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专访|阎海军:寻路关陇之间
“陇头流水,鸣声呜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在《陇头歌辞》中描写的旅人看来,陇山以西已是荒决之地。陇山不是中国最大的山脉,也不是最高的山脉,但是陇山在中国历史的生成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非虚构作家阎海军在出版多部甘肃乡村非虚构作品后,将视线转向家乡的历史。《翻越陇坂》是其历时四年寻访关陇古道,翻越渭河峡道后的新作。这本非虚构历史文化随笔从“陇坂”这一地理概念切入,围绕秦皇汉武、李广杜甫等十二位历史人物,追述由秦到清两千年来发生在陇山东西两侧的冲突与融合、分裂与统一。这些人物的命运借由陇关道与国脉紧紧相连。
《翻越陇坂》
澎湃新闻:本书的缘起是?
阎海军:本书的缘起比较简单。十多年前,我一位开火车的亲戚,给我讲述了上世纪宝兰铁路开通的历史以及行车艰难性,我在之后每次坐火车东出陇右穿越陇山时,格外留意到了穿行于秦岭和陇山夹缝中的陇海铁路,实在很艰险。还有渭河的这段流径,更是环绕曲折,硬是从陇山和秦岭的夹缝中流了过去。我的故乡在陇西黄土高原的渭河北岸,村庄的小河流小到地图上找不到名称。但是这些小河流都流向渭河。由于植被缺失,村庄的水土流失非常严重。每每来到关中平原,看着肥沃的良田,我就想到了故乡——陇西高原的寒山瘦水。考察关中平原的成因,陇西高原流失的肥土有着很大的贡献。同是黄土地,高原和平原的物产殊异。中间只隔了一座陇山。由这种关联和差异,我对陇山的意义有了一些思考。这个隆起改变了两种生态。这是关于地理的兴趣。
在思考陇山的过程中,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非常有趣,他们大都在吟咏离愁别绪。比如“陇头流水,鸣声呜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在长安看来,陇山以西已是荒决之地,陇山无疑是边关。深处陇山之西,我对这种喟叹很感兴趣,这是人文的角度。
由地理阻隔到人文互动,就切入到了历史。陇山不是中国最大的山脉,也不是最高的山脉,但是陇山在中国历史的生成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便是为什么要写这本书的缘由。
澎湃新闻:您提到的陇山和书名中的陇坂分别是指哪里?为何如此重要?
阎海军:陇坂和陇山其实是一个概念,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叫法。今天,我们所说的六盘山和关山,就是古代的陇山。这座山脉北起宁夏,南抵秦岭,呈西北至东南走向,全长240公里,控扼陕甘宁三省区。《读史方舆纪要》称“陇山,北连沙漠,南带岍渭,关中四塞,此为西面之险。”今天,以华亭至庄浪之间的番须口为界,北段叫六盘山,南段叫关山或者小陇山。
如果找一张标准的地图,然后对折,就会发现,折线刚好与陇山重合。陇山南北横亘只有240公里,但是它完全阻断了中国的东西两个地理板块。陇山以南,云贵川通西部,形同天堑。陇山以北,贺兰山、沙漠阻隔。时至今日,东西互动大通道,依然在关陇古道旧线敷设。我们都知道,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是秦朝。秦正是依托陇山西麓根据地,一步步入主关中进而横扫六合,最终实现霸业。其时,中国依然是跛脚的。秦王朝所占领土地,陇山以西的区域并不大。汉武帝不断用兵,由东向西,先河西,后西域,拉大了版图。正是这样东西走向的两次大规模互动,奠定了“中国”的疆域。将中国以长江黄河为“内边疆”的状态扩展到了以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为界线的“外边疆”状态。也就是拉铁摩尔的“内亚边疆”概念。秦汉以降,各代王朝如果失去陇山以西的区域,注定就失去了战略纵深,也失去了基本盘。由此也就可以理解,很多衰败王朝的诗人写作“陇头流水”的辞赋时,满含幽怨和悲伤。
陇山最大的重要性,就是陇山以西有大好河山。任何一个中原王朝想长治久安,就必须图谋陇山及以西的区域,也就是“欲保关中,先固陇右;欲保陇右,先固河西;欲固河西,必斥西域。”这个还要看能力大小、时事格局的左右。雄才大略如汉唐统治者,必然要掠过陇山,越过陇右河西直达西域。
陇山重峦
澎湃新闻:附录中提到的2018年的“寻路关陇之间”考察计划是什么?
