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新版丨 石泉《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

2023-03-16 19:0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 陈寅恪指导学位论文中唯一一部中国近代史论著

▪ 可与陈寅恪《寒柳堂记梦未定稿》参阅并读

▪ 经典之作新装再版,曾历经半个世纪历史风雨尘埃冲刷掩埋……

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

石泉 著

“当代学术”丛书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3年2月

作者简介

石泉(1918—2005),原名刘适,安徽贵池人,出生于北京。1938年入北平燕京大学历史系,1944年考入成都燕京大学研究院,师从陈寅恪教授,并兼任研究助理。1954年后,长期在武汉大学任教,教授,历史地理所所长。开创荆楚历史地理与楚国历史文化研究。

主要著作有《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古代荆楚地理新探》《古云梦泽研究》《古代荆楚地理新探·续集》等,主编《楚国历史文化辞典》。

内容简介

本书脱胎自石泉教授受业于陈寅恪先生时撰写的硕士论文,完成于1948年。历经半个世纪的历史风雨尘埃冲刷掩埋后得以问世,初版于1997年。此次再版,面貌一新。旨在使这部经典之作臻于完善。

当年,作者是位风华正茂的青年学子,带有强烈的忧患意识,通过对甲午战争前后中国内部政治情势演变的考察,阐明甲午战争实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以求与远东国际局势的演变相表里。

作者指出,甲午战争中国之所以失败,其内政上之基因,在于此前30年间自强运动未能大规模积极进行。战争以后,外患日张,国势日颓,中国政局遂失其稳定性。李鸿章既去,北洋军权渐归荣禄。袁世凯接统新军,渐露头角。而清流势力因康梁维新运动之大起又趋分化,上与宫廷矛盾相结,于是帝后党争愈烈,遂终爆发戊戌之变,大局从此益不可问。而革命势力则始于甲午,乙未间萌芽海外,逐渐滋长,遂终成倾覆满清帝国之先驱。

本书概述谨严宏阔,立论警辟深刻。作者辛勤探索之所得,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为我们了解民国学人如何看待晚清提供了一个极好的例证。

《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内页

石泉此文作于50 年前,一可见其独立无羁之思想,了无顾忌,言人之所未言,发人所未发之覆,毫无左顾右盼之拘束,此正得寅恪先生平生所教“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之真谛。二从文字言,挥洒自如,得心应手,语语照应,前后关连,以视后之八股之风,高出不知多少。今之治史者,于此亦当有以学之。

——唐振常(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

石泉教授这部少作、旧作,体现了中国良史之传统,其史学思想、史学方法与严谨的学风,都有其历史性的价值和切中时弊的现实意义。即以学风一端而言,本书对史料之搜集、考辨、研讨、分析,可谓详尽、透彻、深细。我相信,石泉教授这部著作的出版,必将多方面地有助于我国优秀史学传统之火继薪传,也将有益于史学工作之后来人。

——刘桂生(清华大学历史学教授)

目 录

序 / 刘桂生

自序

内容提要

引言

第1章 甲午以前政局概观

第一节 洋务运动与守旧势力之冲突

第二节 满清统治者对汉人新兴势力之猜防

第三节 宫廷矛盾与朝臣党争

第2章 自发端至宣战

第一节 李鸿章之观点与措施

第二节 主战派士大夫之观点

第三节 中枢态度之演变

第四节 北洋内情

第3章 战争初期:一意作战时期

第一节 主战派之政治攻势

第二节 中枢之争议

第三节 前敌人事摩擦之影响军事

第4章 和战并进时期

第一节 中枢人事之重要更动与主战派之作为

第二节 和议之酝酿及其成熟

第三节 李鸿章与淮军之失势

第四节 军事上之难题与新式陆军之创始

第五节 宫廷问题与政局之关系

第5章 和议之成与主战派之挣扎

第一节 议和时期

第二节 和约之批准与互换

第三节 和后余波

第6章 战后政局新形势

第一节 北洋局面

第二节 中枢政况

第三节 新兴势力之崛起

结论

参考书目

再版后记

《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内页

《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

自序

丨石泉

本文写成于1948年夏,时就学于燕京大学研究院,是在先师陈寅恪教授指导下所作的硕士论文《中日甲午战争前后之中国政局》。此亦当时先师所指导学位论文中惟一属于中国近代史领域者。形成此一特例之原委,可追溯至1944年冬季。时先师因目疾致盲,在成都存仁医院手术后,生活不能自理,夜间尤需人照料。作为入室弟子,我经常去值夜班。每当先师中夜失眠,则陪侍闲叙,兴之所至,几于无所不谈。某夜,先师问及毕业论文拟作何题?我率尔答称:对中国近代史感兴趣。近人王信忠先生已写成《中日甲午战争之外交背景》一书,私意颇欲就甲午战争中国惨败之内政背景进行探索:何以中国与日本同于19世纪60年代起步仿效西方,而二十余年后,以甲午战争为标志,竟乃成败判然,国际形势、国内政局皆因之发生重大变化,下启我国此后更为动荡之历史新阶段?拟寻究其所以然之故。当时虽有此愿望,实未敢信其必能实现,因先师当时之主要研究领域乃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史。不料先师竟予首肯,认为此题可作,并告知:“其实我对晚清历史一直是很注意的,不过我自己不能作这方面的研究,认真作,就容易动感情,那样,看问题就不客观了,所以我不作。你想要作,我可以指导你。”聆听之下,不禁喜出望外,此后即逐步搜集史料,但由于种种原因,实际上直至1947年春,始正式撰写。历时年余,终于完成。

