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历保建筑】沈家祠堂、颍川小筑、圣约翰大学建筑群、张园......品鉴奇妙的折衷主义探索期历史建筑
上海地区中国式的折衷主义建筑的发展可分为探索期和全盛期,探索期时间段大致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较为典型的案例为以沈家祠堂、陈桂春住宅(颍川小筑)、圣约翰大学建筑群(现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张园这几处建筑为代表。
(一)
沈家祠堂
近百年历史的沈家祠堂是一座中西合璧砖混结构的近现代典型风格建筑,也是上海市嘉定区现存唯一一处该风格建筑,其用材、形式和功能都具有很高的人文历史和建筑艺术研究价值。
沈家祠堂屋瓦和门厅结构既吸纳了当时西洋建筑的风格,也传承了中国传统建房艺术的精髓。现存的“阴院”建筑屋顶为中国传统的硬山式,两端用观音兜山墙,屋顶及墙体采用当时最先进的钢筋混凝土为建筑材料,整体气势壮观。
▲修缮前
▲修缮后
▲修缮后·细节
(二)
颍川小筑
陈桂春住宅又称“颍川小筑”,是浦东新区地域内一幢富有中西合璧风格的上海近代历史民居建筑,位于陆家嘴中心绿地的南侧。
(三)
圣约翰大学建筑群
(现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
▲韬奋楼(原名怀施堂)
(四)
张园
▲张园内中西合璧的石库门门头
探索时期,中国本土与国外建筑设计师在上海地区以不同的文化视角用建筑作品演绎了不同方向的对中国式“折衷”的理解。在住宅建筑中,本土建筑师在布局上仍采用中国传统平面、传统立面及空间,但结构细部和内部装饰表现为西式建筑风格。在公共建筑中,代表中国传统建筑语汇的飞檐、翘脚、琉璃瓦屋顶等多被采用,观音兜、封火墙等也常被用作协调切分建筑物的大体量或大建筑群。
原标题:《【历保建筑】沈家祠堂、颍川小筑、圣约翰大学建筑群、张园......品鉴奇妙的折衷主义探索期历史建筑》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