阎海军:2018年,完成《陇中手艺》的出版后,我就将思考的重心挪到了考察关陇古道上来。我们常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其实关陇道的艰险不亚于蜀道,而且关陇古道的意义,中国没有其它任何一条道路可比拟。这是地理属性决定了的,也是历史延续的产物。直至今天,中国东西互动的大动脉,依然要穿越陇山,且基本依循着古道开通。所谓的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第一要务就是设法翻越陇山。
我的考察,主要是摸清楚关陇之间的古道,到底有多少条,是什么走向,在各个历史时期扮演了什么样的作用。我是由南向北逐步推进的,这不是一次线性的行走,是将陇山作为横断面,来回穿梭,反复考证。由南道北,渭河峡道、咸宜关道、陇关道、秦家源道、陇坻主干道、番须道、鸡头道、瓦亭道、六盘道、木峡道、石门道,基本就摸清了。
手绘:崔双胜
通过脚踏实地走,通过细致扎实的田野调查,更能结合实际地回到历史现场。否则,仅仅依靠翻阅历史书,依着想象推理写历史,是靠不住的。
澎湃新闻:谈谈实地探寻陇关古道的心得和有趣之事吧。
阎海军:先检索文献,还有当下学者研究古道的论文。确定了基本方位,然后去现场。其实到了现场,很多人不知道古道,只能问年龄长的人。有的是朋友介绍,有的是边走边问。
走访古道,最有趣的是遇到的一些人。比如兰夏冰,一位养蜂人。盛夏时节,他在陇关道一个叫富汉坪的地方,养着几十箱蜂,对我的攀谈十分热情,那里远离村镇,吃喝用度极其有限,他非常热情地请我吃刚刚煮熟的玉米棒子,我委婉地拒绝了。想想他日常生活的艰难,我由衷地感慨他的慷慨和善良。他当过兵,说到陇关道,他说截至目前,这里发生的战斗,都是步行的人完成的。仔细思考还真是那么一回事。一路走,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人,他们生活在古道沿线,他们并没有历史的负累,他们只在现世的泥淖中顽强而艰难地生活着。
最有趣味的是登上陇山顶峰,躺在老爷岭一边吹风,一边想历代文人途经此处的离愁别绪,那一首首“陇头流水”,都有牵肠挂肚、生离死别。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老爷岭就是阳关、就是玉门关。在老爷岭思考过往的人事,顿有去国还乡的悲悯。我先后三次登临老爷岭,每次上去都恋恋不舍,未来我还会去。
陇关故道。航拍:张平安
秦陇互动的地理结构和人文优势
澎湃新闻:书中提到,展望“历史中国”的生成,东西互动不可缺席。尤其“天下中国”实现的王朝,都没有脱离以秦陇互动为核心的东西互动。秦陇互动有怎样的地理结构和人文优势,支撑了秦国“天下中国”的初次实现和“历史中国”的不断生成?
