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350年曹素功落户杨浦,三年前曾进退维艰
3月18日下午,位于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1300号的笔墨宫坊正式开馆。3年前,当拥有350余年历史的笔墨老字号“曹素功”面临动迁的消息传出,引起了文艺界人士的关切,他们奔走呼吁,希望这一海派传统文化标记得以延续。
此后,“曹素功墨厂”告别百年老厂房,安家上海杨浦。而今,华丽亮相的笔墨宫坊践行一系列的探索实践,将非遗+文博、非遗+旅游、非遗+研学、非遗+文创、非遗+科技结合起来,打造了一个全新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馆藏最大的如意墨
曹素功收藏的明代程君房墨模
350余年老字号品牌安家上海杨浦
曹素功是上海人熟知的笔墨品牌,创建自清朝康熙六年,距今已有350余年的历史。当年就有“天下之墨推歙州,歙州之墨推曹氏”的美誉。在曹素功的后人将制墨的墨具携带辗转至沪后,这家墨店成为上海文房四宝名店,也成为上海文化人的首选。很多海派书画家的作品,都是用的曹素功,他们同时也参与了墨的制作。比如钱慧安、任伯年、吴昌硕、王一亭、郭沫若等众多书画家都为曹素功制墨进行绘稿,使制墨的艺术水准不断提高。可以说,它已经成为海派传统文化的一个标记。
然而,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中,曹素功也遇到了旧城改造的问题。2020年,为支持市政建设,配合城市改造、上海周虎臣曹素功笔墨公司所在南山路需要动拆迁,企业面临生存困境。
拥有350余年历史的笔墨老字号“曹素功”面临动迁的消息传出,引起了文艺界人士的关切。彼时有业界专家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随着城市变迁,“曹素功”的确需要搬迁到一个更宽敞、更多功能的空间中,由于国家级非遗技艺的搬迁有着独特性,关键在于“生产性保护”,即通过生产,让制作技艺得以流传,尤其是传承人的培养绝非三年五年之功。一些专家认为,如果考虑充分周到,搬迁带来的或许是对传统文化的支持与中华老字号的难得发展机遇。
此后经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呼吁、上海市政协委员联名提案等文化界人士和主管部门的努力,终将周虎城、曹素功这两大品牌留在上海,保护好、发展好。
笔墨宫坊
2021年,“曹素功墨厂”告别百年老厂房,整体搬迁至军工路并扩大展陈面积,融入手作体验与智慧展陈手法。如今,正式更名的“笔墨宫坊”为喜欢书画笔墨的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今天我们已经从狭小的手工作坊里走了出来,开始了我们新的征程。”上海周虎臣曹素功笔墨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思豪说,“在这里我们首先要做好国家笔墨非遗技艺的守正创新,把笔墨做得好上加好,不断满足书画家对笔墨日益增长的新需求。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把非遗制作与非遗旅游密切结合的这篇文章做好。”
“面对面”领略非遗技艺之美
据介绍,崭新亮相的笔墨宫坊将被打造成集生产、旅游、研学、文创、科研五大功能于一体的笔墨文化美学空间, 内部分为“非遗制作坊”“历史长卷馆”“研学手作坊”“文创互动吧”。
