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未来的隐身战机,值得花多大代价提升机动性?
原创 看航空 看航空
在战斗机的设计中,各方面性能常常相互矛盾、彼此掣肘。如何平衡它们,是贯穿战机研制过程的核心工作。而一款飞机的总体设计成功与否,极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各方面性能规划,协调取舍是否合理。
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很多矛盾可以被缓解、甚至自行消失。而战场环境的变化,也会导致作战效能和生存能力更侧重一些特定的性能——这是不同时代战斗机的总体设计中,核心侧重方向存在差异的关键。
如果谈及未来隐身战斗机的发展,这样一个话题是无法避开的:
是否值得花费更多的力量,在当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飞机的机动能力?
隐身为什么会与飞行性能发生冲突?
为了避免照射过来的雷达波形成显著的回波信号,隐身飞机对于外形的设计有着严格的要求:
比如要尽量避免直角的线面相交形成典型的角反射器特征、尽量避免空腔,特别是近似于波导管的深腔反射、尽量避免不连续的缝隙和凸起、尽量保证外形的简洁,等等。
F-117隐身战斗机
举例来说,为了避免进气道形成的强烈空腔反射,在技术能力非常有限的F-117时代,设计师采用的方法是用开满孔洞的格栅封住进气口,通过对雷达波的堵塞实现简化处理。但是,这种设计对于进气能力有着极大的损害,根本无法应用于高速和高机动飞机。
直到电磁计算能力和吸波材料进步之后,可以通过异型截面的扭曲空间设计,配合吸波材料,让雷达波在进入进气道后就像掉进黑洞一样,在内部反射过程中不断被吸收衰减,才有了催生类似F-22超声速高机动隐身战斗机的技术基础。
但是对于高机动飞机来说,进气道问题的解决,只是消除了最基础最前置的动力系统障碍。它必须还要有各种气动控制面,乃至于矢量推力调节机构的协同工作,才能在飞行力学上实现飞机进行各种机动动作所需的受力状态。
F-22隐身战斗机
特别是越高的机动性要求,必然要求越强的控制效果。而这通常意味着,要在远离飞机重心和 气 动力中心的位置,布设较大面积、而且方向不同的独立控制面——比如水平尾翼、鸭翼、垂直尾翼。
而这与隐身飞行器的基本原则之一:“外形整洁光滑”确实是存在冲突的。
在B-2、B-21等对机动性要求不高的机种上,设计师索性采用了无垂尾和独立平尾的飞翼布局设计,以求将各种凸起、台阶、缝隙等电磁信号散射源的数量减到最少,实现隐身效果的最大化。
X-32可以看做无尾三角翼布局的变种,但由于控制能力不足,后期也打算改为常规布局。控制能力差是它输给X-35的关键原因之一。
常规布局版X-32的假想图
而在战斗机设计中,虽然无尾三角翼布局的控制能力较差,但因为外形简洁,一直被公认为是隐身潜力最好的方向。
然而为了保障机动性能(尤其是超声速机动性)和短距起降能力,目前全球所有已经服役的五代机,都没有采用无尾三角翼布局。
如何解决高机动与高隐身困境?
在目前的实验室技术中,确实存在一些方案,试图通过取代独立的传统气动控制面,实现简洁外形与高控制能力的兼顾。
BAE与曼彻斯特大学联合研发的MAGMA无人机,采用吹气控制取代传统的气动面控制。
比如,相对较为成熟的一种思路,就是通过在特定的位置喷射出高速气流,强化甚至是取代襟翼等气动面。
平尾副翼方向舵通通不要了:美国全新项目是否能颠覆未来飞机设计?
但从实用角度来讲,这种控制方法效率不高,大流量的引气对于发动机动力的损耗很大,而获得的控制效果则比较有限。目前的技术验证成果是在航模级别的小尺寸无人机上实现的——此类飞行器的推重比都非常夸张,距离能在实用化的大型载人飞机上使用还遥遥无期。
至少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内,针对高机动性的要求,还找不到比传统气动控制面和矢量推力更为高效的控制手段。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比如吸波材料出现颠覆性进步的情况下,新一代战斗机要在较近未来内实现隐身性能的显著提升,很可能需要机动性指标做出一定程度上的妥协。
未来六代机的机动性与隐身性
隐身技术本身就是雷达探测技术的一个发展分支,两者共享精密电磁计算和测量等基础理论、技术、设施,并在研制过程中彼此相互依赖。可以说,飞机隐身性能发展的另一面,就是雷达探测技术的发展。
随着雷达探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其针对微小目标的远程探测能力越来越强,分辨率越来越高,抗干扰能力越来越好。
这也意味着,现阶段隐身性能优秀的战斗机,为了高机动性能而在气动外形上形成的各种凸起、断阶、缝隙,它们形成的雷达信号散射特征,在今天和可见未来内依然是微弱的、安全的。但在更远期的未来,就很有可能是明显的,危险的。
从长远来看,现有隐身水平的战斗机,在远期未来在对抗更先进雷达的过程中,必然面临这样的趋势:在更远的距离、更多的照射角度上,不断形成更大的暴露概率,直至隐身效果显著下降、最终成为不隐身飞机。
载人战斗机的机动性受限于人的承受能力极限,即使完全不考虑隐身,也比拼不过导弹的机动性提升幅度。
而对现有隐身战斗机平台进行技术升级,包括更换电子对抗设备、更换新的吸波材料,可以使它们在更长的时间内,延长对抗反隐身体系的技术寿命,但这种改进必然存在巨大的局限性。
能在更远期未来实现对先进雷达最有效对抗的战斗机,只能是在更远期未来完成基础隐身设计的新一代飞机。而从目前的趋势看,只有采用比今天苛刻得多的低散射特征外形设计,才能满足在未来的战场生存和突防能力要求,这必然意味着气动外形的显著简洁化。
从这个角度出发,未来的新一代战斗机,性能发展重点将更倾向于隐身方向。在飞行性能上,外形简化带来的阻力和重量降低,有利于高速等部分性能的进一步提升;但其他方面的飞行性能,如何与越来越高的隐身性能要求实现共存甚至是双赢,这将是未来战斗机设计中最大的难题和挑战之一。
排版:郭雯斐
策划 | 文案:候知健
编审 | 监制:武晨、王兰
看航空融媒体工作室出品
原标题:《未来的隐身战机,值得花多大代价提升机动性?》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