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柳条边怀古
边台歌行
青青台上柳,络络发其枝。
荒壑圮绝塞,长空归雁迟。
由来封禁地,满汉两疏离。
划界分耕牧,往还登户籍。
远山衔落日,宽甸闻马嘶。
自古边台戍,白云无尽时。
____卷耳
柳条边怀古
小的时候,世界只有村子那么大,几十户人家,分三条街(读gai),我家在村中间,向东走到一条浑水沟,对面是另一个自然屯,向西走到一个岗上,下面是一片平展展的耕地,再远处就是街(gai)里,另一个世界,乡政府、医院、邮局、供销社所在地,我的初中高中也在那里。我只有一次,记忆模模糊糊的,不知怎么就走到西头的岗上,看“远方”,不明所思。村子从东到西,不过三两百米的距离,我走出那里,用了整个童年和少年。从高中起,离家越来越远。
倏忽半生,今天坐在距离那个村子几百公里外的省城,写柳条边,第一个冒出来的词,是九台。从那个村子到省城上学、工作,来往之间无数次,二十来年,途中经过的一个地方,就是九台。为什么叫九台,不明所以好多年,后来写城市历史,翻地方史书,才给自己上了“柳条边”这一课。九台,因辖区内位于清朝柳条边设的第九个边台而得名,九台境内,还有三台四台五台六台……。我从来没在九台下过车,好好看看那里,柳条边的大部分遗迹早已归于风尘地土。(2022)这次“十一”回老家,浏览田野中纵横交错的树林,脑海里还会闪现历史资料中呈现的柳条边模样,这是不是一种在地乡愁——我的祖辈是“闯关东”一代——说不清。
“青青台上柳,络络发其枝。”我看资料中的柳条边墙示意图,是在土堤之上,间隔插上三根柳条,柳条之间用绳联结,谓之“插柳结绳”。土堤外,是倒梯形的壕沟,远看就如同搭起一道道柳墙,是东北区域历史特有的地理符号,史称柳条边。“自古边塞种榆,故曰榆塞,今辽东皆插柳条为边,高者三四尺,低者一二尺,若中土(中原)之竹篱,而掘壕于其外,人呼为柳条边,又曰条子边。”这是《柳边纪略》开头的一段文字。《柳边纪略》作者杨宾,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其父于清康熙年间被流放宁古塔。《柳边纪略》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写成,比长春设治(1800)还早近百年。
第一次正式去踏查柳条边,是十几年前,去长春南部,伊通河西岸,找长春厅旧址,长春城市的起源地,也是柳条边经过的地方,但的确早已归于风尘地土,站在大地中无处找寻,问当地的农民,也不知。史书记载,位于这里的一处伊通边门,被淹没在旁边的新立城水库水底了。有人说遇雨少水枯的年头,能看见一座小岛露出水面,就是那伊通边门遗迹了。望水兴叹,想起几年前路过千岛湖,一片无边水域,下面埋着千座岛屿,有影片记载潜入水下之后,可见一座标记着清晰朝代符号的古城……
柳条边呈“人”字形分布,分老边和新边,老边也叫盛京边墙,新边称吉林边墙。吉林边墙的第一座边门,布尔图库苏巴尔汗边门衙门,也是柳条边20座边门中现今唯一保留下来的“古建筑”,位于四平市铁东区山门镇,我专门走了一趟去看看,2015年9月。
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消失的旧风物,像一场追赶不及的多幕剧。因此我看到山门镇的地名,站到“山门镇”三个字面前的时候,竟然感动不已。
据资料记载,这处遗址始建于康熙九年(1670年),到1986年当地政府修复时,仅存兵丁房(后改为边门衙门)三间、耳房一间、门楼一间及围墙。
那个小院子的门口,有一排紧挨着的水果摊,像是一块风水宝地。走近看见被挡住的文物碑,院子里在施工,两个老人坐在门口,就像几百年前的人,祖宗们经历的事,后人变老了还能记得几回呢?就像我也记不得自己的家史,是无从考证,连最后一个记得民国和晚清样子的人,我的爷爷也早于十几年前过世,他只留给我一字千金又飘渺无根的一个句子:山东省永平府大陈庄。
布尔图库边门遗址,“占地面积185平方米。兵丁房为青砖构筑,硬山式瓦顶建筑。防御官员府邸已于1948年改为居民住宅。”我心里念着你们有没有看见流放来的汉人,可是近跟前,那两个老人说你来看什么呢?就是一处空房子,整修着呢,什么都没有。可是它是边门遗址,房子还在。门虚掩着,推开而入,满院建筑材料,有工人在房顶忙碌,他们计较着水泥砖瓦日头和背后的工价,对于我这种有闲心有时间路过的人,毫无兴趣。我见他们不在意,就去了屋里,应是来自80年代的修复痕迹,塔灰缠绕屋梁,墙皮寂寞脱落。我这一转身打量,有没有点像被贬流放之人,来到这边门,进堂内见官?“黄沙漠漠暗乾坤/威远城头欲断魂/芦管一声催过客/柳条三尺认边门/乱山雪积人烟绝/老树风回虎豹蹲/从此征鞍随猎马/东行夜夜宿云根”。《柳边纪略》中的一首《出威远边门》,东北封禁、罪人流放的历史场景,跃然纸上。
其父被流放之年,杨宾只有十三岁。“清康熙二十八年初冬,杨宾到宁古塔探望父母,于第二年春返回。后其父在宁古塔去世,杨宾获准迎丧归葬。因回忆在宁古塔的耳闻目见,而写成《柳边纪略》”。出边门遗址,向其后身转去,是秋天的庄稼地,一座小桥,一个民间小庙。回头望那个历史小院,就在一座小山脚下,那山叫半拉山,用力遥想边民或边墙,有官兵把守,有边门衙门长官,还有流放者的情境,若隐若现,像一不小心就隐入尘烟的世间种种。
回程,在山门镇上走走,经过镇政府,一条叫沥山路的,观看了一场完整的马挂掌,两三个东北汉子,把一匹大马绑在铁架子上,一个用了几十年的搪瓷盆放在地下,装着马蹄铁和钉子,盆的漆掉的差不多了,是红色,还残留“新婚之喜”几个字,是我小时候的记忆,烧红的烙铁去烫马蹄的底部,发出滋啦滋啦的声音,传出一股烤肉和毛烧焦的味道,很复杂,很浓烈,就像《盐之书》的主人公走了很远的路,但是因为盐的味道而想起家乡和旧人旧事。再向远追溯,或许我的祖辈“闯关东”来的路上,也看到过这样给马挂掌的场景,那我也就触摸了一回祖先的气息。
柳条边历史,是中国17世纪前后的一个面孔,充满封禁、流放和征伐。同期的世界,文艺复兴,君主立宪,大航海,殖民大幕拉开……汉人的物理性辫子也消失在那一时期。
(资料图片:柳条边门)
原标题:《柳条边怀古》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