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违建拆除,可重残儿子如厕怎么办?大调研让小屋重获新生

微信公号“上海大调研”
2018-06-27 09:51
浦江头条 >
字号

一间15平方米煤卫合用的老旧公房里,住着一对年近七十的老夫妻和一个39岁智力加肢体重残的儿子。一家人白天蜗居一间房,晚上三个人睡一张床。重残儿子每天洗漱和如厕,全在2平方米的悬挑式违建空间里完成……

本文图片均来自微信公号“上海大调研”

上海正进行“无违建”村居(街镇)创建,向“老大难”“硬骨头”和零星分散违建发力。但对曹杨新村街道南溪园居民倪永国一家来说,如果没了这“宝贵”的2平方米违建,儿子以后的如厕问题怎么办呢?

拆违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帮助“沉默的少数”是大调研的重点之一。当拆违遇见大调研,难题是怎样解决的?

矛盾:安全隐患和如厕难

一边是危险的违建。老倪家住老房子2楼,他家这个2平方米悬挑式违建,看到的人都会觉得“好危险”——窗户位置的搭建延伸到窗外,以楼下人家的屋檐作为支撑点,上面摆放着一个简易的洗漱台和坐便器。

南溪园是合用户住房,一层楼面5户合用2个卫生间,老倪的儿子行动不便,每次如厕都需要很长时间,如果使用公用卫生间会影响到上了年岁的邻居,所以只能在家里搭建室内坐便器,由父母搀扶着如厕。

一边是无奈之举。老倪一家都是忠厚的人,他们“默默抵抗”不愿意配合拆违,并不是想当刺头,而是有着说不出的苦:“拆掉之后,儿子如厕的问题怎么办?我实在是没办法啊……”

拆违专办人员也很犯难:老倪家的情况确实特殊,但悬挑式违建有安全隐患,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设想,这样的“必拆点位”不能有例外。

这个两难问题到底该怎么解决?该如何让困难的这家人住得安心呢?

求助大调研,确定方案

恰逢大调研走访活动,南溪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栾海涛把老倪的情况向对口联系的区委组织部机关党支部提了出来,请求帮助。这个家庭的特殊困难被放上了大调研的线上平台,很快也被区残联获悉。

几天后,区委组织部就牵头区残联、街道拆违办和居民区党总支一起,召开专题会研究这件事。各方的看法很一致:“要对老倪家进行一次‘梦想改造家’行动。”

很快,普陀区残联联系了专业的设计团队和家具供应商,专业人士现场考量后的判断是:可以改。建议是把老倪家悬挑式违建拆除复原,对15平方米的居室功能进行调整,充分利用空间把给残疾儿子使用的台盆和坐便器搬进室内。

此外,普陀区残联不仅积极对接专门的设计施工单位和残疾人家具定制公司,在改造经费上还给予大力支持,为促成改造行动的落地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令人感动的是,设计单位的设计全部公益,而施工单位和家具公司在得知这次“梦想改造家”背后的故事后,都纷纷表示愿意以低于成本价的费用来支持这个有意义的行动,改造的成本因此降低了50%。

初步解决方案让大家松了口气,觉得找到了努力突破口。然而“螺丝壳里做道场”也并不容易,跟小研来看看他们如何实现改造。

改造后,满足了三大“刚需”

这个小空间有三大“刚需”:除了室内如厕之外,还要放两张床,有一张容得下六个人吃饭的桌子,因为老倪的小儿子一家三口,每月都会到家里来团聚。

如此狭小的空间里怎么可能完成这些任务?

解难题1:如厕

窗户怎么复原?可以向外延伸多少?怎样最大化又安全地进行利用?设计方案数易其稿,最终确定窗台向外延伸30厘米,符合允许的范围,利用其中的一半做成飘窗,将台盆卡在窗台上,既节省了空间,又富有创意,面窗的视角还能让老倪的儿子有机会看看窗外,改善心情。

原座便器换成抽水马桶,与排污管道打通,窗台得到最大化利用。

解难题2:睡觉、吃饭问题

设计师反复测量后,巧妙地设计了两张床——一张是固定床位,供老倪的儿子使用,另外一张床则设计成了靠墙折叠的形式,白天把床翻叠上去,放下下面的折叠桌,一家人可以当饭桌,晚上放下床老夫妻俩就可以睡觉,也改善了三个成年人同睡一张床的窘境。

双人床也可以收起来,腾出空间放一张餐桌,可供六人吃饭。

房间里另外一张固定床位,配有可折叠扶手,供残疾人士专用。

半个月的改造过程中,老倪一家被安排到附近的住处暂时安置,如今新居改造已完工,他们很快就能“乔迁新居”。老倪一家满怀感恩,仍是蜗居,但内心温暖安定多了。

一次拆违中的特殊改造、一个大调研中的难点问题,通过条块对接联动、社会支持参与、居民理解配合,短时间里就落实了一个有效、可行的解决方案。

希望这样有温度的调研和拆违,能惠及更多“沉默的少数”!

(原题为《2㎡危险违建拆除,可重残儿子如厕怎么办?大调研让15㎡小屋重获新生》)

    责任编辑:徐晓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