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握力小、步速慢,应警惕肌少症
原创 燕声 保健时报
如果有一天,您突然发现自己拧不开瓶盖、走路变得缓慢、容易跌倒……那么,您的肌肉可能悄悄地流失了,甚至患上了肌少症。如何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患有肌少症?近日发布的老年人肌少症防控中国专家共识建议,诊断肌少症需结合肌肉质量、肌肉力量及躯体功能状况这3个指标,其中肌肉质量下降是核心元素。
危害 肌少症让人活动能力下降,慢性病风险升高
肌少症常会发生在老年人或有慢性病者的身上。肌少症又被称为肌肉衰减综合征、肌肉减少症或少肌症,表现为骨骼肌质量和肌肉力量或躯体功能下降。数据显示,在我国≥60岁的老年人中,有5.7%~23.9%存在肌少症。
增龄、长期卧床、久坐、长期酗酒吸烟,膳食摄入能量、蛋白质及维生素不足,原有慢性病、手术、恶心肿瘤、内分泌疾病、多器官衰竭、某些药物治疗等因素均可导致肌少症的发生。
肌少症不仅让发生跌倒、衰弱、失能的风险明显增加,还会升高其他慢性病的发病风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学者的一项研究发现,27%的社区中老年人存在肌少症,而且肌少症与心梗和房颤有关。在体重正常和超重/肥胖的老年人中,有肌少症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心梗和室性早搏的患病率均较高。如果肌少症合并超重/肥胖,则房颤的风险增加约5倍。在瘦人中,有肌少症者的心梗风险增加2倍。研究作者表示,肌少症不仅是衰老、体力活动不足或某些疾病(如心力衰竭)的并发症,还可能导致数种与年龄相关的代谢、炎症和心肌疾病。肌少症者的一些病理生理改变可能与心梗直接相关,如肌线粒体功能障碍、高炎症状态以及胰岛素抵抗等。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学者发表研究称,中老年人群肌少症提示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卒中)风险高。此外,《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发表文章指出,衰弱是一种与心血管病相关的综合征,并可致心血管病恶化和预后差。
判断 男性握力<28千克、女性<18千克,表明肌肉力量下降
那么,如何确定自己是否患有肌少症?文章开头提到的共识指出,诊断肌少症需结合肌肉质量、肌肉力量及躯体功能状况三者的情况。推荐使用握力作为肌少症评估和诊断的首选指标。
测定上肢握力时,左右手分别测量3次,取最大值,男性<28千克、女性<18千克考虑为肌肉力量下降;步速测试能反映个体的体力水平,速度越快者体能水平越高。测定时,个体从移动开始以正常步速行走4米或6米,看所需的时间,6米步速测量的诊断界值为<1.0米/秒;还可以通过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肌肉质量(肌肉重量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其是测量肌肉质量的金标准,如果男性<7.0、女性<5.4被认为肌肉质量减少。
我们常说“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肌少症也是可以提前预防的。美国心脏协会曾提出7个心血管健康指标,包括4种健康行为,即不吸烟、理想体重、多运动和健康饮食;以及3种健康因素,即理想血压、血脂、血糖。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数据分析表明,这7个心血管健康指标还与肌少症显著相关。研究发现,心血管健康指标较好者的肌少症风险降低64%。达到理想心血管健康指标的数量越多,肌少症发生风险越低;数量大于5个,则肌少症风险降低高达84%。
改善 补充蛋白质,练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
如果确诊肌少症是否有改善的方法?共识推荐,应对所有确诊为肌少症且无运动训练禁忌证的≥60岁的老年人进行科学的运动训练。推荐有氧训练、抗阻训练、平衡训练及祖国传统体育项目等训练方式有机结合,同时运动干预应当联合营养干预。
抗阻运动可以采用弹力带、绑腿沙袋、哑铃等器械,根据患者体重制定相对安全的重量阻力。有氧运动有助于加强对抗阻训练的适应,可选择国内外最普遍推荐的6分钟走、2分钟高抬腿、骑健身车,也可以选择中国特色的传统运动健身方式,如健身舞、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
对于平衡障碍人群,建议增加太极拳。太极拳不仅可作为平衡训练首选,也可作为常规锻炼方案,其中推荐24式简化太极拳作为首选。五禽戏可有效改善患者平衡能力、下肢肌肉力量、步态、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八段锦对老年人骨骼、韧带、脊椎、关节及心肺功能起到系统锻炼的作用。新编健身气功八段锦有8个动作,需要先进行1周的学习期,推荐每周训练3~5次,每次30~60分钟,每次可将完整动作练习2~3遍。
在进行抗阻训练的前提下,建议每次有氧运动10~20分钟;单独进行有氧运动,时长可相应延长至30~45分钟,每周至少3次。维持运动时的心率在中等强度(极限心率的50%~80%)。
此外,推荐老年人增加含有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摄入,如瘦肉和其他富含亮氨酸的食物(如黄豆、花生等)。肌少症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达到1.2~1.5克/千克体重,其中动物蛋白等优质蛋白质比例需达到50%以上,并均衡分配到一日三餐中。合并严重营养不良的肌少症患者,每日蛋白质则需要补充到1.5克/千克体重以上。不推荐常规补充维生素D。
转载请注明来源保健时报微信公众号
记者 || 燕声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