读”的路径。

关于亲子阅读,《阅读的力量》的作者 Stephen D.Krashen 曾提出过几点建议,家长不妨记在心头:

一,制造亲近书的机会。家庭、教室、学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的藏书越丰富,孩子的阅读量越大。

第二,舒适与安静。舒服的椅子,地毯与靠垫、安静的角落,都有助于孩子阅读。

第三,大声念书给孩子听。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听人念故事书。Lao研究的十二位不爱看书的准教师中,只有一位在孩提时有人念书给他听;而十位热爱阅读的受访者,幼年时都有人念书给他们听。

第四,“全垒打”书籍。打棒球中全垒打是棒球比赛中最精彩的球,而全垒打书,就是让孩子完全体会到阅读乐趣的那本书。要提供尽可能多的书籍,让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全垒打书籍。

第五,树立典范。不论在学校或在家中,孩子越看到别人在读书,就会越爱读书。

第六,提供充足的阅读时间。

第七,直接的鼓励而非强迫阅读。

问:能不能为小学生、中学生推荐一份文学书单呢?

郭:下面几本适合小学高段:

《莎士比亚名剧赏析》,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1

《动物农场》,傅惟慈 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0-6

《小王子》,周克希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4

《夏洛的网》,康馨 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8

后三本的中译本很多,品质有高低,我推荐以上三位译者的。

以下几本适合中学生:

丰子恺《缘缘堂随笔》,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10

张爱玲《流言》,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9-6

《朱生豪书信全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7

沈从文《湘行书简》,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3

《克尔凯戈尔日记选》,上海社科出版社,2002-6

中华书局“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里的《老子译注》《论语译注》《孟子译注》等几本,可以从小就有,常常翻阅,一直到老。

阅读是重要的亲子陪伴,图片来自花友 @多多的兔牙妈妈

4.

一堂真正的语文课

也许是这样的

郭老师的语文观,总结下来,就是:大量自由阅读 + 积极思辨 = 强语文能力。

“语文的课程目标,便是让学生得体地运用母语,具备批判性思维,提升文字敏感度和文学鉴赏力,吸取与承继传统文化的精髓,心胸开阔,宽容地对待多元文化。”

这样的语文课,有没有可参考的案例呢?真有!

去年,郭老师出版了一套《郭初阳的语文课》,其中记载了他“新语文”课堂教学实录,十堂课容纳哲学、文学、写作、阅读和批判性思维等多主题。

这套书的使用场景是:家长引导孩子,或者孩子自我引导,非常具体地学习如何完成一趟思辨性语文课。(每一本书,包含一篇阅读内容,以及整个课堂层层递进的师生互动讨论实录)

举个例子,其中一本书叫《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大家都比较熟悉了。

插图来自《愚公移山》,九年级下册课本

读完原文,郭老师一上来就抛问题:

1、山是什么样的?

2、愚公是什么样的?

3、“移山”,移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4、最后的结局又是什么样的?

通过文本细读和引导,在解答上面的问题时,学生们会发现,《愚公移山》原来是个人生寓言:“艰巨的任务,微弱的力量,长期的努力,最后的胜利。” 这也是儒家的一种朗健、积极的精神。

郭老师教学ppt里的引导思考题

但郭老师没有止于这里,继续将“愚公移山”的故事和“夸父逐日”、“精卫填海”这两个传统故事作了比较:都是“经过不懈努力,(试图)完成自己的梦想”。但不同点在于:“愚公移山,是一个成功的故事,但靠的是外援(天帝的帮助)”。

还顺势引出两个尖锐问题:

1、愚公移山的时候,如果知道天帝会派山神来帮忙,他还会移山吗?

2、如果愚公老早就料到了天帝会被他打动,或者愚公到现在还没有成功,你会如何重新评价愚公?

孩子们经过思辨,反馈丰富:

“(如果他提前就知道)愚公挖山就像一场战斗,他没有用力气就能获得成功,这种是最聪明的”。

“愚公”里“愚”的意思,大概是指他一根筋走到底,然后想到什么就去做什么,直到成功为止”。

“愚公也是一个很自私的人,因为世世代代都是因为他的缘故而挖山,不能去实现自己的想法”...

