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加碘盐、无碘盐、低钠盐、加钙盐,选对品种才有益健康

2023-03-17 06:5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编辑部 大鱼 常笑健康

买盐应该买哪一种?很多人平时都不会有这个问题。但是,最近的超市货架上,不知不觉中,已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食盐——低钠的、加硒的、加钙的、无碘的……

其实,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定期更换一些食盐,也是一种保持健康的好方法。

换掉常用盐,健康更轻松

不同种类的食盐,其实对不同健康需求的人有很大的好处——

高血压

低钠盐

我国是高盐摄入国家。研究表明,中国南方人群钠盐摄入量平均为8~10克/天,北方人群口味更重为12~15克/天,降低钠含量势在必行。如果把家庭厨房、餐馆、食堂、食品企业等的普通盐都换成低钠盐,全中国就将减少10%以上的死亡。

低钠盐含有大约75%的氯化钠和25%的氯化钾,是一种低钠高钾的食盐代替品,低钠盐可以同时发挥减钠降压和增钾降压的“双重降压”作用。

心血管疾病

加硒盐

加硒盐是在碘盐的基础上添加一定量的亚硒酸钠制成的。硒元素具有抗氧化、延缓细胞老化、保护心血管健康、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功能。同时,硒还是人体内有害金属的解毒剂。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者、饭量小的人可以选择加硒盐。

骨质疏松

加钙盐

加钙盐是在普通碘盐的基础上按比例加入钙的化合物而制成的,适于各种需要补钙的人群,可预防骨质疏松、动脉硬化,调节其他矿物质的平衡,以及促进酶活化等。

甲状腺肿大

加碘盐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吃的都是加碘盐,这是为了预防碘缺乏引起的甲状腺肿大。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维持人体健康。

中国居民膳食碘参考摄入量建议一般成年人摄入量为120微克/天,但是我国大部分地区能够从水和食物中摄入的碘不能达标,所以需要通过食盐补充。

甲亢和甲状腺肿瘤

无碘盐

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山西等省市县是水源性高碘地区,这些地方日常生活中已经可以补充足够的碘,所以这里市面上供应的一般都是无碘盐。同时,甲亢患者和部分甲状腺肿瘤患者也适合吃无碘盐。

健康提示

对于健康人群而言,其实也可以把盐更换成低钠盐,降低钠的摄入,降低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也可以视自己的健康情况决定定期更换食盐品种~

吃盐太多或太少,对血管都不好

除了更换食盐种类,控制盐分摄入量对于健康也非常重要。一直以来我们都能深刻认知到高盐对于心脑血管的损害,盐摄入过多不仅会使血压水平升高,而且影响降压药物的疗效,同时增加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风险。

但是与此同时其实完全不吃或者吃太少也不行。国外研究显示,不论是否合并高血压,与每日钠盐摄入量3~6克的受试者相比,每日钠盐摄入低于3克的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的风险均增加。

如果钠盐摄入不足,机体细胞内外的渗透压会失去平衡,促使水分向细胞内流动,造成不同程度的水肿。轻者会出现意识障碍,严重的会导致心率加速、厌食、恶心等不良反应,医学上称之为“低钠综合征”。

不要太多太少,食盐有度有方法

因此,吃盐在选择合适的种类以外,吃盐太多或者太少,都容易出现健康问题。在控制量之外,也要注意用盐手法,才能给生活和美食带来些许乐趣。

推荐食盐区间

合理的食盐控制量为每天3~6克。以一个人一天盐的摄入量为6克计算,其中2克盐是人们日常吃进去的食物所包含的盐量,实际一天炒菜用盐量应是4克。

合理安排放盐时间

一天6克盐,如果三餐平均,每一餐只能吃2克盐,这2克盐炒什么菜都不会太出味。所以有个好方法是与其平均,不如集中,即为有一道菜尽量放相对多的盐出味,其他菜选择相对清淡的方法平衡。

更换一些调味品

放醋,放辣椒,使用薄盐生抽等代替放盐都是很好的让食物味道充足又可以因此降低盐分的做法。当然,更需要注意生活中的隐形盐,比如已经使用生抽调味,尽量不要再加盐,购买零食时候注意食物中的钠含量等,尽量少吃膨化食品、腌制食品、甜食等超加工食物。

会吃、会做选择,不仅仅是对于健康更加便利,实际上也是给生活一些丰富和希望。

参考文献:

1.2.邬时民.盐吃得太少也致病[J].安全与健康(上半月版).2019年12期.P56;

3.朱本浩.食盐种类多 选用讲科学[J].解放军健康.2015.2.P38;

4.张正修.科学吃盐,饮食才能更健康[J].青春期健康.2017年18期.P40-41;

本文图片来源摄图网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