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逛宋代书展和今天如此相似,排队打卡还有美食供应
宋朝已经有外卖小哥了?宋朝市民也租房住?宋朝市民一个月挣多少钱可以养活自己?生病吃药去哪里?婚丧嫁娶讲究些什么?陷入纠纷又如何维权?……
随着近年以宋文化为背景的影视剧和书籍推出,大众对宋代生活也有了更为细微的了解。在《挑战古人100天2》一书中,作者用直白现代的语境和一个个贴近年轻人时下现状的笔触带读者深入了解古人日常民生的那些大小事。
今天,一起走进宋代书展与租房两个有趣的故事场景,第一个故事配合今年初推出的“CGTN艺术推广计划”第一季《千年调·宋代人物画谱》数字特展图片,带来更沉浸感受。
云葭 著|有风文化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去逛皇家书展,茶水免费还管饭
李郎今天有些抑郁,因为他爸去逛皇家举办的大型书展了,官方名字叫作“曝书会”。可是呢,这个书展只对朝中部分官员开放,他这种闲散人士是没有入场券的。他好几次听他爸提起,说皇家“曝书会”是个名副其实的珍宝展览会,不仅有历朝历代的书籍文献,还有名画、古琴、古董......
“唉!”李郎心里苦。作为一个文化人,他对这种展览会有多向往,只有他自己知道。
哦不,或许还有一个人知道......
正想着,仆从周大郎进来禀告,说赵公子和李小娘子来做客了。李郎愣了一下,心想这俩人怎么一起来了,难不成他们今天出门约会了?
李小娘子和赵公子一前一后进来,李郎放下书本,开心地迎了上去。三人坐下喝茶,聊了会儿天,果然如李郎猜测的那样,他的妹妹和好哥们儿刚从瓦肆看戏回来。赵公子想起今天是皇家曝书会的第一天,猜测李郎心情会郁闷,特地来探望他。
“我就知道,你能懂我的心情。”李郎心中苦涩,“我可太羡慕我爸了,天底下有几个人能见到皇家图书馆的藏书啊!听说能看到不少孤本和手抄本,还有人见过王羲之的真迹呢!”
“可不是嘛,我也很羡慕。”赵公子附和。他和李郎一样,都是妥妥的书痴,看见珍惜的古籍会走不动路。
见俩人如此这般的遗憾,李小娘子不禁疑惑,皇家曝书会究竟是怎样一个存在,能让他们这么向往?
要知道,以往的每个朝代,平民百姓乃至朝中官员,从理论上来说一辈子都无法踏入皇家图书馆,除非是皇族成员或者受特殊恩宠的重臣,才有这样的资格。但是到了宋朝,事情有了转变。因为“曝书”这一书籍防霉防虫蛀的习俗,慢慢演变成了一个品评书画古玩的大型学术交流会。
▲ 刘松年 撵茶图 特效画面
曝书会期间,皇帝会允许部分官员前来参观,诸如馆阁职、大学士一类的官员,比如苏轼。而皇家曝书会的时间跨度也很长,从农历五月一日一直延续到农历八月。文人学士在这段日子里可以说是大饱眼福了,对他们来说,这实在是太难得的机会——馆藏多年的古籍和真迹会在这一时候重见天日。苏轼就曾在曝书会上见过王羲之的《十七帖》,回家后意犹未尽,赋诗一首以表内心激动之情。这也就是为什么,李郎和赵公子会对皇家曝书会如此心驰神往了。赵公子给李小娘子解释完,李小娘子恍然大悟:“天啦,这简直就是爱书之人的盛宴,我也好想去。”“这种机会不是人人都有的。我爸每次参加曝书会回来还会朝我炫耀呢,说他大饱眼福加大饱口福。”“大饱口福又是什么意思?”
李郎解释:“皇家曝书会上提供茶水瓜果,受邀官员看累了可以边吃喝边休息,休息完了又可以继续欣赏书画。不仅如此,皇帝还会设宴款待大家,美酒佳肴应有尽有,可不就是大饱口福嘛!”
▲ 佚名 琉璃堂人物图 特效画面
赵公子酸了:“这样的好事,什么时候能轮到我们啊!”
李小娘子笑着说:“你们好好学习,争取进士及第,在朝中任个一官半职,就有机会啦。”
“妹妹说得有道理!”
“哦对了,我们来找你,可不只是想安慰你的。”赵公子说,“虽说皇家曝书会我们没有机会去,但是民间藏书家举办的图书沙龙,我们还是可以期待一下的。有兴趣吗?”
“有这等好事?”
“有位姓胡的文人兼土豪,家中藏书万卷,很多还是前朝的手抄本呢。他家的藏书楼是对外开放的,有远道而来的士子去参观,他还会包食宿,简直是文化界的慈善家啊!”