沿着展厅动线缓步前行,“非遗制作坊”所包含的“曹素功制墨”和“周虎臣制笔”两项国家级非遗技艺的生产展示像一个画卷缓缓拉开。游客可近距离与匠人面对面,直观感受“点烟”“制墨”“翻晾”“描金”“制笔”等重要生产环节。
制墨流程之点烟
制墨
翻晾
描金
在点烟窗口,通过三个圆形窗口向内观看,可以见到上百盏油灯在暗房中闪烁,幽深无际,这就是制墨的首道工序——点烟。除了对古法炼烟的原料、工具及方法的展示,还呈现了曹素功首创的“曹氏新法滚动式炼烟”。
古法炼烟
制墨原料之色素原料
制墨原料之辅料
在制墨窗口,隔着一个长弧形的透明玻璃,可以看到制墨所需的原料和工具,非遗传人们在这里现场展示“捶墨胚”“搓墨果”“入墨模”“修墨边”等一系列制墨操作。
制墨窗口,非遗传人展示“捶墨胚”“搓墨果”“入墨模”“修墨边”等一系列制墨操作。
来到翻晾窗口,向内望去,可见一排排整齐的墨架上摆放着未干的墨锭,房顶下还悬挂着一串串正在自然晾干的墨锭,匠人们按照翻晾工艺对每批墨锭“翻身”和“体检”。
翻晾窗口悬挂着一串串正在自然晾干的墨锭
描金窗口,可见描金师正聚精会神地进行“刷墨”、“伴金粉”、“描金”,墨锭在匠人的笔下变得五色缤纷。正在埋首描金的描金师蒋东平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她从事描金工作已经十余年之久。“描的时候要注意描进凹槽部分,尽量不要描出来。普通的墨使用金粉银粉,上乘的定制墨需要使用24K的纯金来描。”
描金窗口,描金师正聚精会神地进行“刷墨”、“伴金粉”、“描金”
体验完“点烟”“制墨”“翻晾”“描金”等制墨环节,可再来到制笔窗口,了解制作毛笔所需要的原料、工具及方法。体会成笔不易的艰辛历程。
制笔工艺
赵朴初用笔
富有传统魅力的笔墨文化,在笔墨宫坊正以一种有趣、丰富的方式回归现代人的生活。
“非遗保留着传统文化的原生状态、延续着民族的生命记忆、蕴藏着民族文化根源。笔墨宫坊将陆续开展各类体验活动,让大家更多地学习、了解非遗文化,让非遗手工技艺代代相传,使非遗变得更加触手可及。”许思豪说。
墨模、墨锭的珍贵资料库
这里还保存着从明代万历年开始,绵延四百余年的上万幅墨模。
非遗墨模的抢救整理
“历史长卷馆”还展出了包含“皇家笔墨”、“名家笔墨”、“红色笔墨”、“书画笔墨”等文物展示以及镇馆之宝“最大的如意墨”和“最长的狼毫笔”。
笔墨博物馆
“最长的狼毫笔”
皇家笔墨展出了部分前朝遗承与御制墨。曹素功是清初著名墨家,他承上启下,承传了明代名家程君房、方于鲁、吴叔大等制墨技艺和部分珍贵墨模。除了自己原创的十八种墨品外,还延续生产了不少明代经典名品。如祈求多子多福“百子图”、高官厚禄“百爵图”、望子成龙“龙九子”、恭贺长寿南极见则”以及仁兽“驺虞”等,都是使用明末君房的墨模制作的。这些墨模至今仍在曹素功墨厂保存,全是十分珍贵的国宝。
黄山三十六峰套墨(局部)
御制墨是以皇帝题词或御诗为题制作的墨。墨面镌刻御诗,墨背雕镂精美图案,还钤御用闲章,极具皇家气息、帝王风范。既可作贡墨进献宫廷,又能在市面出售,广受欢迎,墨家名利双收。曹氏墨庄创业后,由进献“黄山图”墨获御赐“紫玉光”,以承制御墨、贡墨而享誉闻名,更是御制墨创始者。御制耕织图墨、铭园图墨(俗称御园图墨)、十六罗汉墨等都由其首创。
乾隆年间御墨,上方篆书“御墨”,中间隶书“兰亭高会”。
御墨
海派书画家也是曹素功墨的拥趸,他们同时也直接参与了墨的设计制作。比如钱慧安、任伯年、吴昌硕、王一亭、郭沫若等众多书画家都为曹素功制墨进行绘稿,使制墨的艺术水准不断提高。这里亦保存和展示了曹素功曾经为海派书画大家私人定制的珍贵墨锭。
《曹素功尧千氏墨庄介绍启》原价
名家墨海
西泠印社定制墨
中国画研究员定制墨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