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法治的细节︱我们如何进行公共讨论?

特约撰稿 陈碧
2023-03-14 18:01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最近一段时间,网络热议的多是一些公共话题,比如“网暴的治理”、“女性的生育自由”、“校园举报”、“如何对待犯罪者的子女”等。当人们的注意力不再聚焦明星八卦,而是关心公共事务,“即使事情非因我而已,仍然有能力评判之“,这值得赞美,说明人们更加关注法治、自由和公正,这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在这个过程中,众声喧哗的舆论场呈现出不同的意见,对于某些尖锐的观点我们并不吃惊。因为每个人作为参与者,在发声和讨论的同时,应当看到公共讨论中必然存在偏见,并对此保持宽容和开放的心态。

一、公共讨论中的偏见

我的专业是侦查与证据,所以我也研究人们的认识过程。有人的地方,就有偏见。但持偏见的人往往并不自知。在刑事案件里,要求警察不能“先入为主”就是在排除偏见。面对的大多数案发现场,警察需要发现问题,提出潜在的假设,并进行印证,最终才能形成完整的案件事实。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不断核对,不断重启。因为一开始的假设,未必是对的。

审视最近的网络讨论,会发现人们往往只做第一步假设就得出结论,而忽略了印证,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偏见。第一类偏见是情绪启发性的偏见。比如谈到“如何对待犯罪者的子女”,很多人会迅速联想到歌手曲婉婷和她因为贪污罪入狱的家人,或者是涉黑涉恶人员及其子女。这时候人们很难想起那些因为醉驾入刑、因为租借银行卡、手机卡入刑以及过失犯罪的轻罪者。

因为人们进行判断的时候,常常依赖最先想到的经验和信息,并且以此作为假设的依据。用统计语言来说,在评估概率的时候,最近发生的事件或者印象深刻的事件被赋予了过高的权重。我们会根据手里有的可用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通常不会从概率或者统计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依赖于自身记忆、直觉、情绪反应中得出可能的故事。这种情绪启动法通常是不可靠的,但是它有很强的共情能力,情绪一旦被点燃,就能迅速让我们得出结论。

第二类偏差叫结论先行,也就是先有了结论,再去寻找能证明这个结论的证据,同时对不符合结论的证据视而不见。这种预先得出的结论往往是情感决定的,但是情感的力量是超过理性判断的,它拒绝思考。

法律课堂里经常会引用洞穴幻象理论,这是英国哲学家培根提出的阻碍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幻象之一,是指人们常常在把自己想象出来的理论和观点到处乱套,他们不是让理论和观点符合客观的事物,而是强行使客观的事物符合他们的理论;或者说,他们只愿意看到那些符合其观点的部分,而无视那些不符合的事物。

如果警察陷入洞穴幻象会怎么样呢?他们会驳斥嫌疑人的辩解是不老实、是狡辩,对那些能够证明他无罪、罪轻的证据视而不见。再严重一点,就会走向刑讯逼供。有一些冤假错案恰恰来自这种最真诚的自以为是。在此基础上反思我们在公共事件中的发声,是否也存在这种拒绝反驳呢?

二、偏见会消失吗?

如果你要问偏见如何消失?答案可能会让你失望。因为基于每个人不同的背景、每个族群不同的经历,偏见永存。所以不要幻想所有人的意见一致,而且还都是“正确“的。试想一种所有人观点一致的舆论场,也是无法接受的。

在偏见永存的前提下,我们仍然要去发现事实真相,刑事案件仍然要进行侦查和审判,公共讨论仍然要进行。研究显示,法官的专业技能和经验并不能使他们免于思维定势和司法偏见。可是,一旦法官认识到哪些偏见会影响自己的行为,就能够通过自我监督摒弃各种偏见。

所以,纠正偏见的方法是了解偏见。用个时髦的心理学术语,就是觉知。要觉知到自己正在用主观的视角看问题,这是你个人赋予这个事件、这个话题某些意义,这也许是偏见,也许事件还有另一面。作为公共事务的讨论者,我们务必要警惕自己迷之自信的时刻,我们需要反思,为什么我们会相信这一种可能性而放弃另一种可能性呢?为什么我们持这种观点而他们不这么看呢?

说起来很简单,多一种视角,多一份觉知,就是纠正偏见的解救之道。但知易行难,在很多时候不诉诸情感而诉诸理性,是反本能的。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正是不断地平衡本能、情感和理性。在某些公共问题面前,有的观点持有者,虽然人在21世纪,但使用的却是丛林思维和报复逻辑。《三体》里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它用在地球生存危机的时候很贴切,在和平年代却过于黑暗。所以,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则,也没有永不进化不改变的基因。

三、我们需要为此悲哀吗

在最近的网络讨论中,有一种悲观的论调,比如说“好人死于多管闲事“。这让我想到了《三体》中的一个人物——执剑者罗辑。他曾是地球的救世主,到头来却被视为不可理喻的怪物被放逐。三体人的入侵降临到愚昧的人类头上,蝼蚁般的众生活该承受他们的命运,他们自食其果,该忏悔的是他们。罗辑被解除执剑者的职权之后悲哀了么?虚无了么?认为这届地球人民不行?他没有,他在尝遍世事炎凉后内心深处依然认为人类是值得被拯救的,一直坚守到太阳系被摧毁。

这虽然是一个小说中的人物,但给我们的启示却是深刻的。假如学生在大学课堂不认同某个老师的观点进行举报,从此以后所有老师就只投其所好,只选他们爱听的讲;假如公众识别不出真相或者真理并加以追随,就活该最后倒霉吗?不应该是这样的。这恰恰说明,某些常识还说得不够多,不够好,某些洞见还不足够吸引人,所以无法让参与公共讨论的人更加信服和支持。与此同时,即使是罗辑本人,也要警惕和反省自己的观点,因为我们都是被我们的所学、所知、所处环境塑造的。 

在公共讨论中,宽容和开放的心态不可或缺,勇气也难能可贵。在乍暖还寒的春天,我鼓励我的同行们仍然有勇气说一些不合时宜的话,因为我们也是被法治教育塑造的,会身不由己地做一些选择。引用一位美国律师的话表明我们的态度:“只要人会犯错误,只要存在不完善、惰性、官僚主义、腐败、偏见、不确定因素和各种不可预见因素,我们这些发誓要保护处于不利地位的、不受欢迎的、被错误指控和不当定罪者的人,就应该利用我们能运用的各种方法。”

-----

陈碧,系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法治中国,不在宏大的叙事,而在细节的雕琢。在“法治的细节”中,让我们超越结果而明晰法治的脉络。本专栏由法律法学界专业人士为您特供。

    责任编辑:单雪菱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