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国科大迎来具有历史意义学位授予仪式,建校40年成功转型

澎湃新闻记者 廖瑾 实习生 吴淑斌
2018-07-06 10:47
来源:澎湃新闻
教育家 >
字号

7月6日,国科大召开学位授予仪式。 澎湃新闻记者 吴淑斌 图

7月6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举行2018年度学位授予仪式。当天共授予学位10743人,其中授予5278名学生博士学位,授予5175名学生硕士学位,授予290名学生学士学位。

“这是国科大建校以来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次学位授予仪式,从最早恢复研究生教育、培养新中国第一批博士,到现今第一届本科生毕业,中间跨越了40年的时光。在建校40年之际,国科大已经从过去的研究生院,转型为覆盖本、硕、博三个层次的大学”。国科大校长李树深在授予仪式上致辞说,这是具有人才培养“里程碑意义”的学位授予仪式,它标志着国科大在人才培养上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了解到,国科大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也是新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2012年6月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截至2017年底,国科大有在学本科生1447名;在学研究生4.7万名,其中博士生占52%;在学外国留学生1571人,来自91个国家。国科大是中国接收外国博士留学生最多的高校。2017年,来自28个国家的102名留学生喜获学位,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与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长奖学金计划的首届博士毕业生62人。

另外,在2018年度的学位授予名单中,有来自丹麦、法国、意大利、波兰等37个国家的229名留学生获得学位。截至今天,国科大已经累计授予160642名研究生硕士、博士学位,其中授予博士学位77956名。自1978年建校以来,所培养的学生有106名当选为两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有25%是国科大的毕业生。

2018年度学位授予仪式还具有一个特殊意义,25名基础医学、16名再生医学研究生被授予博士学位,这是中科院历史上首次授予医学门类博士学位。此前,在6月24日召开的国科大第四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科大第四届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白春礼院士表示,“国科大医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已结硕果”,此次医学门类博士学位的授予,“标志着国科大乃至中科院的医学学科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附校长讲话全文:

亲爱的同学们,尊敬的老师们,

各位亲属,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玉泉路校区隆重举行2018年度学位授予仪式,共同见证5278名博士生,5175名硕士生以及290名本科生获得学位。在此,我谨代表中国科学院、代表中国科学院大学,向同学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同学们,你们即将走向更广阔的人生舞台,而在舞台之下,是父母、亲友、同窗以及全校教职工,向你们投来的灼灼目光。我要向他们长久的陪伴和支持,致以诚挚的谢意。我还要特别向几年来,为同学们成长成材呕心沥血的授课教师、导师、班主任和辅导员,向各研究所和教育基地的教育管理干部,致以崇高的敬意!

今天的学位授予仪式,是国科大建校以来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次——我们迎来了首届本科毕业生,290名同学获得学士学位。从最早恢复研究生教育、培养新中国第一批博士,到现今第一届本科生毕业,中间跨越了40年的时光。在建校40年之际,国科大已经从过去的研究生院,转型为覆盖本、硕、博三个层次的大学。今天的学位授予仪式还有一个特殊的意义,国科大将首次授予医学门类博士学位,这标志着国科大乃至中科院的医学学科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不久前,丁仲礼校长将“接力棒”交给了我,我深感责任重大。作为校长,也是你们的学长,我想在临别之际,与同学们分享一些我的感受和思考。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其实最重要的命题,是做一个怎样的人。我希望,同学们将来能做一个具有高贵精神品质的人。

首先要怀有一颗爱国赤子之心。

习近平总书记说:“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国家天文台总工程师、“天眼之父”南仁东,将自己的毕生心血都奉献给了FAST工程。他在国内一年拿着国外一天的工资,在艰苦的条件下,主持建造了“天眼”工程,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本可以享受国外优越的生活,但毅然选择回国报效,我想,这就是科学家所怀有的深沉的爱国情怀。从童第周、赵忠尧到钱学森、郭永怀,无数中科院人心系祖国的发展与建设,将祖国选为旅途的终点。

五年前,就是在这个礼堂内,习近平总书记对国科大的学子说:“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要有一颗爱国之心。每一个中国人,最终应该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包括为养育自己的父母,尽量多做些事情。我国很多伟大科学家都具有这样的高贵品质。你们毕业以后,无论走到哪个地方,无论在什么岗位上,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要牢记这一点。”

今后,我们的很多同学,会选择去国外继续深造。希望不论空间的距离多么遥远,你们的心永远扎根在祖国的大地上。一个怀着爱国之心的人,他的眼神从不犹疑,他的步伐永远坚定。

二是要能够堪当大任,做出无愧于内心的价值坚守。

纵观人类历史,创新始终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关键所在。

60年前,中科院的前辈们就以“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了生动的榜样,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17位曾经在中科院工作。

40年前,中科院创建了新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赶超世界科学技术先进水平,培养优秀的科研人才”,这就是国科大的初心。40年来,“强国富民”的使命与担当,一直是国科大文化基因里最强劲的脉动。

这段时间,“中美贸易战”牵动世界的目光,中兴通讯面临重重困境。相信同学们已经深刻意识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国家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最关键因素。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必须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同学们,明天,你们将走出校园。你们是名副其实的“强国一代”,你们的人生轨迹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高度契合。请牢记,因为你们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有一项责任和使命,对你们来说,既与生俱来,又舍我其谁!——那就是,肩负起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艰巨任务,实现我国整体科技水平从“跟跑”向“并行”、“领跑”的战略性转变。

人生旅途中,遇到艰难险阻、感到迷茫困惑是在所难免的。希望同学们在人生的重要关头,不要简单地以个人酬报之多少、位置之高低决定去留,更要担负起国家之责任、人民之重托。抱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唯有如此,才配得上“高贵的精神品质”。

三要锤炼“谦和包容”的态度和“首尾不懈”的恒心。

同学们毕业后走向社会,有时会觉得读书多年,“事事明了”,其实“难如此”。此时最重要的是“空杯心态”,从零开始。“受益惟谦,有容乃大”。躬身前行才能拥有收获更多,心胸宽广才能格局远大。要学会像金庸小说里的“扫地僧”一样,平视身边的每一个人,谦和地对人、做事、待己,成不骄、败不馁,得不喜、失不忧,默默练就一身真本领。在我看来,一个人要拥有“高贵的精神品质”,必定能以更包容的心态去理解与尊重他人,必定拥有张弛有度的人生状态。

此外,在科学的大道上,除了科学精神,还要更加敬重“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所蕴含的不仅仅是执着专注、追求至精至善的一颗恒心,还包含了一种首尾不懈的历史耐心。做事万不可浅尝辄止,尤其是科技创新,短期内未必能出成效,需要铸就在失败中站立的勇气,需要养成在黑暗中摸爬的毅力。

亲爱的同学们,明天,你们就是国科大新晋的校友。国科大的荣耀,是全校师生培育的,更是校友们的荣耀积淀。相信你们所仰望的,不仅有长城上的璀璨星空,更有心中恪守的天地正气。愿你们平和地工作,旷达地忍耐,幸福地生活;愿你们“心中有江河湖海,眼底有一泓清泉。”

最后,我用世界杯主题曲的一句歌词来结束致辞:“在这一生,让我们活出自己的荣耀,因为我们没有第二次生命。”

放飞自己吧,同学们!

毕业快乐!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李敏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