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许村故事》:直面“城中村”真实生活,接地气的现实作品
很久没有看到一部国内的戏剧作品是关注普通人真实生活的。从这个角度而言,《许村故事》实在是最近原创剧中最值得关注的和嘉许的。
而更让人意外的是,这部接地气的作品,既是一部主旋律作品,也是一部当代喜剧,它很正能量,很幽默,看戏的过程让人愉快,也很亲切。
聚集了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翟新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主任卢昂等主创阵容的《许村故事》,是由闵行区文广局、上海上艺戏剧社、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共同出品的主旋律大戏。日前,这部剧在艺海剧院进行了首轮演出。聚焦的是当下城市发展中最为典型的“城中村”改造与建设的问题,同时又直面了老百姓的生存现状。
演出取得了十分好的反响。恰巧有几位国外戏剧专家在上海看了此剧,第一次接触这部中国现实主义戏剧的他们,很由衷地给这部剧点了赞。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导演系主任 何塞·路易斯·巴伦苏埃拉说,“对我来说,这个故事十分有趣,它使我想要更进一步的了解中国社会,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中国现实主义的戏剧。”
英国皇家戏剧学院前院长尼古拉斯·巴特尔看了很感动。“这部戏令我哽咽,我们都看到了非常真实化的、本土化的、真挚的表达。”
全剧的故事发生在一处叫“许村”的典型城中村,它紧靠机场,看得见飞机起降的独特风景。曾经大量外来人口的聚集,加上毫无章法的管理,使得违建现象大行其道,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由于违建房屋的出租能够获得额外的收益,村民们面对“拆违”具有本能的抗拒。军队转业干部高鹤亭临危受命,就任许村党支部书记。面对重重阻力,开始了“拆违”的艰巨工作,而这一次城中村的治理行动,同时也是一个涤清人心“违建”的救赎故事。
整出剧基于真实故事改编,许村原型正是上海市闵行区许浦村。这个曾经违法建筑泛滥、环境极其恶劣、治安形势严峻的城中村,通过两个月的攻坚战,得以焕然一新。
剧组在实地考察许村原型通过照片、视频等资料,深入了解许浦村拆违发展之前的实际情况后,高度还原了许浦村的实地场景及人物原型,展现了一幅嬉笑怒骂中人气十足的生活画卷。对于执导这部剧,导演卢昂说是题材吸引了他:“我之所以感兴趣,是因为这个题材本身非常好,它所讲述的是中国最现代化的都市——上海,并将目标聚焦在国际化大都市中最繁华的机场旁边的‘城中村’改造上。”
“‘城中村’其实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是在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进程当中所独有的现象。 表层的故事是写拆违、治理这种脏乱差的环境,其实更深层的,是表现人性的一种方式,表现中国走进现代化的艰难过程。因为许村的每家每户都有巨大的利益,让他们将直接的利益转化为更为长远的‘利益’,这是非常困难的事。所以拆违拆了很多年,越拆越多,越拆越难,到剧中最终拆除了人性的藩篱,共建一个美好的家园。”作品的主题涉及到基层干部执政能力、生态文明建设、新农村建设、经济转型发展等很多话题。但最成功之处,还是在于它直面老百姓生存现状和现实矛盾,聚焦于普通百姓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展现了许村各色人等的无奈、纠葛、痛苦、矛盾,描绘了一幅极具生活气息的市井画卷。从这个角度而言,这部剧是很有“现实主义”创作理想的。该剧无论是舞美、服装还是表演都尽力还原生活,始终贯穿写实之风。高楼下破败的许村,似曾相识,同一片天空下,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剧中的人物都非常生动鲜活,栩栩如生。无论是“力主拆违”和“反对拆违”,都有其合理性,人物也都不是扁平的。支书高鹤亭和村委会主任许松风是两种不同的基层干部,却都显得颇为真实。而“钉子户代表”许小花、创业者朱建光、民营企业家金万青等也都体现出人性的复杂性与多义性。演员们的表演追求一种真实性和趣味性,因此这部剧在大部分时间都是一部生活喜剧,很多幽默喜剧的段落,看着让人会心一笑。
剧中扮演高鹤亭的是曾获“白玉兰奖”、“佐临戏剧奖”的演员田蕤,对于这次扮演一个容易带有固有印象的基层干部,田蕤表示,“最大的难点是如何把他演的更加真实”:“我也会在里面找一点人物的残缺美,它会让人很立体,在大家相信他是一名尽职守则的干部的同时,还相信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如果真实、真诚地把他诠释出来,我觉得观众们会相信的。”
剧组在创作此剧时进行了很长时间的采风和素材整理,这也是全剧真实感的基础。田蕤说,“为了演这个戏,我们特意去实地去采风,毕竟艺术来源于生活,一定要走入生活当中去,了解生活当中平凡的人、伟大的人。”对于当下的舞台创作而言,“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是一种普遍要求,但做到这几个字的戏,依旧屈指可数。《许村故事》,至少很努力地在实践这几个字。也因此,这部剧值得一看。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