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雅昌专稿 | 穿越仇英《桃源仙境图》又见“桃花源”

2023-03-13 10: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文|王丽静

图文未经授权不得擅用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这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让无数世人心之向往。

世上真的有桃花源吗?

近期,天津博物馆在继“再现高峰——馆藏宋元时期文物精品特展”展出范宽《雪景寒林图》之后,又推出了“桃源何处——馆藏仇英《桃源仙境图》特展”,展出了明代仇英的《桃源仙境图》,以及仇英老师周臣的《香山九老图》轴等。

“桃花源”是中国历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现象,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应当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被世人广为传颂。

明代,人们从元代紧张的战乱中解脱出来,虽然科举制度兴盛,但吴门文人普遍向往归隐生活,隐逸思想也成为了当时山水画的一个重要内核,出现了很多以“桃花源”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仇英《桃源仙境图》

仇英的《桃源仙境图》就是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蓝本,采用了北宋全景式大山大水的布局特点,视野开阔。画中云雾在山间缭绕,楼阁山峦若隐若现,古树盘山而绕,三位白衣高士临溪而坐,抚琴吟诗,营造了一个远离喧嚣、与世无争的神仙居所。他将文学中虚拟的“桃花源”,转为了可观赏的真实绘画作品,并非对陶渊明“桃花源”的图解再现,而是借“桃花源”表达了自己心中的美好愿景。

仇英《桃源仙境图》(局部)

“透过画中仙,看尽凡间客”。

《桃源仙境图》描绘了仇英自己心目中的“仙境”,同时也体现了他想归隐山林,在“桃花源”生活的愿望,也是世人所憧憬的“桃花源”。

又是一年桃花开,让我们再一次误入“桃花源”,看那梦里的世外桃源。

▋桃源仙境

仇英《桃源仙境图》青绿设色,纵176厘米,横66.7厘米,是仇英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是中国国家一级文物。

清代安岐《墨缘汇观》对此画有这样的描述:“道者三人临流而坐,一鼓琴者,一童手提都篮侍立于左,一童捧卷度桥下溪水奔流坡多红桃掩映,半山一人负囊绕栏而上,又于松林深隙作行脚二僧行转山坳,其间云烟飘渺梵宇层叠,悬崖一亭闳敞甚为险峻,上段杉树重深,水阁一人倚槛远眺,因此又名之为三教图”。

仇英《桃源仙境图》(局部)

画面右下款题“仇英实父制”,钤“仇英实父”一印,还钤有“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二方清内府藏印,“欣赏”、“灵石杨氏珍藏”、“杨曾之印”、“燕翼堂”、“颖川怀云子图画”等鉴藏印。从这些藏印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到该作品的递藏。

仇英《桃源仙境图》(局部)

《桃源仙境图》是仇英为明代苏州收藏家陈官所画,到了清代由居住在天津城东南“沽水草堂”的书画鉴藏家安岐收藏。在乾隆七年(1742年),《桃源仙境图》被归入乾隆内府。清朝末年,工部右侍郎张翼将《桃源仙境图》收藏至家中。张翼去世后,其子张叔诚继承了父亲所藏文物,并在1975年将《桃源仙境图》等件文物捐赠给天津艺术博物馆。

张叔诚将自己一生主要的精力和积蓄都花在文物上,他爱文物甚至胜过自己的生命。正因如此,他才会将这些无价之宝捐给国家,我们才能在博物馆看到从创作至今已有500多年,且保存完好的《桃源仙境图》,才能看到“楼阁玲珑祥云起,高山流水谢知音”的桃源仙境。

▋私人订制

仇英并不是文人画家,而是一位职业画家。他凭借自己的努力与天赋,与同时期的沈周、文徵明、唐寅并称“吴门四家”,成为美术史上的一代大家。

仇英像 (清 李岳云绘)

仇英出生寒门,父亲是老漆匠。他在七八岁时,就跟随父亲学手艺。十六七岁时,他到苏州城,一边当漆匠维持生计,一边学绘画,还经常到苏州街头的画馆里临摹学习。在一次为别人彩绘楼宇时,他偶遇文徵明,得其赏识,后通过文徵明结识了当时的名流,拜周臣为师,系统学习了南宋的院体画,并将文人思想融入画中。仇英曾在收藏家项元汴家客居,期间临摹到很多古画,这段经历也为他形成自己的画风奠定了基础。

