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191年前的今天,这位诗坛巨擘与世长辞

2023-03-23 12:3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1832年3月22日,诗人歌德与世长辞。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德国著名的思想家,小说家,剧作家,诗人,自然科学家,博物学家,画家,“过于全能”的他,是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与塞万提斯、但丁、莎士比亚并称为欧洲四大文豪。青年歌德丰神俊朗、活泼狂野,25岁就发表了《少年维特之烦恼》,一时名声大噪,一句“我返回自身,发现了一个世界”,让世人耳目一新。耗费六十年完成的《浮士德》,更是与《神曲》《哈姆雷特》和《荷马史诗》并称为欧洲文学的四大古典名著。他的一生横跨两个世纪,将德国文学推向巅峰,他的离开,是一个漫长的“歌德时代”的落幕。

蒂施拜因《歌德在罗马平原上》(1786)

1

早年经历

1749年,歌德出生于法兰克福一个富裕的家庭,父亲约翰是帝国议会的成员,要儿子学习法律,但歌德的兴趣在文艺、绘画、雕塑。温柔的母亲则赞成他追求自己热爱的事物,歌德幼时常在母亲膝头听各种各样有趣的神话,母亲表达能力强,言辞丰富,加之歌德悟性过人,这种非功利的教育渗透他的心灵,成为他日后伟大成就的种子。

但父亲仍然希望歌德进入政界,因此歌德来到莱比锡大学系统地学习法律,然而几年后的一次大咯血迫使歌德中断学业回到法兰克福修养,后来歌德又按父亲的旨意来到斯特拉斯堡法律系学习,在这里他结识了一位良师益友——文学家赫尔德。赫尔德是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领导者之一,歌德在他的影响下也参与到这一运动中来。

德国狂飙突进运动:18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发生于德国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学运动。一批年轻知识分子在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卢梭的影响下,掀起了一场文学革命,以表达他们摆脱封建束缚、解放个性和建立合乎自然的社会秩序的新时代的要求,运动的矛头主要针对封建专制暴政和不平等的社会制度。代表人物有赫尔德、歌德、席勒、米勒等。

2

歌德与维特共同的烦恼

《少年维特之烦恼》就是德国狂飙突进运动时期的代表作。少年维特爱上了一个名叫绿蒂的姑娘,而姑娘已同别人订婚,爱情上的挫折使维特悲痛欲绝。之后,维特又因同封建社会格格不入,感到前途无望而自杀。

作为前半生最重要的作品,歌德的名字很长一段时间都跟此书联系在一起。小说的情节在极大程度上是自传性的:当年歌德的确遇到过一个叫绿蒂的女孩,那是他青年时应聘到魏玛公国做官时在一次舞会上结识了美丽的少女绿蒂。绿蒂的父母早早双亡,家庭的重任便落到了绿蒂的身上。她相貌动人,勤劳能干,歌德很快便爱上了她,但是绿蒂早已同他人订婚。绿蒂始终没有给歌德他想要的爱,更多的只是友谊。绿蒂也深深地明白歌德的痛楚,并多次劝说他离开自己,即便这样,歌德仍是犹豫不决。因此,在痛苦不堪的情况下,歌德还是主动离开了。

《少年维特的烦恼》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20

书里的维特自尽了,书外的歌德却沉浸在痛苦与写作中。《少年维特之烦恼》反映了封建割据制度下青年人的忧愁和苦闷,以自杀相抗的维特代表着当时徜徉在社会中的叛逆精神,也是作者对摆脱封建道德等级、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

3

歌德与《浮士德》

《浮士德》,一部长达12111行的诗剧,是歌德最伟大也最难读的作品。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描写主人公浮士德一生探求真理的痛苦经历,揭示了光明与黑暗,进步与落后,科学与迷信两种势力的不断斗争,结合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还无处不体现着歌德的人生智慧与人性窥探。

《浮士德》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13

歌德认为“自然科学可以揭示真理,世上没有比真理更伟大的东西了”,他坚信自然遵循着必然的规律运行,这种规律具有一种神圣性,或者叫魔性,这种魔性(灵性)甚至连神都无法改变。在生命一体的大自然中,人类应当如何存在呢?歌德认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去生活,去恋爱,去奋斗,去痛苦,去快乐,总之,去体验和经历一切,这就是歌德在《浮士德》中给出的答案。

“你瞧,那些绿荫围绕的茅屋,闪烁着斜阳的晚红。落日西沉,白昼告终,乌飞兔走,又促进新的生命流通。哦,可惜我没有双翅凌空,不断飞去把太阳追从!要有,我将在永恒的余晖中间,瞧见平静的世界在我脚下显现,万谷凝翠,千山欲然,银涧滚滚,流向金川。……然而新的冲动苏醒,我要赶去啜饮她那永恒的光源。”

木心说过“‘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就是歌德,也即《浮士德》这部作品的精神。整个西方文化即浮士德精神。”

同时,歌德通过《浮士德》的悲剧告诉人们:人就在善与恶、欲望与现实之间挣扎和求索。浮士德的一生就是从尘世的爱欲中而奋力向善的境界追求的悲剧。浮士德在书斋中感到了生命浪费在知识上的可悲,人还没有活着就要死去,这是他必然走出书斋到尘世中体验万千缤纷事件的原因。歌德的人性观凝缩在了《浮士德》悲剧之中,人始终在善恶之间摇摆和徘徊,不过歌德相信人类有向善的天性。他认为,凡是善良的人们,总会让现实角色服从内心的呼唤,这种具有高尚使命的内省最终会让人们过上正当合理的生活。

歌德画像

尼采说:“歌德,不仅是一个善良和伟大的人,而且也是一种文化——歌德是德意志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幕。”伟大的艺术来自伟大的性格,歌德的生命智慧和他全部的生活经历丝毫不亚于他的著作。他不应该只存在于文学史中,成为一个象征符号。现代人完全可以把歌德作为一位活在当下的精神导师来亲近,以他为镜,自我修养,自我映照,在探寻个体生命意义的道路上不断奋进。

end.

部分文字来源:《人的追问与审美教化——西方古典美学的人学解读》

原标题:《191年前的今天,这位诗坛巨擘与世长辞》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