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女性如何通过媒介赋能?王琴:女性要做新媒体时代的传播主体
澎湃研究所策划《女性友好城市十问》,关注城市中女性权益的十个面向。
大众媒体中的女性形象深刻形塑了女性刻板印象,影响了人们对女性的认知和想象。而当新媒体时代来临,女性形象的呈现变得愈发多元化。媒介与女性的关系变化如何?女性如何通过媒介赋能?我们如何推动一个性别友好的网络空间?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琴表示,自媒体传播的时代,女性作为传播主体的角色很重要。要鼓励更多女性参与媒介传播,积极开展媒介探索和媒介实践。通过媒介赋能,成为具有实践力和创造力的传播主体。
制作 澎湃新闻王璐瑶
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呈现
澎湃新闻:女性形象在电影、电视节目、新闻媒体、广告等不同媒介中是否有不同的呈现,以及媒介中的女性形象近年来是否发生了变化?
王琴: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呈现是媒介研究的经典议题。从这一研究发轫之初就主要聚焦于大众媒体对女性形象的再现,并从批判视角检视其中存在的问题。从相关研究看,你提到这些不同媒介对女性形象的呈现不会有太大差异。大众媒体中的女性形象基本都是主流社会文化观念的反映,和当时社会文化对女性的认知和期待相吻合。
当我们进入了自媒体传播时代,女性形象的呈现有了更多不同。自媒体是区别于大众媒体的分众传播,不同自媒体会针对受众人群的偏好和需求去呈现不同的女性形象。自媒体中的女性形象更多元,更鲜活具体。此外,不同女性群体也会通过自媒体积极发声。之前在大众媒体里很少被呈现的一些边缘女性群体,比如女农民工或农村留守女性,现在她们会用抖音、微博这样的媒体平台进行传播,让自己的形象能够在社交媒体中被看到。
同样地,自媒体传播也带来了以前被认为是私领域的女性议题被充分讨论,比如月经羞耻、生育困境。而这些话题在传统的大众媒体平台上,很难进入选题范畴,也很难被真正关注或引起热议。
从传播特点看,自媒体时代的媒体传播是多点传播、网状传播,去中心化的传播,传播者和受众处于多、散、杂、匿的状态,难以引导。自媒体在为女性提供更多发声机会的同时,也可能会让女性遭受更多的网络暴力。自媒体带来了一个社会与媒体双向融合的趋势,媒体越来越社会化,社会也越来越媒体化。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巨大的媒体环境中,接收和传播着多种多样的媒体信息,面对更多元的信息冲击。
澎湃新闻:哪些力量参与了女性媒介形象的塑造?您可以用一些比较典型的女性形象来解释。
王琴:不同的社会文化力量,会倡导和塑造不同的女性典型形象。早年的大众传媒主要反映主流价值观,传统性别模式是更多被推崇的,尤其在流行剧集、文学作品或新闻报道中,会倡导男主女从的性别秩序,比如温柔贤惠的妻子形象,吃苦耐劳的妈妈形象,青春阳光的女学生形象。近年来主流媒体也会塑造一些女性榜样,比如女科学家、女航天员,女运动员等等。
另一方面,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商业消费文化塑造了以女明星为代表的时尚美丽女性形象,追求穿搭、美容健身、喜欢消费。这样一些女性形象可能会更多女性被消费主义裹挟,更容易被物化,成为被凝视的对象。
澎湃新闻:除了主流价值观推崇的女性形象之外,您也提到媒体上还存在着一些没有被看见的女性,哪些女性形象、女性群体、女性的身份未得到充分的关注与呈现?怎么去突破刻板化性别形象呈现的方式?
