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在明媚的春光里,感受中国人的时间哲学

2023-03-29 16:2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我们对于岁时土俗为什么很感兴趣,这原因很简单,就为的是我们这平凡生活里的小小变化。——周作人

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似乎都大同小异,忙忙碌碌,庸常且繁冗,或许正如周作人说的,那些常有常新的小小变化,刚好能为温吞的日常点缀上亮色,为失焦的精神寻回一点兴奋的理由。

我们经历的每一个节日都是一次变化,这变化从时间中来,然后嵌进生活,组成我们的回忆和文化,这其中还蕴含着国人对时间的哲思——

01

初岁元祚,吉日惟良

春节,古称岁首、正旦、元日,民初改称春节。春节根源于上古先民的时间感受与时间意识。古人重视与时间相关的天文、物候及人事活动,年的时间周期概念在夏代以前就已经为人们所掌握。春节是岁首更是年终,是一个时间单位的开始和结束,其节俗实际上也主要是由年终祭典和新年祈福这两部分组成的,从腊八初见端倪,至除夕、初一达到顶点,直到过了元宵节,年的气氛才散去。过春节,其实也是在时间的终极仪式中,感受先民遗留在时间中的感情与愿望、伦理和信仰。

02

万物复苏,死生并置

春光明媚,万物复苏,这是不能不快乐的时节。寒冬渐行渐远,暖春渐行渐近,人们迫不及待地脱下厚重的棉衣,换上轻便鲜艳的春装,在吹面不寒的杨柳风中,在沾衣不湿的杏花雨中,踏青赏花、放风筝、踢毽子、荡秋千,尽情享受春意的盎然涌动。

清明正处在这明媚的春光中,同时还蕴含着许多伤情——在这个节日里,我们的祖先参透了严冬与阳春更替的玄机,他们将死与生并置,让人们在生中感受死,于现在感受过去,于对过去的回忆中感受现在与未来。

这就是清明,让我们在盎然春意中将生死并置,勘破记忆与现实的界限。

03

仲夏登高,顺阳在上

在农历夏季三个月中,端午处于最核心的五月。五月阳气盛极,因而被认为是一年的正午(端即正),在端午前后,日照时间最长的一天(夏至)会到来,阴气阳气相争,是万物死生的分界,同时也是是辟邪和祛灾的好时机,人们在这一天采药炼药、铸剑制镜、祛五毒、划龙舟……通过各种仪式再现人们对于端午的朴素而务实的愿望。

端午与节气有关,更与气节有关。在自然气候和社会气候都酷热的时候,我们来过这样的节日,去纪念屈原、介子推、曹娥、马援、伍子胥……这些历史上满腔热血的人物,时间长河中耀眼的灵魂。

04

国之大雅,春花秋月

中秋在秋季的正中,其起源与上古的月亮崇拜有关。无论是中秋所属的季节还是因月有阴晴圆缺而来的月(农历月),都是我们的时间文化中极重要的元素。如果说春节是时间上的圆满之日,那中秋即是普通人生活上的圆满,这圆满既有精神也有物质。在月到中秋分外明的视觉感官中,我们体会着中秋饱满的诗意;在农田里刚结束的收获中,我们能感受到从远古传承而来的记忆中最纯粹的满足和喜悦。天上的月亮和地里的庄稼都已圆满,自然也少不了家人欢聚一堂,打捞属于中秋的自在和诗性、浪漫与狂放……天地人三才圆满,岂不就是人间圆满!

05

探究至数之理,展示自然最后的壮观

古人相信数字的能量、神性和道理,认为九是阳数,九月九日正好是日月并阳、两九相重,因而被称为重阳。九九归一是中国文化中“循环”概念的重要显现,九九也就成了终极的象征,在此意义上,九九相逢是大吉。然而古人所谓盛极必衰,九盛到极点,同时也隐含着归一的预兆,所以,重阳也被认为是传统文化视角下,大自然终极的壮观。所以,在重阳节,人们为了享受美好同时驱邪避凶而举行各种仪式和节俗:登高、宴饮、采菊赏菊、插茱萸、制重阳糕、重阳对联、祭祀三皇……无不是希望在时间和数理之间享受当前的壮丽,祈盼即将到来的美好。

“为庸常的生活赋予文化的意义”

一套关于五大传统节日的的国民知识读本,

带你在明媚的春光里,感受中国人的时间哲学。

精选300幅高清古画·全彩再现华夏文明的礼乐盛典

查看书中部分插图

春节

沉浸式体验一个中国人从腊月初八到正月十五的完整过年历程,在时间的终极仪式中体会春节蕴含的感情与愿望、伦理和信仰。

萧放

著名民俗、文化学者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教授

清明

在适宜之时呼唤春耕,也在明媚的春光中提醒人们勿忘逝者;在寒往暑来之际昭示生机,又在生生不息中将死和生并置。

张勃

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 北京联合大学研究员

端午

以史时间和地域两个维度,讲述端午的起源、节俗、文化、流变……追忆过往先贤,在即将到来的炎炎夏日里,保留一丝内心的清明。

刘晓峰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东亚地区时间文化研究学者

中秋

以时间为脉络、地域为框架、节俗为肌理,深度剖析中秋的起源与内涵、历时两千多年的流变,打捞时光里独属于中秋的自在和诗性、浪漫与狂放。

黄涛

著名传统节日研究学者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重阳

以风俗活动、历史典故、民间传说为引,以信史文献、严谨考据为核,挖掘传统文化中蕴藏的至数之理,展示自然造化终极的壮观。

杨琳

著名民俗、语言学者 南开大学教授

萧放 等 著

出版:领读文化·天津人民出版社

五位民俗学者详解五大传统节日

展示先民与时间相处的智慧

为国人量身打造的传统节日之书

重温藏在节日里的生活美学

原标题:《在明媚的春光里,感受中国人的时间哲学》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