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研讨|《情满九道弯》:“一剧一城”的又一示例
电视剧《情满九道湾》于2月17日起首播,用胡同里的一代年轻人奋斗与成长的故事,呈现京味文化,展现北京城市发展转型成就。
3月16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和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共同主办的电视剧《情满九道弯》研讨会在京举行。专家学者们就该剧的创作、历史情结以及社会影响力等展开讨论。
《情满九道弯》剧照
《情满九道弯》是一部具有浓厚地域特色和年代特色的现实题材剧集。北京东城区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副部长王铁峰表示,《情满九道弯》以北新桥街道九道湾胡同为原型,随着电视剧的热播,这条胡同也称为新晋打卡胜地。优酷副总裁张丽娜提到了“一剧一城”的概念,她以《长安十二时辰》让西安爆火为例,“好内容对一个城市对一种文化的宣传,这是影视作品巨大的魅力。一剧一城的理念也是我们接下来的剧集的一个努力方向。”
文艺评论家仲呈祥也表示:“高扬地方文化特色、优化地方文化资源配置是本剧提供的重要创作经验。一个艺术家必须把自己表现的时代、表现的生活当成一个整体来把握,没有真相就没有历史,没有细节也没有历史,必须对二者辩证地认识。”
《情满九道弯》故事的时间跨度近40年。从知青返城、改革开放起步到经济腾飞,杨树茂、叶菲和众多九道弯胡同的儿女们一道,在追寻幸福的人生旅途中,也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变革年代。
为营造1990年代、1980年代、1970年代的氛围,剧组在京郊搭建了超一万平米的胡同场景,根据身份设定还原了不同角色的住宅、商店、生活设施等等,具有浓厚的时代特征。细节上,为了将场景做旧,剧组还在墙头上给马尾巴草留了一席之地。这样的布景为不疾不徐展开的胡同故事提供了浓厚的时代氛围。
《文艺报》编审、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视听委员会副主任高小立在谈及该剧的现实性时表示:“在剧中,九道弯胡同不是由单一阶层构成,工人、商人、知识分子、农民等不同群体看似很难有所交集,但却因为种种时代原因错综复杂的交融在一起,人物基于出身职业、教育背景、思想观念的不同而产生的碰撞由此产生。”
《情满九道弯》的导演刘家成认为,京味文化是地域文化当中最有特色的一部分,“地域文化像大河的支流,要向文化这条大河不停地注入充足的水流,才能成就大河的汹涌和壮观。我一直在京味文化的创作道路上坚持着,接下来我们还有‘情满’系列,为配合中轴线申遗,我们可能会做一个‘情满钟鼓楼’,故事已经在认真打磨。”
关于刘家成的创作,张丽娜谈道,“家成导演特别擅长于拍‘傻人不傻,真心不假’。从《傻春》到《傻柱》,包括《情满九道弯》的傻茂。他刻画了很多以吃亏是福为人生观念的老百姓。”以故事中的傻茂(杨树茂)为例,他对于那些在危难时刻离自己而去的人不计前嫌,能帮一把是一把,在人生很多重要路口,当别人都走上最习以为常的那条路时,他总是选择更难的路。杨树茂之后几度沉浮,傻到最后也笑到最后。”
饰演杨树茂的演员韩东君分享道,《情满九道弯》还是离不开“情”这个字,杨树茂后来回到家乡、建设家乡,力所能及地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最终收获了亲情友情和爱情。“其实杨树茂最吸引我的就是他有那个时代年轻人的拼劲、犟劲,他敢于挑战未知,我也受其鼓舞,不想一直饰演自己比较信手拈来的角色,我不是北京人,也没有胡同生活的经验,这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
谢志强的饰演者鲍晓谈道,自己饰演的角色又被称作“谢老转”:“老转是鬼点子多、聪明机灵的意思,但其实这个角色在大是大非面前还是非常坚定,很有自己的态度。另外,拍摄中,刘导在我们不了解、没有体验过的地方告诉我们,给我们讲解,有种班主任带着我们过了几个月的生活,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北京文化的感觉。”
《情满九道弯》演员
《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李春利表示,“九道弯那一代年轻人的成长和蜕变,也是时代的成长与蜕变。我们从贫困的生活到物质的富足,再到对精神生活的渴望,是北京人一以贯之的念旧怀情和知恩图报,先富起来的‘傻茂’们开始收购四合院的旧屋进行改造,为九道弯的居民打造文化之家做起了公益,这无疑是当下倡导的理念。”
随着研讨会的举办,“九道弯”的故事也正式告一段落,但胡同文化与时代精神还将延续。如上所述,刘家成导演的“情满”系列又有两部新作正在创作筹备中。本次研讨会上大家的意见,也将成为下一个京味儿故事的灵感源泉。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