王琴:没有被看见的女性非常多。中国庞大的人口中一半是女性,她们有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经济地位,来自不同的区域。主流价值观所倡导的更多是金字塔尖的优秀女性,被市场或消费主义青睐的是有消费能力的城市中产女性。其他大量的女性人群,比如底层的、边缘的女性群体,像留守女童,老年女性,流水线上的女工等等,往往被忽视、被遮蔽、很难被看到。
因此,媒介的呈现一定程度上是偏狭的,所以我们在讨论女性的时候,一定要探究讨论的是哪一部分女性群体。从女性友好城市的视角来关照女性,要把不同阶层、不同社会身份的女性群体都纳入进来,而不是让某个群体代表所有女性。
在这方面,北京木兰花开社工组织做了很多媒介传播方面的努力,积极发声。如果没有这些努力,大量默默无闻的流动女工群体,就很难被看到。去年我有个学生的毕业论文做了女性农民工的媒介赋权研究,关注了抖音平台中的女家政工,女建筑工,女卡车司机,流水线女工等群体,她们通过短视频平台去展现自我,获得较多关注,让基层女工的现实情况被更多人了解。她们代表了一大批依然被遮蔽在大众媒体视线之外的人群,但是她们能通过媒体平台积极传播,能被大众看到,就是很大的成功。
2022年3月7日,贵州,许多女性投入生产工作之中,在工地上做着不同的工种。视觉中国 图
澎湃新闻:您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下,您欣赏的荧幕女性形象、角色?
王琴:近些年,无论是在媒体的报道中,还是影视剧集的呈现中,越来越注重塑造更多元的女性形象,甚至更强调独立自信的,有主体意识的独立女性形象。以近两年讨论较多的影视剧为例,比如去年的热播剧《梦华录》,故事原型中女性形象比较单薄,编剧做了很大的改编,去呈现了一个当代视角下的宋朝三姐妹创业的故事,人物因此更丰满、更立体。再如今年的热播剧《狂飙》,大嫂这个角色呈现的是一个所谓女大佬的形象,富有个性且独立,之前我们很少看到这样的女性媒介形象,所以她的形象也受到了很多讨论和关注。
在我看来,多元女性形象的出现,与影视剧的受众以女性居多有关。有统计数据显示,大约超过60%的影视剧受众都是女观众。很多青年女性不仅爱看剧,也爱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讨论剧集,大大增加了剧集的舆论热度。一些观众女性意识很强,如果剧中有不尊重女性的情节,也会发起网络批评和抵制。这些反应也使得影视剧领域开始越来越关注女观众,甚至去讨好女观众,从而在塑造女性形象上更注意去呈现独立自信、平等多元的女性形象。
当然,这种现象的出现也是当下社会价值观的一个风向标。多元的女性形象在媒介上的呈现,是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表现,也会进一步推动社会的性别平等观念。
澎湃新闻:近年来也出现了很多大女主剧,这样的女性形象是日常生活中少见的,甚至太过完美的、虚假的形象?
王琴:大女主的形象也是有变化的,早年的大女主更多是开了挂的女性,过于理想和完美,甚至丝毫不接地气。这两年纯粹的大女主形象偏少一些,呈现女性优秀一面的同时,更多去呈现女性面临的困境,尤其是一些都市女性群像剧,例如前两年特别火的《三十而已》。随着性别意识的普及和女性主义观念的传播,这两年很多女性也在反思,自己的困境和焦虑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女性普遍面临的共同问题。
过于完美的女性形象会受到争议,观众会质疑其可信度或可行性。这些完美的女性形象的呈现,也反映了对女性形象的迷思,比如那种在外是强势的职场女强人,在家又是一个贤惠的妈妈,才貌双全,里里外外一把手,某种意义上是男权文化对完美女性的想象。这种脱离了现实的形象,可能会带来女性的焦虑。
媒介营造的拟态环境,并不是对客观现实的镜子式的再现,它会对信息进行选择加工,为了吸粉、增加流量,选择传播受众爱看的内容。今天我们同现实世界的接触,可能远远不及上网冲浪所花的时间多,所以我们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网络和媒介来认知这个世界,而媒介对女性形象的呈现,一定会影响到女性对自己女性身份的认知和认可。
商业消费会刻意去塑造和传播一些女性美的标准,例如对白瘦幼女性形象的倡导,背后有一些商业利益的助推,以此拉动女性对身体的消费,包括瘦身、减肥、整形、美容、美白等在内的庞大的商业链条。女性通过买衣服,涂抹化妆品去装扮自己,最后都会产生商业利益。商业文化倡导外貌精致的女性,塑身和保养身材的女性等,这些对美丽女性的界定背后,也潜藏着消费主义的陷阱。
《狂飙》中的大嫂陈书婷 剧照
媒体如何性别友好
澎湃新闻:媒体引导着公共舆论,对于性别平等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性别议题的传播、性别相关语汇的使用等方面,媒体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做才能继续推进性别平等?
