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新闻方法论|多提供讲心里话的地方,我与《人民日报》

赵振宇
2023-03-21 12:46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编者按:媒体与往事,大家与回忆,文字里的新闻岁月,新闻里的实践方法,荣耀往昔,启迪当下。澎湃评论部出品。

作者赵振宇照片

我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恢复高考的首届(也称“七七级”)大学生,1982年大学毕业后即分配到中共武汉市委机关报长江日报评论理论部工作,2001年调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任教。40多年来,由于工作和兴趣使然,我便成了人民日报的老读者和老作者了,先后写过评论、理论和副刊稿件近40篇。 

人民日报评论是我国媒体的一面旗帜。1986年,正值改革开放的探索之初,为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为国家的进步和发展建言献策,人民日报及时发表了《鼓励大家讲心里话》(1986年7月21日)的评论员文章,鼓舞着全国人民的士气。当时,我在长江日报评论部工作,随即给人民日报写了一篇评论《多提供讲心里话的地方》(1986年8月10日)——

鼓励大家讲心里话,就要多提供讲心里话的场所。这里有几个认识问题要解决:第一,党报的喉舌作用和桥梁作用应该是统一的。第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和反馈作用。第三,读报观念和办报观念应该同步转变。第四,以切实措施保证讲话者的权益。鼓励大家讲心里话,就难免会出现片面、过头和牢骚话,报上也难免会出现某些失实之处,出现问题以至错误。对此,一是力求减少和避免出错,二是有错则及时纠正,但不能因发表一篇错误的或者仅仅是不同意见的文章,说了几句真心话,就把作者、编辑搞得灰溜溜的。不允许人家讲错话,不允许文章出差错,群众的心里话就不可能充分表达出来。

《多提供讲心里话的地方》(1986年8月10日)

党中央机关报发表这些言论至今30多年过去了,评论中强调要解决的问题,现在不仅存在有的还更加突出了——讲真话仍是一项重要和艰巨的任务,新时代赋予它许多新内容。

文章发表后,引起了海内多媒体的关注,光明日报当即在一版转发了这篇评论。30多年过去了,现在是网络和多媒体的新时代,但是,如何鼓励大家讲心里话,讲好心里话,倾听心里话仍然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于是,我又写了相关话题的评论如《多听老百姓的意见》(2002年5月8日)《今天,怎样讲好真话》(2011年8月26日)《怎样将群众装在心里》(2013年8月19日)《何妨自问“我有几个诤友”》(2015年10月22日)《开好群众点赞的民主生活会》(2015年12月25日)《让群众评议真正落地》(2018年1月31日)等评论。

我在评论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如果说敢讲真话主要表现的是一种勇气,那么讲好真话则关键在于理性表达。我们不能‘想到就说’,而是要‘想好了再说’。意见深思熟虑,表达有理有序,才能真正看到问题,有利于进一步解决问题,话语的力量也才能化为社会进步的动力。”“为何有的领导“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说到底,就是群众无法监督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的工作,群众不能评价和对干部的工作进行考核,以至决定他们升迁去留。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工作做得怎样,群众感受最深,他们最有发言权。群众广泛动员起来了积极参与了,就能取得整治“四风”的最佳效果。”

人民日报不仅重视自身的评论队伍建设,组织策划一系列的重头好评论,同时也十分注意培养和提携评论作者,对他们的好评论同样给予“非常待遇”。1988年底,中央提出要改进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其中一项基本原则就是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当时,许多发达国家企业家提出“爱抚管理学”——“爱你的职工吧,他会百倍地爱你的企业。”据此 ,我写了一篇《学一点“爱抚管理学”》。我运用自己研究和撰写“奖励学”著作的知识,在评论中指出:“要善于发现和鼓励职工的优点和长处,善于把职工身上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在运用奖励和惩罚时,一般来说 ,奖赏的次数宜多,处罚的次数宜少;奖赏的气氛宜浓,处罚的气氛宜淡;奖赏的场合宜大,处罚的场合宜小,等等。”文章既符合中央精神,又运用了当时最新世界管理知识,受到报社领导的重视,被安排在1989年1月2日一版刊发(1月1日刊发的是元旦社论),同事们戏称为“准元旦社论”。

理论研究是人民日报的又一个特色和强项。近年来,报社增加了理论版和学术版,为宣传和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精心组织策划编辑了大批高质量、高水准的理论文章。

我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程序化》(2018年3月5日)一文中写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当前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程序化意义重大。为此,要把握以下三点:坚持科学性就是程序设置符合客观实际、符合规律,人们按此行事能够以较小投入获得较大收益;坚持公开性是指决策者要将决策制定过程向公众说明;坚持合法性是指程序设置符合和遵循国家有关法律,重大决策、重大改革的程序于法有据。

2001年我在长江日报工作19年后调入大学,开始了我的新闻教育生涯。来到大学感受颇多,但感受最深的要数这里人们的相互称谓和由此反映出的人际关系。在大学校园里,少了“书记”、“院长”、“主任”和“处长”、“科长”、“经理”的喊声,在那里,喊得更多的还“老师”。学校是传道、授业、解惑之地,我刚到校任教,同学们见到我仍然是甜甜地喊着“老师好”!这一声意味着什么,它不仅仅是一种对人的礼貌,它更意味着对受称者的一种期盼,它意味着我要担当起教书育人的一种重担。为此,我写了一篇随笔《当老师的感受》(2001年9月6日),经蒋元明先生编辑刊发在大地副刊上。没想到,就是这样一篇小文竟然得了报社文艺部颁发的下半年杂文“金台奖”!

我从大学毕业至今40多年的时间里,主要从事着新闻评论的撰写实践和教学研究。据武汉大学强月新教授统计,以我们学校名义发表的新闻评论研究论文居全国高校第一(见2013年第6期《武汉大学学报》)。我写的《现代新闻评论》《新闻报道策划》两书均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讲授的《社会进程中的公民表达》入选教育部视频精品公开课,我本人也受聘担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新闻评论》首席专家。

在这些成绩里面,人民日报的评论对我影响重大。调入大学走进课堂,才真正知道同学们在想什么,我们的教学应该给他们什么。在同学们的眼中,中央的媒体特别像人民日报党中央机关报,一定是“高大上”“敬而远之”,有的甚至对它有着“莫名”的感觉。针对这种情况,在我的教材里,在同学们的课堂上,我常常选择、运用人民日报的评论作范例与同学们交流。

针对不敢讲真话、不会讲真话的情况,人民日报发表过多篇评论:针对群众路线教育中存在的民主生活会只想向上级负责,没有群众参与的情况,评论版刊发《开好群众点赞的民主生会》(2015年12月25日);怎样才能克服“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的问题,今日谈《让群众评议真正落地》(2018年1月31日)在评论中尖锐提出,要解决这一问题,就是要让群众的评议能够转化为影响干部去留升降的硬杠杠。

我们常说,“事实胜于雄辩”,在所举大量人民日报实例面前,同学们也开始转变观点,学习和应用人民日报的评论了。十多年来,我们学院老师指导的本科、硕士和博士生有几十人选择评论作论文选题,其中有不少同学是以人民日报的《今日谈》、《人民论坛》、《人民时评》和评论版、评论员、社论文章为研究对象。我们还在新闻学术刊物上发表过《任仲评文章新闻评论属性探析》、《新世纪中国新闻评论的发展与变化研究》和《人民日报新创评论版特色研究》等。

人民日报是我的良师益友,永远伴我前行!

(本文作者赵振宇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二级教授)

    责任编辑:沈彬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