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他为国防舰船动力奉献了一生,临终前嘱咐女儿将最后积蓄捐给这里…… | 送别留苏学长朱炜青
今年2月24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711研究所在张江高科技园区举办了一场特殊的捐赠仪式。捐赠人是朱锐女士,她是711研究所原二室主任、留苏学长朱炜青的女儿。朱锐代表父亲向研究所“青年科技人才基金”捐赠50万元,完成了父亲临终前的嘱托。
朱锐(右)代表父亲朱炜青向711所捐赠50万元
朱炜青学长1933年出生于上海,1955年从天津大学毕业,1956年由国家选派至苏联列宁格勒造船学院学习,1961年获苏联科技副博士学位,同年毕业回国,分配到711所工作,直至退休。朱炜青从事舰船发动机研发工作整整34年,是我国从事特种发动机研究最早的倡导者、践行者之一。他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1975年成为国内最先呼吁并积极从事斯特林发动机研究的专家之一,参与了我国第一台热气机R45的研制工作。朱炜青曾多次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1956年7月,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员合影
★
去年上半年,在我们留苏分会发起的慰问老学长活动中,志愿者王国军曾通过电话联系过朱学长,虽然当时他身体不是很好,但还很健谈。不曾想到,王国军今年1月再次慰问老学长的时候,电话已经联系不上了。
1月中旬,朱炜青的女儿朱锐告诉王国军一个悲痛的消息,父亲因新冠引发重症,不幸离世了。另一位老学长也在留苏分会会员群转发了711研究所发布的讣告。
时隔不久,我们又看到了与朱炜青学长有关的消息,那就是这次特殊的捐赠。经过和朱锐女士的联系,这位我们不太了解的老学长的身影渐渐变得清晰了,而这身影又是那么熟悉……
朱锐女士发来了她在捐赠仪式上的发言稿,讲述了父亲朱炜青为国家奉献一生的故事,情真意切。现全文刊登如下:
“
首先,作为朱炜青的女儿,我代表家属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师长,尤其是曾经与我父亲共同工作过的老前辈表示衷心的感谢。大家让我说说我父亲捐赠事项的缘起。我想了想,实在也找不出什么华丽的词藻来描述。其实一切都很简单而朴实。就一个字——“爱”!除了爱还能有什么呢?就像父母爱孩子,总是想把最好的给孩子,愿意把自己一辈子省吃俭用留下的遗产给孩子,只希望孩子们能比他们过得更好。反过来说,这种爱同样也像孩子爱父母,尽管在成长的过程中有起起伏伏,磕磕碰碰,但只要是真爱,矛盾可以化解,委屈可以遗忘。否则又怎么能说是真爱呢?711所,以及父亲为之奋斗和挂念了一生的船舶动力事业,不正是我父亲的娘家和孩子吗?
朱炜青留苏期间就读于列宁格勒造船学院
朱炜青与博士课程导师的合影
“
父亲1955 年从天津大学机械系内燃机专业以甲级优秀生称号毕业,1956年被派往苏联列宁格勒造船学院深造。1961 获苏联科技副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回国后,他告别了新婚的妻子,踏上了报效祖国的征程,开始了为祖国舰船动力而奋斗的一生。一生,真正是一生啊!他对这份事业的热爱,没有停止在他退休的那一刻,而是带着那份爱直到他生命的最后时分。从1961年到1995 年退休,整整34 年的风华正茂的岁月,一个又一个研究课题,一篇又一篇论文报告,都是在711 所完成的。
即便退休后,在80 多岁的高龄,父亲仍然时时关注着711所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他用心整理出有用的专业书籍和资料,分两次捐赠给了711 所,希望还能够为特种水下动力的发展尽他的微薄之力。2020年10月,在所里组织的一次 “退休支部党员回娘家活动“中,父亲看到“娘家”的进步和发展,真是从心底里抑制不住的高兴。我身在国外,常常在视频里听到他对我提起回“娘家”。这种忠心耿耿的赤诚,除了因为爱,还能是什么呢?