1947年末,陈寅恪在北平清华大学新林院五二号院书房内

写作过程中,进行每一章之前,皆曾向先师说明自己的初步看法,经首肯,并大致确定范围后,始着笔。每完成一大节或一小章(各章各节大小不等),则读与先师听,详细讨论后定稿。先师对史料之掌握,极为严格:首先,必须充分占有史料,凡当时闻悉并能见到者,皆须尽力设法搜集、查阅,不容有丝毫遗漏;而选用于学位论文时,则又尽量筛汰,力求精炼。其次,则尤注意于史料之核实,同一史事,尤其是关键性的记载,彼此有出入者,必须认真加以鉴定,确证其某一部分为史实后,始得引以为据。在观点方面,则持之尤慎,必以史实为立论之基础。论文中每有分析性之论点提出,先师必从反面加以质询,要求一一作出解答,必至穷尽各种可能的歧见,皆予澄清以后,始同意此部分定稿。其高度谨严之科学精神,对我此后一生的治学态度、途径与方法,皆有深远影响。

此篇学位论文亦颇历沧桑。当年清缮方毕,未及最后校阅,即逢国民党政府之“8·19”点名拘捕,仓促脱身离校,进入华北解放区。清缮本虽得师友帮助,代为上交学校,但解放后经院系调整,久已不知下落。而本人身边之底稿,亦在“文革”中荡然无存!原以为从此消失于世,空存追忆而已;岂料1991年获悉,北京大学图书馆在接收燕大图书馆的资料中,竟存有此篇在,遂于1993年前往复印全文。失而复得,快何如之!不仅重获四十余年前的研究成果,尤要者,此乃先师昔年精心指导,使我深受教益的物证,是弥足珍视的纪念品。

燕京大学历史学研究所毕业论文

《中日甲午战争前后之中国政局》

先师晚岁以口述方式,倩黄萱先生代笔,写成《寒柳堂记梦未定稿》,以记叙家世及父祖三代所经历之晚清政局,惜于“文革”浩劫中又复散佚,仅存残篇,经由复旦大学蒋天枢教授整理后,作为“附录”收入《寒柳堂集》中(见《陈寅恪文集》之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6月版,页163—182)。先师于“弁言”中谈到写作此篇之心情与态度云:

今既届暮齿,若不于此时成之,则恐无及。因就咸同光宣以来之朝局,与寒家先世直接或间接有关者,证诸史料,参以平生耳目见闻,以阐明之……既不诬前人,亦免误来者。知我罪我,任之而已。(见《寒柳堂集》,页165—166)

又云:

清代季年,士大夫实有清流浊流之分。寅恪本人或以世交之谊,或以姻娅之亲,于此清浊两党,皆有关联,故能通知两党之情状并其所以分合错综之原委。因草此文,排除恩怨毁誉,务求一持平之论断。他日读者倘能详考而审查之,当信鄙言之非谬也。(《寒柳堂集》,页167)

又于“弁言”之末句云:

寅恪以家世之故,稍稍得识数十年间兴废盛衰之关键。今日述之,可谓家史而兼信史欤?(《寒柳堂集》,页168)

据上所引,可知先师此时已改变往昔不研究晚清政局之初衷,决心在晚年亲自着手阐明所知晚清史事真相,自信已能“排除恩怨毁誉”,作出经得起审查的公正论述,以存信史而待后之识者。此亦足显示师门三代人爱国之家风与史家的高度历史责任感!

追忆当年先师指导写作本文时,亦持此种态度。在严师教诲下,自己一方面必须以认真审订的史实作为立论基础,不敢凭空臆测;另一方面则排除个人好恶等感情因素之干扰,力求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作出公正客观之论述;由此确信,只有保持历史本来面目,认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始能对后人具有真正之借鉴意义。

1997年3月,作者重访当年恩师指导他写学位论文时的清华大学住宅,新林院五二号,时间相隔约50年

1949年以来,中国近代史在史学领域中颇受重视,成果迭出,远逾过去。而关于甲午战争前后之清廷内政背景方面,作过较全面系统研究,并提出相应看法者,似尚未多见。如能借本文抛砖引玉,有助于此课题之进一步探讨,则所深幸!至于文中之观点与见解,由于当时学术环境与自身思想认识之局限,衡以现今标准,必有疏失之处,幸祈读者不吝见教。私忖此文恐只能作为40年代,建国以前之产品看待,自不能与当前科研成果已达到之水平相提并论也。本人久已转事荆楚区域历史地理之研究,现今工作与社会活动已臻饱和,又年事已高,更无余力再就本课题作进一步探讨,如能以此作为后人研究本课题之一块踏脚石,于愿足矣。

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甲午战前三十年间政局概观。

第二章至第五章论述甲午战争期间清廷内部政局之变化。战争期间为时虽短,但因国内政治势力颇倚外患之日亟而乘机加强活动,通过谋划战局以兼遂其打击对手(实力派之李鸿章与淮军将领,中枢之孙毓汶等)之政治目的,终于随败局演变之同时,亦逐步形成朝局之重大变化,故以四章之篇幅,论述其迅速递嬗之迹,与夫转折之焦点所在。

第六章则概括论述战后政局新形势。

各章注释共931条,总计约二十余万字。此次公开发表,将题目改为“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以更求确切。

《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书影

此文写于解放前1948年之北平,依当年母校风尚,行文例用文言,此次发表,除个别误字外,皆仍旧贯,借存原貌,以资纪念。

石泉(刘适)

写于珞珈山武汉大学寓所

1997年2月

原标题:《新版丨 石泉《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