王琴:很多媒体人可能都知道男女平等是一项基本国策,但是具体到使用的语言或传播实践中的性别平等,很多媒体人没有清晰的认知,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2017年中国妇女报发过关于性别歧视类的禁用词,但可能并没有被媒体普遍采纳。
我们在具体的媒体语言中是否流露出性别歧视和偏见,很多人对此是无意识的。有一些针对女性的带有歧视意味的词,比如泼妇、二奶、剩女、老女人、绿茶婊、圣母婊、灭绝师太等等,也有针对男性的歧视性用语,比如直男癌、娘炮,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
媒体要有性别敏感,这一点特别重要。我们在2012年翻译出版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手册《媒体性别敏感指标》,就是在推动媒体如何去实现性别平等,这个手册提出一系列指标,主要包括两大块:一是媒体组织机构中的性别平等,如是否让男女员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二是在媒体内容呈现中的性别平等,包括报道数量的性别均衡和报道内容的性别平等,我们很多媒体都缺乏这方面的培训。
澎湃新闻:新媒体环境下,针对女性的网络暴力频发,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如何推进网络空间中的女性友好?
王琴:针对女性的很多暴力是以网络形式呈现的。比如网络中的荡妇羞辱,女巫审判,我们在媒介研究中将之称为网络性别暴力( Gender based cyber violence),具体是指借助网络虚拟空间,用语言、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基于性别认同和性别表达而实施的伤害和污蔑。网络性别暴力普遍存在,包括网络性骚扰,网络霸凌,网络羞辱,网络跟踪,网络威胁,人肉搜索,非自愿公布私密照片和视频,通过网络虐待剥削和贩卖他人等。
青少年网络参与活跃,更容易成为网络暴力的参与者和受害者。女性青少年遭受的网络性别暴力是比较突出的。因为女性在网络空间中更容易被凝视,被物化。近年来有了更多元的网络暴力形式,除了最近粉色头发女孩遭网暴自杀,还有几年前的女大学生裸贷,针对女性的网络杀猪盘,以招募模特练习生的名义欺骗女生发私密照片和视频等。这些都是明显针对女性的网络性别暴力,形式多样且广泛存在。
网络暴力可能会对整个女性群体层面造成影响,让很多女性不敢在网络中发声或发言,不敢展示自己,形成一种寒蝉效应。女性会觉得去发声或者展示自己是危险的,这不仅会阻碍整个女性群体的发展,从更广阔的社会层面来看,女性如果不能广泛参与网络传播,对于整个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营造一个平等的网络空间,重要的是要多管齐下,从不同角度,共同促进和维护网络文化环境。首先,需要政策监管和引导,比如网络安全法规法要细化,更有针对性。《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中提到,要严厉打击利用网络对妇女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但是这些要求具体到实施中,还不够完善,宣传和普及也不那么理想。其次,要有网络伦理教育,尤其针对经常在网上冲浪的年轻人,要让他们知道,网络中的自由是有原则的,比如说要遵守公平的原则,隐私保护的原则,尊重理解的原则,不伤害的原则等等。
女性,媒介与赋能
澎湃新闻:一些女网红通过在社交平台上制造内容,将个人影响力转化为商业价值,形成了网红经济。您如何看待这类群体对媒介的运用?