接着,郭初阳老师带着学生们继续深入讨论:

“如果大家都是愚公的子孙,你会怎么做?”

有人回应“我会跟他说,因为你这一句话,就害了我们,你的后代非常痛苦。”讨论一下子就严肃起来,因为涉及到了“公平和自由的问题”。

这是郭老师总结“公平与自由”的话,非常有深度

紧接着,郭老师还采访了两个英文外教,看看还有没有其它视角。有老外说:

在西方,至少如果是我的父亲开始了这项工作,他不会指望我去完成,他会自己完成它。

新的视角也激发了大家新的思考:我们为什么会对“愚公”津津乐道呢?学生们各抒己见,真的把这篇故事读得透透:

符合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好人有好报;

符合中国传统常理——儿孙满堂绕;

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团结就是力量;

中国有种传统的老人崇拜;

是一种对抗绝望的心灵寄托 ...

这才是语文课该有的样子啊。

不止这节课,他在这套书里的其他12节课,都非常精彩,用这段网友的评论来概括正好:

从“狼来了”的故事引申到对说话权利的反思,从《项链》讲到现代主义文学的原则,从讲美国总统林肯的《鞋匠的儿子》延伸到引入虚构/非虚构的概念、以“事实核查”批判性地看教材里的课文,从冯内古特的《哈里森·伯杰隆》讲到平等、权利和差异的社会观念。

每一节课都没有把孩子当考试答题的工具、当成只知道死记硬背的傻子,而是将他们视作独立思考、拥有个性的人。孩童和少年们的思维如鲜花绽放,真好。@赫恩曼尼

最后,关于《郭初阳的语文课》,我们也问了郭老师三方面问题:

蕴含的教育目标是什么?

郭:这套书是先有课堂,后有分类,合在一起看,都是以文学为基础的。

三节儿童哲学课所用文本也是经典的文学文本,只不过教学目标的设定(自由、正义和好的社会、认识论)异于寻常的文学课。

书中《水晶人》一课的目标侧重在理解原文大半后,及时跟进的创造性续写,班级授课的一大优势,是在一种友好竞争的氛围里涌现了狂欢式的文学浪潮,每个人都被吸引卷入,每个人都力求确立自我,既关心他人又迥异于他人,这种酣畅的氛围是令人沉醉的……

书中的《如何给〈南方周末〉投稿》是纯粹的写作课,上过之后,学以致用,一般在一两周内,一个班里就有一位同学的文章能见报的。

学生作文

《项链》《珍珠鸟》《愚公移山》《父母的心》等课,都力求在寻常见解之外,得出属于自己的全新的理解。

书中的《鞋匠的儿子》则是一篇反面材料,作为思考的用件,意在培养小学生区分不同的文体,树立恰当的写作态度。

适合多大孩子?怎么使用?

郭:适合中小学生(低龄段的下限为小学三年级),小学高段与中学生无需家长支持。三四年级的小学生,家长可以陪着一起读。

倘若要在家里还原教学场景,也许可以考虑一种有趣的倒置法——把每一幕里的老师问、学生答,对应成孩子问、家长答。这样每一节课就都变成了一次有意思的针对家长的智力考问,让爱读书的孩子获得智力上的优越感,阅读的愉悦感也就随之而来了。

当然,家长也可以抓住机会,在某个合适地方反过来问问孩子。比如谈到“父母的心”的词语替换时(父母的责任,父母的本能,父母的包袱……),问问孩子,你会用哪一个词语来替换“父母的心”里的“心”字呢?

甚至课堂的阅读材料,也可以成为很好的探讨内容。《父母的心》一课里附了纪伯伦的一则《论孩子》,“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两个名句,可以问问孩子:你同意这样的弓、箭之喻吗?你认为“借”和“从”的区分有道理吗?

这样既学习了语文,提升了文学素养,也在两代人的交流中,促进了彼此的了解。

郭初阳老师在课上

原标题:《怎么带娃学好语文?我们问了这位27年资深语文老师13个问题 ...》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