“那还等什么,我们赶紧去!”李郎迫不及待了。
“别急,人家的藏书楼不在城内,我们收拾收拾行李,明天一早出发。”
“好嘞!”三人一拍即合,约定明天一早在朱雀门集合。这事一定下来,
李郎心情豁然开朗。
小知识
01
古人为了防止书籍发霉虫蛀,会定期把书拿出来翻晒,由此演变成了后来的图书展览会——曝书会。这一习俗自汉代就有,如《四民月令》记载:“七月七日,暴经书及衣裳,不蠹。”
02
北魏时期,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对曝书这一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五月湿热,蠹虫将生,书经夏不舒展者,必生虫也。五月十五日以后,七月二十日以前,必须三度舒而展之。”
03
苏轼曾官拜大学士,因而有资格去皇家曝书会参观。他见到王羲之《十七帖》后,写诗赞叹道:“三馆曝书防蠹毁,得见《来禽》与《青李》。”
从古至今,房租都不便宜
周二郎最近特别忙,除了上班打工,他每天下班都要抽时间去看铺子。他让行老给他介绍了个靠谱的房产中介,即“庄宅牙人”,中介大哥很热情,给他推荐了很多铺子,分布在汴京城的各个角落。周二郎一开始还兴致勃勃的,可是呢,汴京城内的房租不了解不知道,一了解吓一跳。
▲ 清 冯宁《仿杨大章宋院本金陵图》(局部)
“稍微好一些的店铺,租金太贵了。看来我每天辛辛苦苦起早贪黑,都是在给房东打工啊!”周二郎忍不住跟同事吐槽。
同事说:“这里是京城嘛,寸土寸金。别说我们了,朝中很多大人不也买不起房嘛!大家都是租房一族,一起为房东打工。”
“这倒是。”周二郎想起,他哥周大郎跟他提过,李郎家的宅院也是租的。
不过人家好歹能租豪华的深宅大院,他连租一间像样的店铺都愁钱。地理位置好的店铺租金高,偏僻的铺子又怕没人光顾。
周二郎问同事:“你家住在哪里啊?”“离会仙楼远着呢,靠近城门的后街那儿,附近有很多简陋的院子。像我们这种低收入的平民百姓大多住在那一带的廉租房。没办法,穷啊!我一个人养一家三口,还得攒钱娶媳妇。”“噢,有印象,我看铺子的时候去过那边,确实有些简陋。那边租金多少?”“廉租房的租金不高,一个月五百文钱,我还是负担得起的。你呢,住在什么地方?条件好吗?”“我和我爸妈住的地方已经出城门了,一间带小院的草舍,宽敞明亮又通透,租金比城内同等条件的房子低不少。就是太远了,上班很不方便。”周二郎很无奈,“我下班要走好久才能到家,我爸妈每天大清早进城做生意,一把年纪了还得负重跋涉。”
“打工人不容易啊,我们一起努力赚钱吧,争取以后能搬到城里的大房子住。”“一起努力吧。”
二人共勉了一番。
宋朝房价之高,可不止京城,很多二三线城市也便宜不到哪儿去。当时的百姓大多是租房住的,如《水浒传》提到,武大郎“在清河县住不牢,搬来这阳谷县紫石街赁房居住,每日仍旧挑卖炊饼”。可见武大郎住的那套两层小楼并不是他自己的房子,是租来的。
那么,宋朝的房租到底有多高呢?这个问题得分情况看。私人出租的房屋价格较高,一个月几贯到几十贯不等。司马光在《司马文正公传家集》中提到“月掠房钱十五贯,足供日用”,说明当时租房子的平均价格是一个月十五贯(一万五千文),一天的租金就是五百文。和当时百姓的收入相比,这个价格可以说是非常高了。
京城的人口密度实在太大,为了解决百姓住房问题,北宋政府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比如,推出了租金低廉的公租房。若是发生自然灾害,官府还会适当减免公租房的租金。公租房的月租是四五百文,完全在百姓的承受范围内。因此,大部分百姓会选择住公租房。
不过呢,周二郎一家住的不是公租房。
跟同事聊完天,周二郎有些郁闷。他努力说服自己,他不是一个人,大家都一样穷!而且汴京房租贵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慢慢来吧,日子总会一天一天变好的,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变好。
周二郎努力平复心情,继续干活去了。碰巧今天李郎来会仙楼吃饭,同桌坐着的是他的好朋友赵公子。周二郎的哥哥周大郎也在一旁站着,兄弟俩见面,打了个招呼。
李郎见周二郎像是有心事,问他发生什么事了,周二郎就跟他唠了几句最近租房的烦恼。
李郎表示理解:“京城繁华,全国各地的商人都来这里做生意,租买房屋和商铺的人越多,房价就越高。加上每年都有很多学子来京城求学,准备科举考试,这几年房屋出租行业越来越热门了。”
“是啊,听说在京城做房地产是门好生意。”赵公子说,“怪不得满大街都是房产中介。”
周二郎点头:“两位郎君说得有道理,竞争就是生产力啊。看样子,有生之年房价是不可能下降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拼命赚钱。”
赵公子说:“加油,你可以的。”周大郎说:“共勉吧弟弟,我们一起加油。”周二郎心里苦。哦,又是努力打工赚钱的一天。
小知识
01
平民百姓在京城居住的情况,如《东京梦华录》:“其后街或空闲处,团转盖房屋,向背聚居,谓之‘院子’,皆小民居止。”大致意思是,(京城)后街和空置的地方盖着简陋的房子,这些房子排成一圈,房子之间相互背对着,这样的房子叫作“院子”,在这里居住的都是一些身份低微的百姓。
02
宋朝平民居住的房子分为瓦房和草舍,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中画了很多低矮的民房、草房,从中可窥见当时百姓的大致居住环境。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中也画了不少民房和商铺。
03
随着经济发展,牙人的职能细分出了更多种类,宋朝负责房屋买卖租赁的牙人叫作“庄宅牙人”,即后世的房产中介。4.宋朝政府向民众提供公租房,价格比私人租赁的房子要低廉许多。管理公租房的机构叫“楼店务”,又叫“店宅务”,负责公租房的建造、租赁和管理。见《梦粱录》:“楼店务,在流福桥北,有官设吏令宅务合于人员,收检民户,年纳白地赁钱。”
原标题:《逛宋代书展和今天如此相似,排队打卡还有美食供应》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