王琴:今天网红经济如此普及和发达,网红成了一份被看好的职业。但是,大部分网红通过打卡吸引流量,然后带货,这种注意力经济,其实是个充满泡沫经济的行业,难以有长远持续的发展。
从女性发展角度而言,一些女性通过做网红拥有收入,也是一种媒介赋能。在流量时代,她们有能力通过对媒介的使用和对自我的包装,把自我传播变成吸粉的利器,甚至是经济的来源,也说明她们具备突出的媒介技能和媒介素养。
但另一方面,一些网红主要凭借外貌和形象去带货带流量,热衷于美化自我,本身还是落入了男性凝视的窠臼,还是在用男权审美的规范来规训自我,这也只是对女性商业赋能或网络赋能一个非常狭隘的呈现。
澎湃新闻:有另一些女性,运用社交媒体积极发声,获得了声援以及广泛的社会支持,成为借媒介为自己赋能的榜样。在您看来,女性要如何培养媒介素养以便为自我赋能?
王琴:媒介素养是传播研究中很重要的领域,是每一个在媒介社会生存的人,都必须要具备的能力和素养。媒介素养的第一个层面是认识媒介,能够从媒介中获取知识;第二个层面是辨识媒介,能够分辨各种媒介信息,并且能够抵制不良信息。媒介素养研究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发展起来的,当时一些英国研究者认为青少年看电视节目受到了不良信息侵蚀,所以最早的媒介素养是希望青少年习得对媒介信息的辨识能力,教育青少年抗拒“低水平满足”的媒介内容。
而今天我们所处在新媒体时代,更需要我们具备媒介素养的第三个层面——应用媒介。除了从海量的信息中去辨识信息,整合信息之外,如何有效利用媒介,成了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对女性来说,参与媒介实践、获得媒介赋能有重要意义。自媒体传播时代,女性作为传播主体的角色很重要。今天网络中大量女性话题的出现,有赖于一批女性在积极发声,她们站出来讨论女性问题和女性困境,对女性遭受的歧视和偏见表达不满意,确实能够让当前的舆论环境有所改观。所以,在社交媒体时代,要鼓励女性更多参与媒介传播,积极在网络中发声。不发声就不会被看到,发声才有可能带来改变。
2022年7月4日,海口复兴城海南自贸港网红孵化基地,100名旅行社行业工作人员组成“旅游体验官”在此进行短视频拍摄及直播技能专业培训。视觉中国 图
澎湃新闻:1995年北京世妇会成果文件《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将“媒介与女性”列为十二个重大关切领域之一,女性发展离不开媒介的力量。在您看来,媒体是否还有做得不够的地方?对于推动性别平等和妇女发展,还有哪些可以发挥的地方?
王琴:《行动纲领》中针对媒介和女性发展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战略目标,一是通过媒介技术增强妇女表达意见和做出决策的能力。这个目标我们依然在努力中。二是促进媒体对妇女做出均衡和性别平等的描绘,我们在第一个问题女性形象的呈现中讲了,这个目标也没有完全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也强调加强信息通讯技术的应用,增强妇女权能。回头来看,这是一条没有走完的路。
从一个更理想的角度来看,媒介与女性发展确实还有做得不足的地方,比如前面提到的需要更细化的政策法规,需要更多性别平等的评估,尤其是针对媒体内容做更全面广泛的性别平等的评估。从女性自身的角度而言,需要增强媒介素养,去多接触媒体,应用媒体,掌握更多的媒体技能,这对于女性发展一定是有益的。
澎湃新闻:我们的女性友好城市项目也是对媒介赋能女性的探索,您对我们的项目有何补充的建议,以及特别想要强调的地方吗?
王琴:在数字社会,城市空间也是一个数字化的空间,有一个重要概念值得关注——性别数字鸿沟。性别数字鸿沟是数字鸿沟在男性和女性群体中的差异呈现,主要表现为媒介信息的有效获得、应用媒介、信息技能等方面的性别差异。性别数字鸿沟的概念涉及很广,例如在教育领域,传统观念认为女性不擅长信息技术,这会造成女性对信息技术缺乏兴趣,缺乏信心。我们在STEM领域的女性比例一直偏低,也比较缺乏优秀的科技女性榜样。由于经济和教育的不足,偏远地区女性在信息接触方面依然处于弱势。所以,如何让女性有更长远的发展,是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
制图 澎湃新闻王璐瑶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