朱炜青留苏期间工作照
“
记得我小的时候,因为父母都在711 所工作,我们也跟着父母去过青海路,那是个有很多记忆的地方。当然那时候的物质条件与现在相比,差多了。记得父亲曾经有一次接受采访,采访者问:你们当年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海归的?又是怎样选择去哪里工作的呢?我父亲讲了以下这个故事。
朱炜青(中))在711所二室实验室
朱炜青在711所二室实验室
“
当年回国后,父亲就穿上了军装,因为研究所是部队编制的。当时中国正处在三年困难时期。他们第一天是坐着敞篷的军用卡车去报到的,一路风尘。晚餐是一锅煮熟的红薯和一锅萝卜丝清汤,但他们已经觉得很幸运了,因为有足够的红薯可以管饱。晚饭过后,司务长就带他到后面的小房间休息,房间里有一张行军床和一些堆在旁边的杂物。床上没有枕头,于是父亲是枕着两个子弹匣睡着的。第二天,他就投入了工作。
父亲说:那个时候,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要对自己的工作挑三拣四,国家培养了你,你就要承担起责任,我们的专业都是国家根据发展的需要而选择的,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都是理所当然的。父亲讲完这个故事后,就情不自禁地和我的妈妈一起唱起了《毕业歌》: “同学们大家起来,背负着民族的兴亡……”后来采访者也加入了合唱。
朱炜青和妻子在莫斯科红场
当时我母亲已经是癌症晚期,我父亲也已80 多岁。看着他们坚定的眼神,听着他们充满激情的歌声,我很感动,我感受到一种震撼, 一种敬畏。”“背负起民族的兴亡”,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父亲那一辈人真正是把民族的兴亡当作他们自身的责任。民族的兴亡就是他们自己的兴亡。一个怀着这样一份责任感的人,心中怎么能没有爱呢?他们的一生爱国家,爱民族。或许,他们中的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学会爱自己。
“
我亲爱的父亲在临终的前几天,身处医院的急诊室。急诊室里到处都是病人,病人与病人之间几乎没有空隙,陪护人员都没有容身之处。父亲看见阿姨魏向丽站在床尾急得流泪,就用手机与她通话,对她说:“孩子,我跟你说几句话,算是留作纪念吧。我活到这把年纪,对国家已经做不了什么贡献了,就是活着也是吃白饭。孩子,不要难过,要好好地活着,坚强地活下去。” 这是父亲留给照顾他6 年的阿姨的话,也是留给我的话。父亲是在《没有硝烟的战争》 的歌声中走的。这是他自己选的歌,他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是一名战士,他会勇敢地战斗到底。
父亲是12 月26日病倒的。预感到这次病毒来势凶猛,很可能夺去他的生命,他在病倒的前一天特意留下了最后的遗愿。他是这样写的:
我从四岁就经历逃难,到重庆后我家又两次遭遇日本飞机轰炸,一次炸得精光,所幸全家四人脱险。落后、贫穷、受欺凌的处境,给我幼小的心灵烙下深深的伤痕。我立誓不忘国耻,发奋图强,18岁中学毕业被保送到天津上大学。看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巨大变化,很自然对共产党产生崇敬,决心跟着共产党走。1952年我19岁时,在天津大学批准入党。
上大学期间,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有限,舍不得花路费,四年的寒暑假,我都没有回过成都一次看望父母。1955年我从天津大毕业,被评为甲级优秀生,后派往苏联列宁格勒造船学院就读研究生,组织上要求我从汽车拖拉机动力专业改为舰船动力专业。1961年回国后,我就一直从事舰船动力的科研工作。从第一代导弹快艇的动力开发,后来又转入开发特种水下热动力的研究,我亲身见证了我国海军装备的发展,从近海防御到走向深蓝,冲出第一岛链。我幸运地遇上了好时代,我为自己能为建设强大的海防尽过力而自豪。
孩子们,过去我在家里,从未向你们谈我工作的事,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向你们透露。好让你们知道,你们的父亲一生是从事什么工作的。经我再三思量,决定用我最终剩下有限存款做点更有意义的事,经向单位领导申请,现已得到组织上正式答复,同意接受作为“青年科技人才基金”的一部分。这样就了却我想报答“国家培育之恩”的愿望。
朱炜青的晚年生活
“
这就是父亲捐赠的缘起。是爱,是赤诚;是感恩,也是报恩;是对年轻一代的希望,也是付诸行动的支持。这是一位有着71年党龄的老党员的信仰,是一个不忘初心的老科技人员的情怀,也是一位导师以身作则的风范。
朱炜青向研究所捐赠模型和书籍
“
我,作为一名晚辈,我父亲的遗嘱执行人,今天在这里,带着对我亲爱的父亲的深深怀念和崇敬,向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11研究所完成朱炜青向青年科技人才基金的捐赠。我希望,父亲的捐赠如同星星之火,在年轻一代的科技人员手中终将成为燎原之势。
编后
一代人在渐渐离去。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这是他们共同的选择和境界!朱锐女士讲述的父亲朱炜青的故事,在这一代人中,尤其是毕生从事国防尖端科研的留苏老学长中,我们已经听到了很多很多,但还有更多可能再也没有机会知道了。朱锐女士曾在留言中这样写道:在处理父亲后事的这一个半个月里,真是体验和学习了我一辈子都不曾想象的经历和知识。我父亲那一代人是真正坚守初心,为初心奉献一切的一代人。我们不仅有责任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记住他们,更有责任将这份家国情怀和赤诚之爱传承下去。
我们向所有曾经背负起民族兴亡的老学长们致敬!
你们虽已远行,但精神永存!
朱炜青生平简介
朱炜青1933年8月生于上海,中共党员。1955年从天津大学毕业,1956年公派至苏联列宁格勒造船学院学习,1961年获苏联科技副博士学位回国。曾任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原二室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1993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23年1月14日因病去世,享年90岁。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