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图腾》:本届柏林最不该被忽视的影片是这部
柏林电影节的另一个主题思想即“去中心化”,在这种去中心化的氛围里涌现了许多来自不同国家,民族文化及其相应叙事结构的影片。毫无疑问,去中心化意味着多元和包容的表达与接收,但也意味着为了更加贴近影片的内容,观众必须要对影片中涵盖的不同民族文化有相应的了解。
此次入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墨西哥电影《图腾》便是一部从名字开始便散发着异域元素的影片,尽管从形式上来看,这是一部关于家庭的室内电影,讲述的也是父女之间亲密关系。但一旦把这个故事同墨西哥当地的文化结合起来,观众所见的将不仅仅是一种普世情节的本地化结果,而是一种共通情感的独特表达。
图腾
导演:莉拉·阿维莱斯
上映时间:2022-02-20(柏林电影节)
国家: 墨西哥 丹麦 法国
类型:剧情
语言: 西班牙语
片长: 95分钟
《图腾》讲述了七岁的小女孩Sol来到祖父的家里,参加家人们为她卧病在床,极度虚弱的父亲Tona办的生日聚会的故事。Sol却在这个看起来其乐融融的大家庭中偶尔透露出思虑和不快,因为大家都知道,Sol的父亲Tona就快要去世了。
父亲Tona在一开始也不愿意拖着病残的躯体来见女儿,也增加了Sol在整个家庭中的割裂感,似乎只有她为父亲的状况而担忧,而周边的人都各自忙碌,严肃的祖父总是在修剪盆栽,一位姑姑执着于烤出一个完美的蛋糕,另一位姑姑则请来了驱魔师,为房屋驱魔辟邪……
但在这种条理之下,影片中也铺陈了不少无序的瞬间,例如突然碎掉的陶器,烤坏了的蛋糕,坠毁的无人机和不慎引燃的天灯,以及无数的家人拌嘴。而影片的最后,父女在派对之前得以相见,Tona给Sol展示他创作的一幅画,上面是鸟兽昆虫等一系列图腾形象。Tona也坚持着下楼,和自己的家人朋友团聚,收下礼物。影片在Sol对蛋糕上烛光的凝望中收尾。
《图腾》剧照
生命与死亡的矛盾修饰
7岁女孩和垂死父亲的角色设置让观众们一眼就能看出这组明显的矛盾,女儿正值活泼而无忧的年纪,同样年轻的父亲却身患重病。在这个家庭中,病痛似乎是一脉相承,每个家庭成员似乎都遭受着不幸。
电影中一些看似不起眼,甚至有些可笑的角色点出了那种笼罩在家庭上的阴霾,那位不苟言笑的祖父,他似乎也身患喉部疾病,导致他只能借助一台外部的辅助发声装置才能发出声音。执着于做蛋糕的姑姑似乎也有酗酒倾向,在众人狂欢之时,她却躲在厨房饮酒,完成那个生日蛋糕。另一位吵闹的姑姑操心着家庭的琐事,请来驱魔师和护士,却囊中羞涩,要延迟付款。无论是祖父和父亲的疾病,还是家庭关系中的争执和各自为难,都在暗示着肉体和关系走向覆灭的可能性。
但电影倾向于用一种轻松的方式透露出这种阴霾,每当祖父用仪器辅助说话,他的声音如同一台机器,而逗得观众满堂大笑,姑姑们各自的境遇也在互相的拌嘴中弱化了。
《图腾》剧照
而这种弱化即来源于女主的登场——这位名叫Sol的7岁女孩。Sol在西语中的意思是太阳,在太阳的照射下,阴霾就会褪去。用生命和死亡都能同时形容这个家庭,这种矛盾修饰的效果让这个看似简单的家庭立体了起来。
矛盾修饰法被广泛运用在拉美文学作品之中,尤其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在他的《阿莱夫》里就对矛盾修饰有过援引和应用。电影的剧本也堪称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如同墨西哥文豪胡安·鲁尔福在《佩德罗·巴拉莫》中设置的寻找父亲,却只觅得一个过往鬼魂的情节一般,电影中的叙事时间,也很难讲是女孩正在经历,还是一种对过往的追忆。我们可以说导演受到了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启蒙,拍出了如此一部现实中暗含着魔幻的精密作品。
图腾制度
电影中并未出现传统意义上的图腾,而是由父亲的一张画来隐晦地点出这种图腾信仰,画中出现了种种鸟兽昆虫,影片中许多镜头也回应了这种图腾元素,例如镜头给到Sol把蜗牛放在画作上,让它爬行;一只螳螂出现在了卫生间;结尾女孩凝望蜡烛结束后,出现了一个几秒的空镜——一只蝎子努力从夹缝中爬出;当然还有祖父修剪的盆栽,长青而翠绿。这些关于图腾生物的镜头透露出的生命力,也缓冲了病痛和琐碎家事带来的压抑。
《图腾》剧照
人类学家列维-施特劳斯在他的《图腾制度》中曾指出,图腾制度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体系,体现了人、自然和文化的关系,比如: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自然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人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人和动植物物种之间的关系,动物生活世界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图腾与社会亲属成员之间的关系,等等。而从动植物层次的范畴转到人类社会的研究之时,所用的方法是语言学的上隐喻、转喻和转换法则。