仇英《桃源仙境图》(局部)

仇英涉及的绘画题材广泛,以青绿山水,闻名画坛。董其昌在《画眼》里写道:“李昭道一派为赵伯驹、伯骕,精工之极又有士气。后人仿之者,得其工不能得其雅,若元之丁野夫、钱舜举是已。盖五百年而有仇实父,在若文太史(徵明)极相推服,太史于此一家画,不能不逊仇氏。”仇英的青绿山水按绘制手法可以分为大青绿与小青绿,大青绿精工妍丽,小青绿清新秀丽,又有着文人画的水墨气。

仇英《桃源仙境图》(局部)

晚年时期的仇英,客居陈官家中。陈官,字怀云,是苏州的富豪,是仇英晚年的一位重要的订件人,仇英最后留居的人家。

仇英《桃源仙境图》(局部)

祝允明《怀星堂集》二十九卷《陈氏燕翼堂记》中有关于陈官家世的记载:“长洲陈君文焕,少游邑,光大其族,不幸壮岁不禄,有二子,伯曰凯,字德和,仲官德相,德和承所遗厚业能以诚笃敬慎加培之,德相生于遗腹,积学敏功,必将遂扬显之”。

由此可见,陈官家境殷实,给仇英提供了优裕宽松的创作环境。他与仇英以朋友相交,仇英也在这里为陈官绘制了很多作品。天津博物馆藏的这幅《桃源仙境图》,就是仇英晚年客居陈官家,特意为其所画。

▋洞天福地

仇英,号十洲、十洲仙吏。“十洲”就是仙居之所,出自道教文学《海内十洲记》,指的是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十洲”四周环海,由仙人管辖,长有灵芝仙草,是神仙栖息的胜境。可见,仇英对这样的仙境生活非常向往。因此,在他的生活和创作中也融入了道教思想。

《桃源仙境图》就是仇英借“桃源”,表现仙境题材的青绿山水之一。

绘制这幅作品除了仇英自己的意愿以外,与订制者陈官,也有一定关系。

仇英《桃源仙境图》(局部)

明嘉靖皇帝崇尚道教,宫殿内经常云烟缭绕,道教也贯穿了他漫长的四十五年理政生涯。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受道教思想的影响,涌现出了很多表现仙境题材的艺术创作。陈官在收藏和订制画作时难免也会道教的影响。因此,画作体现道教仙境不得而知。

庄子《齐物论》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在道教里,通常将神仙居所称为“洞天福地”。他们在修行时,会跋山涉水寻找自己心中的圣地。因此有了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等富有道教特色的“洞天福地”。

仇英笔下的《桃源仙境图》就有这样一个“洞”,就是三位白衣高士身后的岩洞。

仇英《桃源仙境图》(局部)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也有类似“洞”的“小口”,“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里的“小口”是理想与现实的一个分隔。但仇英《桃源仙境图》中的岩洞并不是区分内外的,而是仙界的一个代表。而且《桃源仙境图》中并没有出现《桃花源记》中的大片农田,有的是沿溪而生的高耸松树,桃树在其间夹杂生长,星星点点,并非“桃花夹岸”“落英缤纷”的景象,突出的是“仙境”。

仇英《桃源仙境图》(局部)

桃树在道教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辟邪,松树则被道教视为“仙树”,加之“洞天福地”,可见这幅作品是充满道教意味的“桃花源”。

▋结语:

千百年来,无数人在寻找着自己心中所向往的“桃花源”。

当《桃花源记》从书中醒来,或许就变成了眼前仇英《桃源仙境图》的模样。“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小桥、流水、青藤、老松、桃花点点、云雾缭绕、庙宇隐现。

“伴山伴水伴云烟,轻舟扶直入云天,渔翁本就凡间客,此时已是画中仙。”

在这阳春三月天,和仇英的《桃源仙境图》来一场邂逅吧,穿越“仙境”又见“桃花源”

- END -

原标题:《雅昌专稿 | 穿越仇英《桃源仙境图》 又见“桃花源”》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