阎海军:“天下中国”,是三代以来中国思想界的理想政治图景。我认为,以陇山为轴心的东西互动,先后在春秋战国和汉两个时期,形成了两次超量级的国家演变,促成了“天下中国”的首次实现和“历史中国”的极致生长。一次是秦人以陇西高原为基地,翻越陇山东进关中进而吞并中原,首次建立大一统的中国,这是小中国、小时空的小循环;一次是西汉王朝以关中和华北为基地,翻越陇山占领河西、控制西域的西扩行动,这次是大中国、大时空的循环。
史家认为,秦汉和隋唐是真正的“天下中国”。这种认知,应当首先归因于地理版图,其次是政治制度、军事实力、文化传播、精神构建方面的提升和进步。
我认为,“地理机会”孕育了国家起源。同样,“地理机会”支撑了“天下中国”的初次实现和“历史中国”的不断生成。
麦积山石窟。西魏皇后乙弗氏接受皇帝元宝炬为罢兵柔然而做出的赐死之命,在秦州自缢身亡,由其子安放麦积山,建佛龛供奉。航拍:丁建太
首先,黄金纬度线奠定了文明发展的基础。
中国文明的发生,主要集中在北纬35度与北纬38度之间,北纬38度线基本是农牧争夺线,而41度则是农牧分界线。在北纬35度与北纬38度线之间,不仅发生了中国国家起源——夏朝的诞生,还出现了商、周两个王朝的迭代。这个区域内的黄土高原,刚好在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和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之间,也就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与(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之间。
“天下中国”首次实现的标志,是秦国横扫六合,一统中国的霸业。这个标志的内在核心,就是秦国由陇西黄土高原翻越陇山进入关中平原的发展壮大历程。而关陇地区正好也在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和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之间。因为这里是孕育万物、生机盎然的地方,遂有“黄土高原是地球馈赠人们的厚礼”之说。
同一维度,为秦人不断东进创造了便利,既包括他们由陇西高原向关中平原的东进,也包括他们由关陇基地向华北平原的东进。总而言之,同纬度奠定了东西互动的基础。这个基础,演化着不同的东西互动结果。秦人的壮大,“天下中国”的实现,本身就是周朝基于夏商文明,不断创新国家制度,推进国家文明升级的结果,也属于同纬度下的东西互动范畴。
萧关,关中四大关之一。
其次,第二阶梯位次孕育了适应能力更强的族群,利于向低阶位的东方俯冲和向高阶位的西方爬升。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青藏高原边缘以东和以北,是一系列宽广的高原和巨大的盆地,海拔1000-2000米。第三级阶梯:在东部,主要是丘陵和平原分布区,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下。
“天下中国”首次实现的中心区域——关陇地区——处在第二阶梯位次,这一位次作为中间地带,其地理环境孕育出来的人群,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更强。秦人从陇西高原向关中平原、华北平原的进军,是俯冲姿态,一路所向披靡。汉唐定都关中,经略西域时基本属于仰攻,但战力依然强劲,终能成就大局。
再次,高原和平原优势互补,游牧和农耕相得益彰。
早期秦人在陇西高原与戎狄民族斗争,练就的是刚毅果敢,他们善养马匹,在游牧世界来去如风。后来进入关中平原,又获得了那里先进的农耕技术和敦厚的周文化滋养,战马加粮食等于最丰厚的物质基础,果勇加务实促成了最先进的进取精神,此时的秦人成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王者之师,他们俯冲华北,俯冲江南,自然一路无敌。
高原和平原的互动,实质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互动,早期秦人以陇山为轴心,以陇西高原和关中平原的互动做了小时空范围的实践,实现了民族融合和文明融通的小循环。到了汉唐,则扩展为以陇山为轴心,以陇右、河西、西域三大区域与关中平原、华北平原大板块的大时空互动,则实现了民族融合和文明融通的大循环。
早期中国,东西互动如同一架发动机,同步带动了南北向的互动(南部止于极热地带,北部止于极寒、极旱地带),形成了“历史中国”自然而然生长壮大的历史动力。
再现历史人物的现实关照
澎湃新闻:书中选取的12位历史人物包括帝王将相、诗人和女性人物,研究和选择人物时有什么依据和考虑?