以人类学的视角看待电影《图腾》时,故事便不单单是一个家庭成员庆祝生日的故事了,这种庆祝中也包含着这个家庭对于他们所形成的氏族的认可和“休戚与共“,因为共同饮食在图腾制度下,源自于人类间最原始,最不可分离的血族关系,而这种血族关系是紧密而牢固的。在隐喻、转喻的方法下,电影中很多镜头便多加了一层神话和祭祀的色彩,比如派对开始时失火而熊熊燃烧的天灯,也能被理解为一种原始宗教的仪式。
列维-施特劳斯称,“所谓图腾制度只是依据由动物和植物名称所构成的特殊命名系统的一种特殊表达,它所具有的唯一特征,就是通过其他方式所阐明的相关和对立。” 亦即,图腾涉及一组对立概念。对于观影者而言,电影《图腾》所展现的生命与死亡的对立无需多言。而导演选择了将现代社会的家庭关系和人类情感回归到早期人类的社会形态中,展示了某些一脉相承,传承至今的人类情感。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
为人类的亲密关系追溯到了史前时代,可谓是用历史上家庭,宗族和社会的结构特征奠定了这部家庭电影的脉络,让电影的叙事和人类学互为演绎推理。
电影中的家庭成员们各自背负着苦难,但是在这种图腾制度的影响下,他们为了家庭而彼此隐忍了这种降临在任何人身上都容易导致崩溃的难处。也许是不远处家庭成员的死亡激发了活着的成员更多的潜力。用一个热闹的派对来对抗死亡,有一种西西弗斯欺骗死神一般的勇敢,也有着西西弗斯推着石头无数次上山的荒谬,因为这样并没有办法改写死亡的结果。但不妨用加缪形容西西弗斯的话来形容这个家庭吧:“西西弗斯是幸福的。”这个家庭也是幸福的。
《图腾制度》中写道:“人们所谓的图腾制度,与知性有关而与知性相应的需求,以及知性努力满足需求的方式,正是心智的首要条件。在这个意义上,对它来说,任何事物都不会过时,也不会显得遥远。图腾制度的意向是被投射出来的,而不是被接收到的;它的实质也不是外在的。如果说幻象包含有真理的成分,那么这种成分并非外于我们,而是内在于我们。”
籍此,对于影片的主角,这位仅有七岁的小女孩。人们很难在如此情景,即将失去父亲的时刻怀疑她的心智是否已经成熟,是否真实的感受到死亡的无力。而是有理由觉得她在这种与图腾制度相融合的家庭关系和生活方式之中找到了自我的知性和心智。
在图腾的框架之下,甚至可以援引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理论的部分观点,即:“图腾动物事实上即是一种父亲影像的投射(《图腾与禁忌》)。在与图腾动物相处之中,女孩接受了父亲的死亡并开始为其哀悼。”
导演的叛逆和野心
相较于我们耳熟能详的那部有关墨西哥文化的动画电影《Coco》带给我们有关死亡和生命的笼统认识。导演Lila Aviles则是通过一个非常叛逆的视角来完成这部《图腾》,因为在电影之中,死亡从未真正来临,尽管很多的线索都指向Tona的死亡,但影片中也铺垫了同样多的描述生命的元素。
在电影中,死亡是一个被悬搁而非降临的概念。相较于墨西哥和拉美作品中死亡降临但亡灵不息的主题,导演的选择可谓是叛逆。
导演Lila Aviles
另一方面,这部95分钟的影片仅仅是描述了一天一夜里的故事,有无数细碎的分镜意有所指,影片在缓慢的叙事中倏然会出现几声被强化后的收音,例如突然打开的门的声音,陶器碎掉的声音……似乎想让观众惊醒,从故事中走出来,去探索散落在影片各处的细节和彩蛋,以及刺激观众思考它们身后的意指,像是突如其来的陌生化效果。
影片本身和图腾的关联也是一种隐性的表达,在对其文化有相应的了解的基础上,我们似乎才能摸清楚导演想要表达的更多东西,而这种异域、文化相关的主题,无疑给观众增加了观影难度。由此可以窥见导演的野心——她似乎想要表达更多,更复杂的东西。
就电影本身而言,它关乎着温暖,亲情和人性,关乎着爱。在柏林影节更多关注社会以及政治题材这种刻板印象之中提交了一份别样的答卷。这份答案也同样发人深省,令人满意。
我们同家庭和爱人的这种亲密关系中流露的爱意,是贯穿更大议题中的人性与大爱的最小组成部分,这份爱意渺小,也私密,但这并不是置之罔顾的理由。若是只顾制度下的正确,而忽视了人性中的爱意,则是本末倒置,因为对开放与多元的包容永远来自人心。
作者:袁昊宇
校对: 留白
排版:王新然
审稿:Xavier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本文仅供交流学习,严禁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原标题:《本届柏林最不该被忽视的影片是这部》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