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声生不息·宝岛季》:在台湾的流行音乐里,我们会认出彼此
《声生不息·宝岛季》(下文简称《宝岛季》)是一档聚焦台湾金曲的综艺节目,这个选题估计是每个做综艺的人所梦寐以求的,确实又重大又独特。但这个选题也是绝大多数综艺人不敢做的,因为太难做了,就像你坐拥一座无数奇珍异宝的宝藏,真要挑出有代表性的几件介绍,反而让人犯难,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这个选题最终交到芒果系的洪啸团队手中,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做音综芒果系是可信赖的。《宝岛季》在制作的技术层面也确实没有让观众失望,从立意、文案到运镜、舞美,都是国内综艺一流的水准。
《声生不息·宝岛季》logo
当然,节目最难的部分还是在内容层面。台湾音乐对于大陆很多听众来说,有着刻入骨髓、流进血液的深远影响,每个听众心中都有自己的宝藏歌手、宝藏歌曲,节目组必须全面梳理台湾特色的“中华音乐编年史”的同时,让这份编年史符合听众心中的最大公约数。
节目引言篇的《巡礼宝岛金曲记忆》,大致将宝岛音乐分为1970年代的民歌年代、1980年代的唱片工业年代、1990年代的黄金年代、2000年代的两岸三通和2010年代的共同繁荣几个部分。每一部分只是寥寥几分钟介绍,也挂一漏万,但听着台湾音乐长大的听众的DNA还是动了,每一个阶段都轻易让我们想起那些再熟悉不过的名字。
1985年群星演唱的《明天会更好》,是当时台湾唱片工业鼎盛期的一个体现
千禧年后台湾流行音乐继续陪伴大陆年轻人成长
宝藏这么多、集体记忆这么多,节目组不可能全部选择,这时节目组的选人、选曲和竞演形式的编排上,就得非常讲究技巧了。
节目的形式是,在大陆的录制现场,来自海峡两岸的8组歌手作为常驻嘉宾,每一轮竞演还会邀请6组特邀歌手,14组歌手再分为两队展开竞演,由现场观众投票PK。与上一季的《声生不息·港乐季》相比,《宝岛季》的特色是首次采取两地会场的模式,大陆这边是长沙主会场,也构成综艺节目的主体内容;台湾部分则由台湾知名综艺制作人王伟忠和知名主持人、歌手阿雅负责主持,地点主要是台湾的一些地标性建筑,比如第一期是在日月潭,第二期可以看到台本101大厦的台北市中心。
长沙、台湾两个会场
台湾会场的录制规模肯定要比主会场小很多,但主要是凸显出一个“交流”的功能,也方便一些台湾音乐人免于舟车劳顿、直接在台湾当地参与节目的录制。比如首期节目中在台湾会场出场的有胡德夫(堪称首期的最大惊喜)、动力火车,第二期请来了赵传、郭静。
第一期最动人的演唱
节目的选人上,主要看的还是长沙主会场的常驻歌手和特邀歌手。大陆这边的四名常驻歌手是那英、张杰、华晨宇、马嘉祺,第一轮特邀歌手是陈粒、陈卓璇、夏日入侵企画。这个名单只能说惊喜不大。那英确实是节目的不二选择——毕竟那英90年代曾前往台湾乐坛发展,并取得杰出的成绩,她是第12届台湾金曲奖的歌后;其他年轻歌手目前无这样的成就不说,由于在过多音综中频繁亮相,真的没有新鲜感。
台湾歌手这边,常驻的有张信哲、张韶涵、杨宗纬、魏如萱,前两期的特邀歌手有坏特、艾怡良、陈立农。不能说这个名单没有分量,只是它的区分度确实不够,显得有些“扎堆”了。
张信哲,可以视为唱片工业时代的代表;张韶涵可以作为台湾女歌手里著名的“四大三小”(指出道时间,而非乐坛地位)的代表,也可以作为台湾偶像剧金曲的代表;杨宗纬可以视为台湾2010年代选秀年代的代表(萧敬腾、林宥嘉、徐佳莹都是台湾选秀节目出身);魏如萱可以视为近年来台湾乐坛的新兴势力(2020年金曲奖歌后);至于前两期的三组特邀歌手,艾怡良、怀特、陈立农,可以跟魏如萱划在一个类别里。
来自台湾的四个常驻歌手
首发三个来自台湾的特邀歌手
换言之,在长沙主会场这边,新世纪以前那么波澜壮阔的台湾音乐,就只有张信哲这么一个代表,其余的6个歌手都是新世纪以后的,节目在选人上没有做到均衡。请来魏如萱、艾怡良、坏特等台湾风头正劲的歌手,有新鲜感也有惊喜,但这是对于一些资深乐迷而言的;不可否认的是,她们如今在大陆的知名度还未完全打开,对于一档重在怀旧与交流的音综,还是有必要更多兼顾大众性。她们值得邀请,只是节目组为什么不将这些优秀的歌手分配在不同的期数,非得赶在第一期就集体出场?
