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社联2022年度十大论文都关注了哪些重要问题

澎湃新闻记者 谷晓丹
2023-03-14 09:41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智库 >
字号

【编者按】

“年度论文”评选活动由上海社联2013年组织发起,至今已连续开展至第十年,已评选出100篇年度论文,与大多数评奖活动不同,该活动无需作者自行申报,主要依托各学科权威专家学者、学术期刊主编、资深学术编辑等开展多轮评审推荐,每年从上海学者发表在全国哲学人文社科期刊上数以千计的论文中,最终评选出10篇年度论文。

谈到上海社联年度论文评选活动,上海社科界学者给予充分肯定,他们认为,这个活动不仅促进社科学者学术共同体的形成,更给上海社科学者提供了思想碰撞和交锋的平台,在“反五唯”( “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背景下,这个活动也是对学术评估机制的大胆创新。

近日,上海社联发布了2022年度十大论文,权衡、袁振国、孙向晨、文军、杨嵘均、范剑勇、陆宇峰、汪仕凯、龚宗杰、高嘉懿等十余位上海社科学者的学术成果入选。

上海社联2022年度论文评选活动是对近一年(从2021年9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以来,上海学者发表于国内学术期刊、引起学界高度关注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作出推荐,旨在反映本市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扩大前沿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 

获得2022年度推荐的10篇学术论文涵盖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哲学社会科学主要学科,兼及跨学科和新兴学科研究。入选论文的共同特点是密切关注社会现实和学界动态,善于发现和提炼问题,彰显了学术论文的创新性、学理性、科学性品质。

以下是上海社联2022年度十大论文关注的主要内容:

《世界经济增长分析框架:新变量及其创新发展》

作者:权衡  上海社会科学院

发表期刊:《学术月刊》2022年第7期 

最近十多年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世界经济增长进入了所谓“长期停滞”状态。传统的基于生产要素函数理论为基础形成的经济增长理论和方法,正在遇到一系列新的实践变革带来的巨大挑战。该文提出,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国际投资贸易规则新变化、全球经济区域化周边化、大国经济政策溢出效应、“一带一路”倡议、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全球减碳战略实施,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重大新变量、新因素正在深刻冲击和改变传统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客观上也在影响和重塑传统经济增长的速度、总量、资源配置结构、企业组织、产业结构、规制结构,以及全要素生产率新机理,潜在地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理论创新和发展。如何把这些年世界经济增长和发展中出现的新变量、新因素考虑进来,重新纳入并综合形成一个新的分析世界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和方法工具,是非常值得思考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实践问题。 

《中国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水平报告》

作者:袁振国  黄忠敬  李婧娟  张静  华东师范大学

发表期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年第9期

学生的社会与情感能力是青少年发展的关键。该研究报告以我国苏州市10岁和15岁组学生为样本数据,经过分析,发现:乐观对生活满意度和当前心理幸福感有重要影响;抗压力和乐观与学生考试焦虑的关系最为紧密;学校归属感和师生关系与所有15项社会与情感能力呈正相关;校园欺凌与所有15项社会与情感能力呈显著负相关;归属感与乐群、乐观和合作能力呈正相关;师生关系与乐观、好奇心和合作能力相关。

《“汉语哲学”论纲:本源思想、论域与方法》

作者:孙向晨  复旦大学 

发表期刊:《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12期

随着一百多年来对“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深入研究,在“汉语世界”中,如何基于自身的生活世界“建构哲学话语”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基于“汉语世界”独特的思想传统与精神结构,就会形成不同于“西方哲学”的、源自汉语思想脉络中的问题意识。该文认为,“汉语哲学”问题的提出与表达直接涉及汉语世界的精神结构、汉语概念的构成以及汉语本身的特质与规律;“汉语哲学”是一种哲学上的“范式转换”。

《不确定性:一个概念的社会学考评——兼及构建“不确定性社会学”的初步思考》

作者:文军  刘雨航  华东师范大学

发表期刊:《天津社会科学》2021年第6期

随着社会结构的剧烈变迁,“不确定性”作为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和学术议题。社会学的产生、发展与现代社会不确定性特征的日趋显化具有同步性,因此,从社会学视角出发,对“不确定性”概念进行考评十分必要。该文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对“不确定性”概念尝试进行再建构,主张在现代化的历时性过程中把握其社会意义,以期推动不确定性社会学研究的开展。