阎海军:翻越陇坂的人,从帝王将相到贩夫走卒,可以说多到无以计数,为什么选择这12位人物作为代表,主要是为了凸显人物命运的复杂性。这12位人物中,“成功”的历史大人物有四个:秦始皇、汉武帝、杨广、铁木真。他们是真正改写历史进程的人。“失败”的历史人物有三个:隗嚣,他险些成为皇帝;铁血将军李广,他勇猛过人,但一生未能封侯;杜甫,一生痴迷做官,一辈子没当上大官,倒是诗歌成就让他在身后彪炳史册。女性人物有两位:解忧公主和乙弗氏。他们虽然贵为皇后,身居要位,但是他们都是不能主宰自己命运的人。还有张骞、王韶、林则徐的人生,谈不上多么风光,也谈不上多么顺利。
成功如帝王,后世依然背了骂名一堆。失败如隗嚣,大不了也是别人戳脊背。在胜者王侯败者寇的历史书写惯性中,在“非刘氏不能王”的奴性意识里,隗嚣注定是要挨骂的,但仔细分析隗嚣的人生轨迹,他有着过人之处,也有着谦逊立场。士风谔谔。
人云亦云是靠不住的,包括司马迁的论断,也有被个人感情色彩裹挟的部分,我们反复推敲历史材料,尽可能得出独到的观点,才是历史非虚构写作的意义。反观这些历史人物的结局,不论成功还是失败,终归走向都令人慨叹。
张棉驿。当地文史资料记载,张骞初使西域返回时,担心汉武帝问罪,留置妻儿于此。后汉武帝不但没有问罪,还重用张骞,封张骞儿子张绵为此地亭官。后世为纪念张绵,以张棉驿命名(绵棉同音),直至晚晴。
澎湃新闻:这些人物故事中,您个人最有感触的是哪一个?
阎海军:12位人物中,我最感兴趣的人是隗嚣。隗嚣是一个失败的英雄,也是一个很复杂的人。王莽改制失败,乱世再次来临,像春秋战国之世、像楚汉争雄之时。平民难安、百姓难立,天下英才都期盼辅佐明主上位。乱局开端,近似牌局开始,一切人都想拥有好机会。所有人都被现实催逼着推向了赌局。隗嚣就是在这样的乱局中,凭借陇山在陇右割据一方。
前汉败亡多国演义,太多人想当皇帝。经过竞争,隗嚣、公孙述和刘秀成三足鼎立之势,隗嚣本来大有希望,但最终亡失。究其原因很多,但马援、王遵、牛邯的出走显然关系最大。好朋友一旦背叛,总能点准死穴。马援带着刘秀灭隗嚣,王遵一夜之间分化招降了十多位将军,隗嚣从此一蹶不振。
马援心狠手辣地对付老东家以讨好新主子,“马革裹尸”,信誓旦旦,任凭多么卖力但结局并不好。风云际会,时势运转,做不到独善其身、归隐山林,但也没必要卖友求荣。像窦融,一开始就判定隗嚣没有帝王运,隗嚣和这种敌人干,被搞死了也心服口服。可马援、王遵、牛邯之辈,当年来陇右投奔时,嘴上说的可都是友谊第一啊!隗嚣肯定至死时依然想不通。
千说万说,隗嚣还是识人不准,断事不明:为投更始,出卖叔父;为抗刘秀,称臣公孙;该降不降,断送亲儿。
后来的历史书写者,要么遵循了成王败寇理念,要么依据事后诸葛亮的态度,认为隗嚣就应该向刘秀俯首称臣。然而,大争之世,群雄逐鹿,谁能一统天下止戈息战,谁就是真正的英雄,但凡积蓄了一些实力的人,谁不想试一试呢?
澎湃新闻:书中后记提到,这是一次历史非虚构写作。近年来进入大众视野的历史非虚构作品越来越多,比如北大历史学者罗新去年的新作《漫长的余生: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一般来说,历史学者在进行这类写作时,更多的是需要考虑如何处理文学性的问题。您并非历史学者,对历史人物再度创作时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阎海军:过去的确有很多历史再书写,有的归于戏说、有的归于调侃,有的甚至油腔滑调。这是极其不严肃的写作。我并不看好只为了给今天的读者带去“速食”而改编历史。要说真正的历史非虚构写作大师,我觉得史景迁和孔飞力才能算得上。他们对历史的严谨态度,不失学者的职业操守,他们对细节描写的深入程度,不输于文学家的文采斐然。他们最让人称道的部分,是从历史中发现新论点,启迪新思维,刷新老判断。
我在处理《翻越陇坂》的历史人物时,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对史实的判断。我一直严谨地为自己画了个非虚构的圈圈,从来不敢跨出去。非历史学者,再加上选择的人物从秦朝一直到清朝,跨度极大,要弄清楚史实问题,是花了很多功夫的。当然,做到这一步,如果用历史学家的专业眼光审视,肯定还有很多欠缺。但是好在我是记者,我是非虚构作家,我有胆量去这么写。专业的历史学家,研究越是深入范围越是狭小,很少有人像西方历史学家那样大跨度干事。另一个挑战,就是史料阙如的问题,比如写乙弗氏,她本人的传记就那么短短的一小篇,根本无从深究。但她有她生活的时代背景,有相互关联的人物,从侧面烘托她的生命历程,达到了丰满意图。这个写法其实《漫长的余生》也在用。
载有东汉关陇古道信息的河峪摩崖石刻拓片。
澎湃新闻:历史非虚构写作在中国的兴起,与其对历史的人文意识和问题意识密切相关。《翻越陇坂》有何现实关照?