其实最好的选择,还是新世纪前后,各请两个代表性的台湾歌手作为常驻歌手,尤其是1980年代以前的,最好来重磅的歌手坐镇,特邀歌手再起到一个差异化补充的功能。但当前常驻歌手的阵容已经固定了,节目组就得在特邀歌手的选人上多花心思,尤其是当前节目还在录制中,选人上是有调整空间的。台湾分会场那边的想象空间就更大了,想必节目播出后要请人会更容易些,像胡德夫这样的重磅歌手多多益善。
歌曲的选择上,首期节目“有歌之年”的主题做得很好,通过一些台湾金曲串联起“中华音乐编年史”。不过,选歌上还是有努力的空间。不知道是不是版权的原因,“有歌之年”在2000年两岸三通后这样一个经典迭出、深刻建构00后记忆的关键阶段,选歌上会否有些“冷门”?分别是周杰伦的《暗号》、陈小春的《一定要幸福》以及苏打绿的《他夏了夏天》,它们真的有足够的代表性吗?当然,也有可能是演唱者和编曲的问题。这些歌曲在原唱那里都自带不可取代的特色,如今重新演绎后,既无原版特色,也未能在编曲上做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变化,就会显得比原版弱很多,让听众觉得“代表性不够”。
00年代的三首选曲
是否要在编曲上下更多功夫,也是节目面临的一个两难。原汁原味可以在大众层面上唤起更多人的怀旧情绪、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但对于一些乐迷来说,纯粹复刻很难像原版一样经典,音综若变成规矩的金曲重唱也就意味着放弃音乐的技术性探索;可如果编曲上的改动太大,甚至仿佛变成一首新歌(万一是“难听的新歌”也说不定),大众层面的共鸣度也会有所减弱。就像节目中《舞娘》的创新改编就有点评价上的分歧,大众投票时也输给了对手。究竟该如何平衡取舍,希望节目的音乐总监能创造更多惊喜。
而每一轮公演的竞演形式,是不同年代的金曲PK。譬如第一轮竞演是80年代与00年代PK,第二轮将是00年代与80年代前……这样的PK规则也让人有所困惑:为什么不选择相同年代、相同主题(比如还可以弄个民歌主题、偶像剧金曲主题、乐队主题等)的歌曲进行PK?如果相同年代PK,既更显“公平”,通过每一轮的竞演也可以为观众有序呈现不同年代宝岛音乐的大致特点。
竞演的选歌年代不同
总的来说,《宝岛季》在不少细节上确实还有可以推敲的空间。但考虑到节目制作时各种主客观的难度,《宝岛季》已经做得很不错,很多苛责并不该由节目组来承担。
而我们都知道,《宝岛季》从来都不仅仅是一档普通的音综那么简单。节目组的百万文案已经说得特别好了,“有时候时间会把人分开,距离会把人分开,但是很多东西是分不开的。希望我们会相互激荡出,另外一个时代出来,这桥面会越来越宽的,浪声会越来越大的,我们就是汹涌的海洋,生生不息”。音乐是沟通和交流的极好桥梁,海峡两岸的同胞说同样的语言、听同样的音乐、受到相同文化的滋养,当熟悉的旋律响起,我们有相似的心跳与脉搏,在同一首歌里我们会发现大家都是“自己人”,我们终究会穿越迷雾和障碍认出彼此。
这张充满寓意的海报道尽千言万语
因此,《宝岛季》这档节目本身,包括节目中海峡两岸的歌手、观众们,我们都共同“在台湾流行音乐的长河中,撑篙摇橹,奔向彼此,拥抱并肩”。在技术层面上,《宝岛季》确有精进的空间,但在立意上、在诉求上、在为两岸交流所做出的努力上,它无可指摘。真心希望如画外音所说,“歌声响起的那刻,海峡会变窄,陆地和岛屿会变宽”。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