《智力劳动与知识价值论: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的时代逻辑》

作者:杨嵘均  华东政法大学

发表期刊:《社会科学》2022年第7期 

为了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必须将智力/脑力劳动及知识创新确立为马克思主义传播政治经济学在劳动价值论上的时代创新,即知识价值论。该文强调,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层面上运用智力/脑力劳动及知识价值论,去解释数字时代政治、经济、社会等的一系列新变化、新发展,阐明新条件下的资本增殖矛盾运动;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立场的基础上,进行智力劳动与知识价值论的双重构建,才能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传播政治经济学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和理论体系,并进一步拓展和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及其批判的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地理距离、投入产出关系与产业集聚》

作者:范剑勇  刘念  刘莹莹  复旦大学

发表期刊:《经济研究》2021年第10期 

地理距离、投入产出关系与产业集聚之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该文从地理距离与投入产出关系出发构建行业间距离指标,并基于工商企业注册数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与投入产出表等相关信息,实证分析了行业间距离对新企业选址的影响。研究发现,新企业选址倾向于靠近上下游头部企业所在城市,与上游行业(下游行业)头部企业的距离每增加1%,新企业数量将减少0.302% (0.331%);头部企业所属的产业链生态圈增强了距离负向效应。 

《论高度复杂社会的反思型法》

作者:陆宇峰  华东政法大学

发表期刊:《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1年第6期   

在高度复杂的当代中国社会,“反思型法”是一种符合规范理性、系统理性、内在理性三重标准的法范式。这种法范式的目的是同时立足中国实践,基于矛盾化解的微观层次、秩序调整的中观层次、社会组织原则维系的宏观层次,结合“共建共治共享”的中国治理理念,构建“反思型法”的学说体系。文章探讨和回应了当代高度复杂社会的治理难题,提出了当代中国社会应当发展“反思型法”,重视激发社会系统的自我规制潜力,以及为“系统际冲突”供给协商处理的组织框架和合理程序这一理论命题。 

《政治体制能力:一个解释国家治理兴衰的分析框架》

作者:汪仕凯  华东政法大学

发表期刊:《学术月刊》2021年第10期

政治体制能力是国家治理的根本支持,从根本上决定着国家治理的兴衰。政治体制能力的弱化或者衰败将导致现代国家治理的困境甚至危机,而强大的政治体制能力则保障现代国家治理能够获得积极效果并且能够持续改善。该文通过对政治体制能力的概念、起源、构成要素、动力机制的分析,提出了一个试图解释政治体制能力与国家治理之间因果关系的分析框架。 

《汉语虚字与古代文章学》

作者:龚宗杰  复旦大学

发表期刊:《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11期 

中国古代文学观念中对虚字的认识,大致呈现从训诂到修辞、从字类到文法的发展趋势。《文心雕龙》推动虚字研究由经学传统向古文辞传统靠拢。唐宋以后,文学视野下的虚字论主要从文章体用、节律和声气三个层面推进,体现出古代文章学注重文体功能、语言形式、审美形态的特征。该文以汉语虚字为线索,揭示了古代文章学发展过程中语言和文辞的互动关系,从中彰显了中国文学基于汉语言、汉文字的本民族特性。 

《跨阵营的探路者:法国议员在中法建交中的角色》

作者:高嘉懿  华东师范大学

发表期刊:《世界历史》2021年第5期 

从新中国成立至中法互派外交官,在长达近15年的时间里两国缺少正式的外交关系。当时,中法处于不同的阵营,在强调意识形态对抗的年代里并不容易开展跨阵营的交往。在这种情况下,法国议会议员既作为选民代表又与政府关系紧密的特殊身份,成为沟通两国的重要渠道。该文探讨了法国议会议员在中法建交中所发挥的重要补充、巩固作用,清晰地展示了法国议员是推动中法两国关系发展的探路者和桥梁。

    责任编辑:田春玲
    图片编辑:张同泽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