阎海军:过去我们讲历史也好,讲民族融合也好,都在说以长城和北纬40度为轴心的南北互动。很少有人提及东西互动。《翻越陇坂》这本书,就是通过历史人物的命运透析当时的历史背景,从不同人物在不同时代翻越陇坂所从事的历史使命中,归纳出了东西互动的历史意义。也正是东西互动促成了历史中国的极致生长,也正是最激烈的两次东西互动,促成了“天下中国”的实现。
前面说了,用地图对折就能发现,中国的东西等分线其实就在陇坂。但自从海洋文明兴起以后,中国的经济文化重心持续在向东南偏移。按三重地理位阶区分,人口、经济总量全部集中到了最低位的东南沿海,第二阶梯是过渡带,青藏高原的西北成了落后带。前人已经讲过:中国是一个偏瘫巨人。全国80%的经济总量集中在东南沿海30%的国土上,而西部80%的国土上,只集中了30%的生产力。未来的中国,有两个最大的命题,一个是城乡均衡,一个是东西均衡。这里有个大命题就是东西差距,这个差距对应的就是东西互动。历史上有频繁的东西互动,今天和未来,依然需要强有力的东西互动,才能促成大国均衡。这是大国策。短期内难以实现,但是从长远来讲,不得不面对。目下讲“一带一路”,就是切中了这个环节。西部的区位优势不明显,但是西部是中国的战略纵深。历史上,文韬武略如汉武帝、隋炀帝,都高度重视西部的开发。从这个意义理解,就关照到了现实和未来。
真正关注底层人民的作品才是好作品
澎湃新闻:历史研究者常常面临的现实困境是与社会热点讨论脱节,历史非虚构写作在某种程度上让历史与公共社会产生了联结。而您是记者,记录了多年陇西乡村现实以后为何转向历史议题?
阎海军:我在这本书的后记,引用了意大利史学家、哲学家克罗奇的一句话:“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个论断只有从历史哲学的角度去理解才具有实质意义。所有的历史都和当代的思想状态有关联。历史非虚构写作,是我的一次新尝试,也谈不上是转向。乡村社会的物事,我一直在坚持做,并没有松懈。那是毕生努力的方向。至于这次历史非虚构写作,是一次兼顾。这也和我从事的职业有直接关系。记者的眼光,必须独特地审视有价值的领域,并从中开掘意义。记者不能像专家那样专一而深入。记者需要在真实的王国里寻找独到的新颖性。所以开掘不同的体裁,也是职业使然。基于天然的价值判断能力和久经锤炼的采访素养,我一直认为,没有谁能比记者更适合做非虚构写作者。
澎湃新闻:作为一个甘肃人,您一直在书写家乡,您还组织各界人士一起编写了崖边系列。这个共同体现在的情况怎么样?
阎海军:崖边mook已经做了两期,反响比较好。温铁军老师和韩少功老师为我们做顾问,我们前后关注了两个主题,做了两个专题:故乡和艺术里的村庄。其中第一期还入选了新闻出版总局《全国农家书屋重点推荐图书》书目。共同体成员的参与热情一直非常高。第三期的主题是“土地美学”,目前正在紧张组织稿源。乡土文明的挖掘整理,顶多只有20年的时间,过了这20年,一切都将烟消云散。这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工程,也期待有识之士和志同道合的人能加入我们的共同体。
我一直在坚持做非虚构写作,因为我觉得基于真实原则真正关注底层人民的作品才是好作品。崖边mook坚持的调性和方向,也是为了团结更多的人,投入到探索中国非虚构写作的尝试。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